标签: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雨林谷克木人胖美近亲结婚智障淳朴善良keira |
分类: 旅游篇 |
Oh God, I love this place!! I love these Kemu people!
从基诺山寨出来,我们去了版纳热带雨林谷,门票也是120元一张,但是这个地方请导游需要20元,不是免费的。我们的导游是一个17岁的缅甸小姑娘,但她现在是中国国籍,从小在中国长大的,汉语说的很不错。这边的人皮肤都比较黑,所以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
热带雨林谷里最有特色的除了一些热带植物外,就是这里的克木人了。克木人只在这个地方有,总共2000多人,大多是近亲结婚所生,所以很多一部分人不是肢体残缺就是智障。自热带雨林谷对外开放后,政府选了一批身体健康、智力稍微正常的孩子和青年,对他们进行表演培训,所以现在来雨林谷都会看到他们精彩的表演,参与表演的大概有七八十人,剩下的要么是肢体残疾、要么是脑瘫之类的,都在后山。克木人目前还不能算是中国的一个民族,只能算是一个部落,但是几年后会成为中国的第57个民族。他们的食物主要是树枝、树叶和观音土(导游说少量食用观音土能补钙),他们都赤着脚,以前穿的是树叶,后来在政府的帮助下差不多都穿上了正常的衣服。克木人有着自己的语言,大多其实是手势加上声音,政府试着将他们进行汉化,教他们汉语,但是由于智力的低下实在学不会,所以这里的导游都要学克木人的一些简单语言,以便和他们进行沟通。
听着导游对克木人的介绍,我越发对这群人感兴趣了。克木人由于长期只食用树叶和观音土之类的东西,所以他们的个子都不高,也没有比较胖的人,因此在这里是以胖为美的,肚子越大越美。所以一些长的不太苗条的朋友可以来这里生活啊,肯定会有很多小伙子、小姑娘追的:)
这个小伙子是我们在这里见到的第一位克木人,克木人看到游客来,都会打招呼表示欢迎,他们表达欢迎的方式是用手拍打自己的嘴并发出“哇哇哇哇”的声音,就好象婴儿打哇哇的那种。如果要跟他们合影,要用大拇指和食指做出拍照的手势,并发出“卡!卡!”的声音,这样他们就明白你的意思了。
据导游介绍,这位老太太是这里的大美人,因为她比较胖,牙齿抹成黑色的。这个黑色的东西是用来保护牙齿的,就象我们现在使用的牙膏一样,是从一种植物中取得的,但是一旦涂成黑色后就洗不掉了。
我们在这里品尝了克木人的食物——一种树叶(忘记是什么植物的叶子了),酸酸咸咸的,一口咬下去还有白色的汁液,很好吃。我们还品尝了他们招待游客的食物,用粽子叶包着,里面是用糯米和蜂蜜做成的,粘粘甜甜的,也很好吃,导游说这个是他们专门为游客准备的,自己都舍不得吃。
Keira和Ron都比较胖,所以很受克木人的欢迎。不管男女都好喜欢keira,都要摸摸她的胳膊,要抱抱她,但是keira特别害怕这些人,只要他们一靠近她,她就会大声哭叫,吓得声音都变了。说起来Ron在这里就太好玩了,克木人都要抢着摸他的肚子,然后竖起大拇指,发出“力!力!”的声音,“力”的意思就是“棒”。其中一个女孩挎着他的胳膊,头靠在他的上臂上,做着要亲他的手势,吓得他赶紧走了,我们都哈哈大笑,如果能拍下这张照片就太精彩了!
这位克木人小姑娘不胖,我们觉得很漂亮,给她照了一张,克木人特别喜欢照相。
由于克木人长期光脚,所以他们的脚皮特别厚,克木人给我们表演了在碎玻璃上蹦跳、用锋利的刀割脚皮和舌头、用滚烫铁板烫舌头,但是最后他们的脚底和舌头没有一点问题,还是完好无损。
这边比较穷,导游说很多人还没有鞋子和衣服穿,一路都有捐钱的地方,表演完后,克木人会用感激的眼神看着你,希望你能捐些钱,我们捐了10元,虽然不多,但是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克木人都没有离开过这个地方,更不知道怎么去花钱了,他们只知道旅客给钱他们就能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这位姑娘的肚子比较大,应该是这边比较漂亮的。我们从她们跳舞的地方出来后,她舍不得我们走,跟我们出来了,要抱keira,当然keira不敢让她抱了,我给她做了一个合影的手势,她就高兴地站在了我们旁边。
克木人的平均寿命只有50岁,他们一般13、4岁就结婚生孩子了,但是由于近亲结婚的原因,孩子的成活率比较低,一般来说生10个只能活3个,所以在这个地方的一棵树上挂着一个竹筒,里面装的是新生儿的胎盘,他们这样做是希望神能保佑孩子活下来。
我们在下山的路上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克木人的“五星级宾馆”,其实就是一个茅草小屋子,因为他们一般都在地上铺些树叶就直接睡在上面,所以小房子对他们来说也算是奢侈了。
这位老妇人欢送我们出去,木碗里装的是水,她在每位游客的手心上用竹刷刷上水,意思好象是平安、健康、长寿。
下面是个人的一点想法:
我非常喜欢克木人,喜欢他们的淳朴、善良;但是我也很可怜他们,可怜他们的贫穷和落后。
这个地方真的很穷,一路游玩会碰到很多收费和捐款的地方,很多游客也比较慷慨,有的一捐就是100元,收费的项目大家也踊跃参加,我感觉除了门票外,这个地方挣的钱应该不少,但是为什么克木人到现在睡觉都还没有被子盖,只能在冰冷的地上围着火堆?不要说这是他们的习惯,他们曾经习惯穿树叶,现在大部分都穿上了衣服,他们也知道衣服比树叶要暖和舒服多了。我想知道的是,到底克木人为游客表演挣来的钱有百分之多少能变成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后山的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到底能得到多少帮助?导游说雨林谷的克木人三天可以吃上一顿米饭,后山的人也在照顾,但是照顾到什么程度了她也不好说。
P.S. 人们最早进到后山去选表演者的时候,是部落的一位长老带进去的,因为后山机关重重,大家都不敢随便出入,这位长老会说一些傣语,所以可以和外界进行交流。
每位游客的脸上都会画一条黄线,是通行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