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股或成六月“避风港”
(2013-06-03 06:41:36)
标签:
武汉健民或成单凭人士市净率 |
分类: 板块分析 |
“红五月”给了市场一个惊喜,虽然沪指涨幅不大,但小盘个股却依然十分疯狂。
随着小盘股涨幅过大,各种利空逐渐增多并将兑现,六月的行情势必面临风格转换。但风格转换能否成功呢?
由于经济结构转型、产能过剩,主板中的传统行业缺乏上涨的动力,这成为6月指数能否继续向上的最大变数。5月最后一日的尾盘跳水,或多或少地反映出风险正在累积。若大盘股不能给力,市场或再次转向防御性题材,如消费类个股,特别是医药股。
小盘股行情或告一段落
5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各大股指均在下午2点后开始跳水。这或多或少反映出市场压力的释放。
我们注意到,早在5月初,就不断地有券商策略报告跳出来看空创业板,警示投资者当心创业板股票的回调。然而,创业板指数却一路向上,不断地创出新高。
但是,进入6月份,中小板、创业板的各种风险在不断累积,等待释放。
首先是政策监管风险。早在上周,深交所就发函让今年以来涨幅较大的个股发布风险提示公告。次日,创业板曾出现了一次较大级别调整。然而,风险警示只是让创业板“打了一个喷嚏”,本周小盘股依旧疯狂。
周五,有市场传言“监管层可能会对多家近来涨幅过大的创业板公司进行现场专项检查,具体包括财务数据、是否涉及内幕交易,甚至高管的通话记录都在检查范围之内”。显然,无论该消息是否属实,创业板的政策性利空因素越来越多了。
其次是减持风险。在连续暴涨后,产业资本对创业板股票的减持力度空前。据记者统计,5月份创业板公司共发布了68次减持公告。
东方证券就研究指出,小盘股以及创业板的净减持金额已经接近历史高点。根据历史规律,产业资本的密集减持预示市场顶部的形成,市场需要警惕小盘股及创业板回调的风险。
不过,对于创业板股票会不会“崩盘”,安信证券分析师柴宗泽指出,目前主板和创业板估值差距似乎还不太可能导致创业板短期内崩盘式暴跌,缓慢下跌的可能性更大。
后市解析
6月:蓝筹股难稳舵大盘怀抱消费股或更安全
权重板块多利空缠身
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中小板、创业板在6月份继续疯狂的可能性不大,市场风格会转向主板。市场风格的轮动或阶段性切换只是时间问题,而作为市场基础的蓝筹板块后市也存在机会。
那么,行情会是这样发展吗?
“不是说创业板不涨了,蓝筹股就一定要涨”,有私募人士指出,去年11月份以来,蓝筹股已经进行了估值修复,特别是银行股,涨幅非常大。如今,蓝筹股滞涨并非因为资金被吸到创业板里面,而是不少制约蓝筹股上涨的不利因素的客观存在。
目前,经济和政策面短期并不乐观,类似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不可能再出台,这对于传统行业占主导的主板市场股票来说,库存压力较大是导致股价始终上不去的主要原因。
据记者统计,5月份录得下跌的股票213只,跌幅榜前列的主要是产能过剩的煤炭股、水泥股,金价大跌下的黄金股,以及投资乏力的工程基建类股票。
从沪指的权重板块来看,银行股由于前期涨幅过大,很难再来一波行情拉动指数。而钢铁、煤炭、有色、地产等板块,都有利空因素缠身。要么产能过剩、要么价格下行、要么政策打压房地产(调控即房产税).
唯一好一点的是券商股。毕竟当前市场成交活跃、融资融券、创新业务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是,单凭券商发力,能够推动指数吗?
防御性题材或转热
如果大盘股进不得,小盘股又留不得,市场的资金必然会选择防御性题材以求自保。那么,哪些股票将能够成为资金的避风港呢?
从估值来看,消费股存在被低估。国都证券分析师肖世俊指出,比较消费、成长股相对于周期股的估值水平来看,当前消费股、成长股相比周期股的相对PE(市盈率)分别为1.08、2.31,较近五年相对历史均值分别低26.7%、高22.4%。同时,当前消费股、成长股相比周期股的相对PB(市净率)分别为1.74、2.04,较近五年相对历史均值各高8.6%、33.4%。从不同市场风格的相对PE估值曲线走势来看,当前消费股相对周期股仍有一定的潜在超额收益空间。
而历史经验表明,消费类股票的防御性特征突出,这其中尤以医药股为甚。市场常有调整就买医药股的说法。
实际上,5月份困扰医药股的利空不少。比如广东招标事件对医药价格的冲击,同仁堂朱砂事件对中药股的冲击等。
但从辩证的角度看,利空调整过后,机会也将出现。5月的最后一天,在大盘尾市跳水的情况下,马应龙、武汉健民等中药股却录得涨停。这似乎已经在暗示,医药股将在6月份成为资金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