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安全感奶瓶妈妈吉诺诺 |
分类: 妈咪宝贝 |
三个月开始认生,六个月见到陌生人哭泣,九个月不肯让别人拥抱,一岁听到敲门声躲进妈妈的怀里,吉诺诺一直是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起初我和爸爸还一直把这种安全感归结于互动空间少,社交活动匮乏的原因上,几近改进,效果却微乎其微,吉诺诺还是自顾自的表现着胆小,怕生等一系列的言行。
最近看了很多书,突然找到了原因,不在于别人,而是母亲以及家庭带给孩子的一种状态,孩子所能反馈的就是所谓的‘安全感’。
婴儿时期的小宝宝,除了生命力以外就是妈妈带给他的联系世界的纽带,对于宝宝来说,妈妈就等于一切,妈妈的眼神,妈妈的动作,妈妈的语言,妈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宝宝强烈的大脑反馈。
为了防止意外,在吉诺诺很小的时候,妈妈经常把她放在小推车里玩耍,继而去打扫房间,洗衣服做家务,却从未曾想让宝宝‘参与其中’,看不到妈妈在视线范围内,自然没有安全感可言。
遇到陌生人哭泣,慌忙把宝宝抱开,而不是去引导她接受陌生的面孔,她自然没有安全感可言。
听到敲门声赶忙把她搂在怀中,不去告诉她敲门的是谁反而加剧了她的恐惧,她自然没有安全感可言。
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
看了佑希妈妈推荐的《不做穿西装的野人》,也经常为自己的行为能力感到自责。
就在今天,吉诺诺喝完奶之后把奶瓶随手一丢,奶瓶掉在地上摔碎了,发出了很大的响声,吉诺诺不是去看奶瓶,而是立即看向了我的脸,可能是怕我斥责她,自己先哭了起来。我非常难过,不是因为奶瓶,而是因为吉诺诺的反应,这多么强类的印证了平时对她的态度。
收拾了碎片,妈妈温柔的对吉诺诺说“奶瓶碎掉了并不可怕,妈妈不会责备你,但今后你就失去了最喜欢的瓶瓶了”吉诺诺会指着碎片说‘呢呢’她知道奶瓶是她摔碎的。
平时吉诺诺经常会摔坏东西,吃饭的碗,喝水的杯子,也会经常去触摸危险的物品,比如饮水机,花盆,桌子上的瓶瓶罐罐,爸爸妈妈总是在第一时间大声斥责她,怕她会由此出现危险,却在某种意义上造成了宝宝安全感的缺乏。
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多很多,目的虽然都是一个,却可以造就出不同的孩子,原因就在于方式方法。为什么国外的爸爸妈妈都很注重与孩子的平等,就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从而更容易建立这种信任和培养孩子的独立。
在处理与孩子的日常交往中,我也是个初学者,在不断的吸取教训,改进态度。
中午有人敲门,吉诺诺向往常一样立刻放下手中的玩具扑向我的怀抱,这次我温柔的告诉她,门外敲门的是姥姥,来给她送好吃的,不信可以亲自开门去看看。她指指门口,口中叫着“挠挠”,虽然还是执意要妈妈拉着她的小手去开门,却已经是大大的进步,看,由于我的方式方法的改变,却可以有这么大的进步。
从现在开始,爸爸和妈妈将会以全新的态度去面对吉诺诺的一切行为。如果你有时间,请跟自己的孩子在一起,如果你整天跟自己的孩子在一起,那么,请你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她,教育她,鼓励她,给她一个安全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