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的分与合》说课稿

(2012-10-25 14:13:57)
标签:

杂谈

    本节课是分与合单元最后一个新授课,由于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2~9的分与合,再学习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没觉得新鲜感,但是这一节又十分重要,因为10的分与合是用“凑十法”教学进位加法和用“破十法”教学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
     课始,我先复习了7、8、9这三个数的分与合,采用集体背,个人背,教师互动三种不同的形式呈现。

在新授部分,与前几次学习分与合不同,让学生在涂画中学习新知。首先出示学生熟悉的珠子,让学生先观察相同点与不同点。再聚焦观察第一串珠子分成哪两部分(右边9颗珠子没涂色,左边1颗涂好了颜色),从那边开始涂色的;在让学生看懂图意后,再提出问题:“看到第一串珠你想到了什么?从而得出一种分法的4种说法。接下来让学生模仿第一串珠,说说第二串该怎样涂,又该怎样分?最后直接让学生有次序地涂一涂,分一分。  在学生汇报分法时结合图,让学生一边指一边说,感受四种分法之间的联系。汇报完后在让学生再一次的观察五串珠,涂色部分和没涂色部分有什么变化,什么没有变?最后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把10的分与合有次序的说出来。由于已学过2~9的分与合,学生各有自己的好方法。有的学生是由一个分的式子联想到另一个式子,一组一组地按顺序说,有的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说,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

再记忆这一部分,我分了三个层次:一、自由背;二、指名生背;三、同桌互相背,发现不足。

    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递构建知识结构,注意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学生不仅有序地分,自己总结出了对10的分与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记忆的方法,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练习巩固中,我也设计三个练习,一是和老师对口令,二是完成填空,这些题中有的是今天学的10的分与合,为了防止学生形成定势,我还在其中穿插了一个9的分与合。还有把分与合不同的变式都展现了出来,最后还出示了一个开放式的填空。三、实践题,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去超市购物进一步巩固10的分与合。再总结部分我给学生一个自我评价的平台,让学生给自己打分,(满分是10分,你准备打几分,还差几分就满分了?)

以上是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当然实际的课堂和它有所差异,上完课我立刻分析我的失误之处:

1、 在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串珠时,就没引导好,没有示范好。本来想让学生一边说一边在图上圈圈的。结果学生不会圈。

2、在让学生观察图中涂色部分和没涂色部分有什么变化后,应该过渡到数字之间的规律。

3、在指导记忆口诀没有按原先设计的分层记忆。浪费很多的时间,导致时间安排不合理。

4、练习中的填一填,也应该分层出示,前面的基础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的发散题应单独出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