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昆山千灯古镇一些历史遗迹

(2015-08-02 16:08:31)
标签:

房产

    昆山千灯历史悠久(2000多年)据说是昆曲的发源地,当然也是一座古镇,但是千灯的面积却不大,有43平方千米。据传说,千灯,原名“千墩”和“茜墩”,据传此地原有上千个土墩,故名。到了清朝末年,此地盛产一种可以做染料的草“茜草”,故又改名为“茜墩”。1949年之后,随着无产阶级的掌权,广大无产阶级们对光明前途的无限渴望,慢慢开始摒弃“千墩”和“茜墩”的叫法,终于在1966年经过江苏省一级的批准,改名为“千灯”,并沿用至今。进入千灯古镇,就是一派江南水乡景色,横跨尚书浦的是方泾桥。http://s14/mw690/001J13gHty6UjT3xD6B3d&690
http://s5/mw690/001J13gHty6UjT4Cscs64&690
    方泾桥近年来修缮过,但是修缮的效果却不佳,石栏的颜色搭配的并不协调,望柱上机器打磨的痕迹过于严重与下半部分古朴的桥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http://s12/mw690/001J13gHty6UjT2X5izbb&690
    风化了的长系石,说明方泾桥却是一座老桥。
http://s10/mw690/001J13gHty6UjT464D779&690
    在千灯古镇中最重要的应该要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峰塔。
http://s16/mw690/001J13gHty6UjT5RYuzdf&690
    秦峰塔始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年),位于千灯镇尚书浦西岸,在古延福禅寺内,有延福禅寺从义和尚募建,因建于秦望山之南(今废),故名秦峰塔,秦峰塔经过多次兴废,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朝廷改名般若寺为延福教寺,并重建秦峰塔。秦峰塔为砖木结构,高38.7米,横断平面为正方形,边长为4.88米,顶刹为铁铸,塔内各层用扶梯连接,每层都用楠木作为底板,可直上顶层,旧时顶层设有茶室,各层外围装有木栏杆,可远眺四方景色,清代方豪思有诗云:“千墩墩上塔层层,高入云霄碍野鹰。我欲登上观四海,秋风病骨未堪胜。“
    今天从塔砖铭文上得知,北宋时秦峰塔叫做释迦佛塔,到了元朝末年,延福教寺毁废,只存秦峰塔。此后在明朝洪武年间又重修,到了明朝末年再度毁坏,入清后,径山僧嵩堂募捐重修,恢复原状。雍正二年(1724年)7月,大风吹折秦峰塔顶,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重修到四层,因银两耗尽而停工。清咸丰十年(1860年),清军与太平军在昆山一带激战,秦峰塔的木构都被付之一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1963年、1964年,1989年,1994年都曾进行了修缮,并于2013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s15/mw690/001J13gHty6UjTBPxkq0e&690
http://s1/mw690/001J13gHty6UjT5jleg60&690
http://s1/mw690/001J13gHty6UjT4XlCM00&690
    背影问了寺中僧人得知,当年的延福禅寺如今只剩下这座秦峰塔,两棵千年古银杏和当时大殿的几块石础。
延福禅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由千灯镇人王束舍宅捐建,僧从义开山建寺。取名“延福禅寺”。五代开平二年(公元908年)重修寺院,赐名为“延福禅寺”。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敕赐“波若寺”。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真宗赵恒皇帝改赐“延福教寺”。公元1008年,延福禅寺规模宏伟,共有禅房1008间,和尚800名,整个延福禅寺中种植着无数的银杏树,是有名的佛教圣地,前来烧香拜佛的香客络绎不绝。普天福二年(公元937年)皇帝赐名“波若寺”,北宋年间复名为“延福禅寺”。曾做过县主簿的王珏,因年老无嗣,舍宅扩建寺院,该佛寺规模宏伟,是佛家圣地,江南民众前来朝拜,香火不绝。元末寺毁。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又重建起。永乐二年,户部尚书夏原吉浚治吴淞江及千灯浦时,曾借宿于此寺。万历年间(1573-1619年),寺僧瞻月重修法堂、山门。明末寺毁,清寺僧大野密音重建佛殿、经阁。清同治年间,清军与太平军作战时,该寺毁于战火,仅存后房数间及和尚数名。解放后和尚转业,后房移属医院。
http://s12/mw690/001J13gHty6UjT79yhtcb&690
http://s8/mw690/001J13gHty6UjT8GFFlb7&690
    大雄宝殿前还留有两棵千年古银杏,这两株古银杏应为北宋初年整修延福教寺时所植。
http://s7/mw690/001J13gHty6UjT9vtZ4b6&690
    眼前的这两株古银杏真是一眼古,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的痕迹仿佛是脱了发的老年人一样,相比较上海地区的一些200-400年的古银杏显然苍劲古朴了许多。
http://s5/mw690/001J13gHty6UjTafqIc24&690
http://s9/mw690/001J13gHty6UjT7WnBS08&690
http://s11/mw690/001J13gHty6UjTH7SEW1a&690
http://s7/mw690/001J13gHty6UjTb4GDYc6&690
    背影再拿一张上海嘉定孔庙前的一颗南宋时的古银杏做个对比。(马赛克不是因为主人公猥琐)
http://s11/mw690/001J13gHty6UkcqlfQe5a&690
延福禅寺往西是鼋渡泾,泾上有一古桥,看上去并不十分牢靠,背影走过去也是战战兢兢。
http://s7/mw690/001J13gHty6UjTMYdQad6&690
http://s2/mw690/001J13gHty6UjTdlkK581&690
http://s14/mw690/001J13gHty6UjT2qRwpdd&690
桥心石也很简单
http://s1/mw690/001J13gHty6UjTQTo1W40&690
http://s8/mw690/001J13gHty6UjTPSJXF87&690
昆山原隶属娄郡,历史上多战乱,能有些许古迹保存下来已属不易,这些文物应当获得属于它们应得的保护,原这些古迹在大拆大建中能够永久流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