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藤园积翠坊

标签:
杂谈 |
http://s1/mw690/001J13gHty6TBwsRw4M80&690
牌坊上方有楷书“圣旨”二字,从这二字中可以解读出积翠坊的一些身份。按照明清时的相关制度,牌坊科大致分为三个等级:“御赐”、“恩荣”、“圣旨”。“御赐”当然等级最高,由皇帝批准并由国库出资建造,“恩荣”是由地方上报朝廷,皇帝批准后由地方政府出资建造。“圣旨”是由家族提出申请,由地方政府上报,皇帝批准后,由家族出资建造。因此,积翠坊应为清朝时当地一大户人家出资兴建,而这个大户人家又会是谁?为什么要建这座牌坊?
http://s2/mw690/001J13gHty6TBwlPhZf91&690
牌坊背后“恩纶”二字。
http://s11/mw690/001J13gHty6TBwoQDQS0a&690
牌坊正面横匾上刻有“积翠”二字,故名“积翠坊”。但是积翠坊的建造年代又为何时呢?
http://s15/mw690/001J13gHty6TBwnhLBA7e&690
积翠坊背后的匾额上漫漶难辨的字迹也透露了这个秘密,请看背影为你揭秘:
松江府知府朱霖任职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朱霖,汉军正白旗。故,积翠坊建造的大致年代为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左右。
上海县知县王侹,山东单县人,于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十三年(1748年)任上海县知县。
上海县知县李文耀,福建清流任,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任上海县知县。
上海县丞佟鋆,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十三年(1748年)任上海县丞。
上海县主簿安允恭,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任上海县主簿。
而积翠坊上出现了这几位的名字,并且牌坊的建立也有可能横跨官员的任期,所以,基本可以断定,积翠坊的建造年代大致在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年)到乾隆十四年(1749年)左右。
http://s1/mw690/001J13gHty6TBwrbdxm60&690
http://s15/mw690/001J13gHty6TBCwfKYSfe&690
http://s5/mw690/001J13gHty6TBCxaXGI04&690
遍寻资料,没能查到有关于积翠坊过多的记载,不要紧,背影自己动手。来看看背影破译的一些有关于积翠坊两个石柱上的内容。左侧石柱:百□□金石□□旌揚沛國。右侧石柱:四十載玉润冰清芳嶶東海。这副石联大概可以道出它的身世。所谓沛国,大概为堂号,沛国,是沛县朱氏的一个著名堂号。根据右侧石联,所谓玉润冰清,指的是人或物美好的样子。芳嶶東海,指的是香气宜人,远达東海。有了石联加之匾额的“积翠”二字,我们大概可以推测在清朝乾隆时,上海的东昌乡二十七保处有一户巨富之家,其家应为朱氏,来自沛国堂朱氏,其庭院内花开千朵,芬芳四溢,一时美景无能出其右者,故向上海县衙申请立坊,由上海知县王侹上报至松江府知府朱霖,层层上达天听,由乾隆皇帝批准建坊,由朱氏家族出资,王侹或李文耀在任时正式建坊。
http://s11/mw690/001J13gHty6TBwBWb1gba&690
http://s4/mw690/001J13gHty6TBDCJBzZ23&690
http://s8/mw690/001J13gHty6TBwwnekf27&690
http://s5/mw690/001J13gHty6TBwvbj3S94&690
http://s3/mw690/001J13gHty6TBwu3mnMa2&690
http://s12/mw690/001J13gHty6TBwyzFwv4b&690
http://s12/mw690/001J13gHty6TBwzksWLfb&690
http://s11/mw690/001J13gHty6TBwA36hY5a&690
http://s13/mw690/001J13gHty6TBwAJvfCdc&690
http://s7/mw690/001J13gHty6TBwBrPYqa6&690
积翠坊在无声无息中走过了250多年,它深藏在庭院之中,无数的人家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它看着亭台楼阁塌毁,又看着西洋的别墅建了起来,又看着西洋的别墅被拆掉,盖起了高楼大厦,它最初的主人早已不知去向,唯留下它向后人们讲着它历经百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