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嘉兴秋泾桥、落帆亭和青杉闸---留在诗中的古迹

(2015-03-29 21:39:06)
标签:

杂谈

    “秋泾极望水平堤,历历青杉古闸西。夜半呕哑柔橹拨,庭前灯火落帆齐。”---朱彝尊(明-清)《鸳鸯湖棹歌》。如今的秋泾桥、杉青闸和落帆亭周围早已不是350年前朱彝尊所看到的景象,但是这几个地方还在已是不易。秋泾桥应该还是朱彝尊当年看到的大致模样。

    秋泾桥,位于嘉兴市南湖区闸前街东首,闸前街是一条已近拆迁的老街,一片荒凉,秋泾桥被冷落的程度也就更不必说了。秋泾桥始建年代不详,明崇祯十四年(1642年)重修,清嘉庆十一年(1807年)再修。秋泾桥是嘉兴市区内最高的一座单孔石拱桥。桥的一面是闸前街闸前街,一面通向乡村路。桥下秋泾河静静流淌。旧时的秋泾桥周围可是一派热闹景象。农民们提着篮子和筐走过秋泾桥通过闸前街,走向市区去叫卖。有些农民划着船通过秋泾桥一直划到市区秀城桥边去叫卖。

http://s14/mw690/001J13gHty6QHpAk37v1d&690
下图是民国时期的秋泾桥,左端通向闸前街,右端通向乡村。秋泾桥还是那个秋泾桥,几百年间依然在这。
http://s10/mw690/001J13gHty6QHpys4Wd09&690
http://s5/mw690/001J13gHty6QHpzPBYg64&690
http://s4/mw690/001J13gHty6QHpz0DSza3&690
秋泾桥全长60.2米,桥面宽4.8米,桥孔拱失高6米,金刚墙错缝顺砌,目前墙体已经被水泥加固保护。
http://s13/mw690/001J13gHty6QHpAXeZ60c&690
桥顶护栏板上有“秋泾桥”三字,两侧分别刻有“嘉庆十一年”“里人重修”字样。
http://s1/mw690/001J13gHty6QHpBmrCM10&690
长系石下的桥联由于年久风化,早已漫漶不清。桥栏上也已长满绿植。
http://s7/mw690/001J13gHty6QHpBW83c06&690
秋泾桥桥板有两块拼合铺就,东侧这面有石板39级,西侧为35级。秋泾桥的引桥长度很长,由于秋泾河河面较宽,导致桥身也长,引桥也较陡。
http://s3/mw690/001J13gHty6QHpD8lV0f2&690
桥端石抱鼓呈旋涡纹。
http://s3/mw690/001J13gHty6QHpCAtHAe2&690

桥北侧望柱上憨态可掬的小狮子。抗日战争初期,日军进入浙江境内,秋泾桥附近就曾发生过中日军队的激战,据说秋泾桥上还能找到当年战时的遗迹,不过我没有看到。
http://s6/mw690/001J13gHty6QHpDH9yZ55&690
http://s9/mw690/001J13gHty6QHpEgwyc68&690
http://s9/mw690/001J13gHty6QHpEFfssf8&690
在秋泾桥的西侧大约2公里处就是朱彝尊诗中提到的落帆亭。
http://s9/mw690/001J13gHty6QHpUTYnu08&690
http://s14/mw690/001J13gHty6QHpVwqGFed&690
http://s5/mw690/001J13gHty6QHpUhnpi14&690
  以下是摘抄网上相关资料:

    嘉兴城是大运河的重要码头,城北的运河上有一座闸门叫杉青闸。运河上南来北往的船舶不断,樯帆如林,商旅与游人停靠,闸口成为繁华热闹的集市。由于船经闸门必落帆才能驶过,后来有人在闸西侧建造了一座亭,命名为“落帆亭”。亭始建年代无记载,已不可考。据史书称,北宋神宗熙宁年初(1068年)曾经重修;后明代天启丙寅年(1626年)又重修。以后历经战火毁圯,清光绪六年(1875年)再建。由于亭修建在河闸堰上,它成为过往商旅特别是文人墨客的游乐休憩处所。有人留诗描绘亭周边景色,道是“浓绿暗宫柳,肥红绽野梅”。明代文人李肇亨以诗句摄下亭畔特有的风光:“柳枝沙岸夕阳边,依归帆樯卷暮烟”。

  后来嘉兴一段运河淤塞,杉青闸废,但落帆亭作为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景观存留下来,人们以亭为中心建成了一处小园林,就以落帆亭命名。清光绪年再修亭时,增筑了一座四角攒尖的太白亭,祀祭李白,另有花神和闸神像。1921年,嘉兴酒业公所募资整修,使园林面积达2500平方米,园林树木葱郁,塘荷流香,成为当时嘉兴一处供游人休息的风景点。

  抗战时期,“文革”期间,落帆亭公园又遭到严重破坏。1981年,嘉兴市公布落帆亭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对园林进行修葺,太白亭、假山和池塘经过修整,焕然一新,落帆亭也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游历观光的人们。
http://s11/mw690/001J13gHty6QHpRHcBcca&690

下图为清朝末年的落帆亭。
http://s15/mw690/001J13gHty6R5gynB1k0e&690
http://s5/mw690/001J13gHty6QHpSjzyk44&690
http://s5/mw690/001J13gHty6QHpSYt2Q44&690

杉青闸是古代大运河上的著名水闸,亦称“杉青第一闸”,随运河的开掘于隋唐时设置,由朝廷直接派官员管理,因此建有官署。杉青闸是宋孝宗赵昚的诞生地,《宋史·孝宗纪》:“建炎元年十月戊寅,生帝于秀州杉青闸之官舍。
http://s4/mw690/001J13gHty6QHpTK3t1b3&690
下图为清朝末年的杉青闸。
http://s5/mw690/001J13gHty6R5gG7Vwoe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