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老城古桥(六)古仓桥

在杭州萧山老城的城河上,由东向西分布着七座石桥,这仓桥(丰济桥)是其中的第五座。现在桥的南侧是一个广场,有些市民在这里吹拉弹唱,好一派惬意的景致。http://s11/mw690/001J13gHty6HhA2U0NIaa&690
http://s15/mw690/001J13gHty6HhA3x82q1e&690
明嘉靖《萧山县志》载:“在便民仓前”,故名。位于城厢镇文化路,横跨于萧绍运河上,南北向,系单孔石拱桥,跨径5.40米,拱券用纵联砌置法,桥长15米,宽3.6米。东侧桥栏上镌刻“城中第四桥”,西侧桥额镌刻“丰济桥”和“古仓桥”。桥南东侧有题记一处,碑上刻有“道光丙申桂月重修”字样,下为捐助修桥人名录。
道光丙申年为道光十六年(1836年)。古仓桥桥栏下面的横石牌上写着丰济桥,放大些可以看得清。
http://s1/mw690/001J13gHty6HhAcIJEY40&690
http://s6/mw690/001J13gHty6HhAcTFAxc5&690
但是仓桥的东侧桥阑却写着“城中第四桥”,但是从东向西数起来它是第五座,这是为什么呢?我自己有个简单的想法:东边第一座回澜桥建于乾隆五十六年(1792年),第二座东旸桥重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第三座惠济桥重修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第四座梦笔桥是清代重建,但不知其年代。这样算来重建古仓桥时惠济桥可能还没能重建,加之梦笔桥虽为清代重建,但是重建年代早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所以古仓桥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城中的第四座桥”了。
http://s7/mw690/001J13gHty6HhAd4fRQ36&690
http://s4/mw690/001J13gHty6HhAdBfzBc3&690
http://s6/mw690/001J13gHty6HhAdfodn35&690
1998年重新修缮仓桥时的碑记
http://s11/mw690/001J13gHty6HhAdpw5I2a&690
下面是道光十六年(1836年)里人重修仓桥时的碑刻。下为捐助修桥人名录。
http://s14/mw690/001J13gHty6HhAeatDTed&690
仓桥与之前的市心桥在建制上基本上相同,但是桥拱稍微高一些,南北两端各有台阶十五、十六级。http://s3/mw690/001J13gHty6HhAdLAxI52&690
时过境迁,便民仓没有了,桥的南北堍分别建起了公共绿地和民宅。明朝嘉靖时虽然有便民仓,但此地却多次受到倭寇侵扰,现在便民仓虽然没了,但是百姓们能够怡然自得的徜徉漫步在这座古仓桥上,却也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