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所谓朋友

(2009-06-26 22:14:59)
标签:

杂谈

    “开心网”流行一个游戏,叫做“朋友买卖”。具体玩法如下:选定一个网友,支付一定数额的游戏币,这个朋友就成了你的“奴隶”。之后,如果别人想从你手里将其买走,则必须支付高得多的代价。这样,你的“奴隶”就升值了。不仅如此,作为“主子”,你还可以随意支配自己的“奴隶”。让他(她)为你洗脚、按摩捶背,让他们为你外出打工,甚至不高兴的时候罚他们跪搓板、打屁股。

     初次看到这个游戏,不太明白为什么将其称之为“朋友买卖”。等到后来想起那句唤作“朋友是用来卖的”的冷幽默,心里就有了五味杂陈的感受。

     好像是去年冬天,看了一部李连杰、金城武和刘德华联袂主演的片子,名字叫做《投名状》。说的是,清朝末年,三个穷汉子磕头拜了把子,然后一起去投军。老大利用另外两个兄弟的战绩平步青云。再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比如所谓“政治的需要”或者“大局的需要”,老二和老三都成了大哥的牺牲品。至于老大,最终也因身后的“黄雀”而死于非命。

     我感觉,这是一个事关人性异化的故事。“可以同患难,不可以共富贵”,这似乎是一种传统。利益面前,或者说富贵面前,人性很可能发生扭曲和裂变。有人会因此保持本色,同样的,也就有人会靠出卖他人来谋取个人的利益。这,恐怕是人性的悲剧。

     前不久,有人写文章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文字问世以后,世人倍觉尴尬。这其中,当然不仅仅是所谓“世交”们以及其后人的尴尬,还有的,其实是整个文化圈的尴尬。

    时过数十年,重新讨论当年是否应该出卖朋友以及谁先出卖朋友是没有意义的。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有多少人选择了用结束生命来抗议时代的不公?而在政治的高压之下,为了个人的安危甚至政治上的利益,人性因此扭曲,恶的因素被激发出来,其实是正常的现象。对此,后人不应该感到震惊。对于从“反右”和“文革”中挺过来的人而言,每个人都是一个奇迹。这里,与其慷慨陈词,讨论已经故去的人之间谁出卖了谁的往事,远不如思考一下当年为什么会出现普遍的人格裂变。(摘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父亲节
后一篇:狗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