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运动员: 张山

(2009-04-14 16:12:36)
标签:

四川

名人

巴蜀名人

记录

体育

分类: 四川名人

行业名流:张山
飞碟射击女运动员
女运动员: <wbr>张山

资料
  性别:女;
  身高:1米63;
  生日:1968.3.23;
  籍贯:四川省南充市
  项目:射击(飞碟)

女运动员: <wbr>张山

运动简历:
  很小就到少年体校学篮球,1984年入选四川省射击队,16岁半时才第一次摸枪;
  1989年入选国家集训队。
  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张山创造了女子双向飞碟200发200中的成绩并夺得金牌。这是她运动生涯的第一个高峰。随后该项目被国际奥委会取消。5年过后,1997年IOC宣布恢复此项赛事,张山重出江湖,并于次年夺得开罗世界杯赛冠军,为中国射击队拿下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第一张入场券。

女运动员: <wbr>张山

成绩:
  1989年 意大利世界飞碟射击锦标赛女子双向飞碟个人与团体冠军
  1990年 第45届世界射击锦标赛冠军并打破由她本人保持的世界纪录
  1992年 巴塞罗那奥运会资格赛上200发200中,打破了世界纪录
  1992年 巴塞罗那奥运会冠军1998年 开罗世界杯赛冠军
  1998年开罗世界杯,冠军
  2005年 十运会女子双向飞碟金牌 平全国纪录
  2007年 飞碟世锦赛女子双向飞碟由魏宁、张山和于秀敏组成的中国队在团体比赛中夺冠,214中的总成绩打破世界纪录
  美丽张山演绎“飞碟”人生
  在采访张山之前,记者首先做了一个随机调查,让50名女性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女性奥运冠军,有趣的是,大多数人并没有选择当红的逵餍牵茄≡窳苏派健?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双向飞碟项目的冠军。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百发百中”的传说,而张山却把传说变成了现实,人们对张山的记忆大多也停留在15年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她不仅创造了200发子弹无一脱靶的奇迹,还上演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好戏。记者虽然未能面对面地采访张山,但是从电话中的交谈可以感受到,她是一个乐观、开朗、爽快的人。总之,出生于四川的她就是一个典型的“川妹子”。明年,张山就40岁了,一个“奔四”的女人,却依然“驰骋”于赛场,国际、国内的赛事不断,她每次都匆匆忙忙地往返于国内国外之间。一直以为,张山退役后重回靶场,是为了再拿几次世界冠军,再夺几枚奥运金牌,通过对她的采访,才知道,这样的想法未免有些庸俗。张山说,刚开始练习射击的时候,别人说自己是天才,而自己却没有认识到。现在,她才觉得自己的的确确是这方面的天才,所以,她认为,应该继续为双向飞碟这个项目努力,因为这个项目本身给她带来了太大的满足和太多的乐趣。她说自己永远都不会退役,她和飞碟是不可能分开的,她最享受的境界,是人、枪和飞碟的完美结合。在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张山的一句话给了记者极大的震撼,她说:“我最不喜欢听到的一句话,是人家说张山你打得真好,你打得真准。我最喜欢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在后面看你打枪真是一种享受,太好看,太美了。没准在多少年以后,你们会看到双向飞碟比赛的赛场上有一个老太太还在打枪,那不可能是别人,肯定是张山。”
  谁说女子不如男 张山上演“花木兰” 1992年7月28日,第25届奥运会的双向飞碟比赛在巴塞罗那举行,“川妹子”张山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现代“花木兰”剧目,这位“巾帼英雄”不仅打出了225靶223中的好成绩,而且还击败了众多须眉,成为首位在奥运会男女混合项目中击败男对手的女将。领奖台上,获得亚军的奥地利运动员和获得季军的意大利运动员将张山高高举起。随后,奥运会的比赛规则作了修改,取消了男女选手混合比赛的规定,这让张山成为了这个项目中唯一的一位战胜男选手的女子运动员。张山的胜利书写了世界射击史的一段奇迹,而鲜为人知的是,当年,为了压缩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规模,张山差一点儿就失去了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的良机。张山恐怕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那段往事,她回忆说:“我特别喜欢比赛,因为我觉得比赛就像过一个节日一样,我们要享受的是一种快乐。记得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前,我一直紧张地备战,作了充分的准备,没想到,由于要压缩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规模,当时的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决定不让我参赛了,国家射击队的总教练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坚决反对,他们说我是很有希望夺冠的。最后,国家体委采纳了射击队的意见。”
  “意外”走上射击场 进步神速无人比张山出生于四川南充的一个普通家庭,她有两个哥哥,在家排行老三,她走上射击道路,纯属是一次“意外”事件,因为在进入射击队之前,张山在四川南充的一所很有名气的中学——南充一中学习,而且她的学习成绩非常好,在中学当老师的父亲自然在张山身上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当张山一步步向考上名牌大学这个目标迈进的时候,1984年的一天,四川省射击队的江泽祥、周杰等几位教练到南充一中挑选队员,看过了一些学生后,教练们普遍有一种感觉——失望。正当教练们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校领导说还有一个学生比较机灵,建议让他们看看再走,于是教练们便答应再等五分钟。过了一会儿,已经放学回家的那个比较机灵的学生赶回了学校,这个女学生往教练们面前一站,就给了教练们眼前一亮的感觉,通过测试,教练们发现她眼到,手到,反应快,非常适合练习飞碟项目。那时候,这个女学生除了在学习上充满灵气以外,还是校篮球队的队员,再后来,她就离开了熟悉的校园,放下了手中的篮球,扛起了枪,走上了射击场。这个比较机灵的女生,就是8年后站在奥运冠军领奖台上的张山。江泽祥教练对张山的射击训练有过一段这样的评价:“1984年10月,张山开始了系统的射击训练,在刚开始接触飞碟这个项目的时候,她确实进步神速,经过半年多的系统训练,她就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重返校园学经济声声枪响召唤她1993年全运会后,国际奥委会取消了双向飞碟比赛,张山“失业”了,离开赛场的她首先去圆了自己的大学梦,25岁的她成为了四川大学经济系年龄最大的一名学生。1997年,正在准备毕业论文的她已经决定要重新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就在这时,从国际射联和国际奥委会传来了消息:女子双向飞碟项目被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离开枪声的日子里,张山发现:人不在,心却在枪上,走了这段路,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熟悉的枪声召唤着张山,她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射击队,归队的转天就开始训练,强烈的归属感告诉她:我能行,这个项目还是非我莫属!果然,复出不久的张山就取得了悉尼奥运会射击比赛的第一张入场券,但是很遗憾,此后她的成绩一度不尽如人意,她没能进入奥运会的决赛。雅典奥运会前夕,张山在四川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学院的MBA,每天下课后赶到靶场训练,为了争取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她付出了很多,最终却是以失败告终,但她并不甘心。张山告诉记者,她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参加明年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新闻,北京奥运会说吧),为国争光。为了这个理想,她现在虽然不在国家队训练,但是依然过着以训练为主的生活,每周参加3至4次的训练,并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参加奥运会选拔赛。“今年8月份有3次选拔赛,明年2月份和3月份还有3次选拔赛,女子双向飞碟在北京奥运会中每个参赛国最多只有一个参赛席位,中国依靠东道主身份已经自动获得了一张入场券,但只能有1个人代表中国参加比赛。我年龄大了,但是心态还不错,我给自己制定了更高的目标,还在拼搏,就是为了带动年轻运动员。”张山说,“现在比赛对我来说就是一种享受。飞碟是一个非常美的项目,我参加比赛就是要让所有观众看到飞碟美在哪里。”
  “射”中洋白马王子 “巴哥”“山妹”结连理 2004年11月7日,36岁的张山把自己的终身交给了47岁的澳大利亚裁判巴恩斯,他们在成都结婚了,伴娘是巴恩斯的两个女儿艾玛和凯恩,而这段跨国婚姻的红娘就是射击。巴恩斯幸福地说:“我追张山10年了,能倒在她的枪口下,真是无比陶醉啊。” 1993年,在西班牙举行的一次射击比赛上,张山和巴恩斯相识了,他们一见如故,但两个人当时都有各自的家庭,所以他们就像好朋友一样相互问候。巴恩斯虽然多次入选澳大利亚国家射击队,但成绩都不尽如人意,他非常钦佩张山的精湛技艺。1995年后,两个人再也没有在国际大赛中碰到过。巴恩斯的两个女儿相继出生后,他退役经商,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他一直无法割舍对射击事业的钟爱,所以又重新回到了射击场,2000年悉尼奥运会,巴恩斯和张山再一次见面了,巴恩斯已经成为了一名裁判。张山回忆说:“印象最深的是他挺着大大的肚子,但动作却非常灵活,他跳过来送给我们每个队员一个熊猫之类的小玩具,其中也给了我。” 从此以后,张山开始注意巴恩斯了,而已经离异的巴恩斯听到张山离异的消息后,便送给张山两个特殊的礼物——带有澳洲特色的袋鼠和考拉玩具。“我要你把它们带在身边,它们随时会把我的祝福送给你!”张山接受了巴恩斯的礼物,高兴地说:“我叫你‘巴哥’,好吗?以后我就把你当成我的哥哥。”而“山妹”则是巴恩斯对张山的昵称。从2003年张山和巴恩斯“坠”入爱河,到2004年喜结连理,再到现在,两个人一直过着幸福而又甜蜜的生活。张山说她自己很幸福,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参加北京奥运会,然后生一个可爱的小孩,做一个贤妻良母。

文章出处 CCTV
http://www.cctv.com/viponline/20070927/104475.shtml

  四川人真正第一次登上奥运大舞台,是在1936年的德国奥运会上,当时,有11名中国运动员代表中国在奥运会上表演了飞叉、双刀、对拳、对棍等武术套路。四川人郑怀贤表演的是飞叉绝技,他的功夫让在场的外国观众尤为震惊。经历过这次表演,国外媒体将中国武术评价为“精彩的艺术”。
  四川籍运动员真正在奥运会上大放异彩,是伴随着当年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光辉历史。1984年的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正是三名四川女将张蓉芳、梁艳和朱玲的精妙配合,帮助中国女排登上了奥运巅峰。当时比赛进入紧要关头,美国队在3号位打出一个短平快,朱玲的有效拦网让球速减低,杨锡兰将球垫给了梁艳,经梁艳的二传,张蓉芳在4号位打出了一个漂亮的斜线扣杀。这是中国女排的历史性一击,凭借这个球,中国女排登上了奥运冠军的宝座。
  如今,朱玲已经成为了四川省体育局局长,正是在她的带领下,奥运圣火传递团队在地震灾害造成的巨大困难下圆满完成了准备工作,同时,她也将担任本次奥运圣火四川传递的倒数第二棒火炬手。
  在接受采访时她说:“24年前我是在运动场上展示和传播奥运精神,今天将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奥运、传播奥运精神,我觉得我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奥运精神不仅是‘更快、更高、更强’,还有人文奥运的‘和平、友谊、进步’。”
  四川人在代表中国出征奥运赛场的历程当中,还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的,在接受采访时,体育局一位发言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如今的川籍运动员中,没有谁能像她一样具有统治性的地位了,她往那里一站,冠军就一定是她的。”这个人就是被誉为“跳水皇后”的高敏。
  1988年汉城奥运会和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高敏两次拿下女子跳板跳水的冠军,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蝉联奥运冠军的运动员。1986年,从她第一次参加德国罗斯托克国际跳水赛开始,一直到1992年,她包揽了这期间所有洲际、世界级、世界锦标赛、世界杯和奥运会的跳板跳水冠军,共获得70多枚金牌,这样的成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也是女子跳水比赛中,唯一一个得分超过600分的运动员,当时跳水界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作为一名女跳水运动员,和高敏同时代是一种悲哀。”在本次的奥运圣火传递中,她将担任乐山站的第一棒火炬手。
  川籍运动员代表中国夺得的奥运金牌并不算多,但是每一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意义。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男女选手混合项目双向飞碟的决赛中,四川运动员张山以200发子弹、200发全中的成绩,把这个项目的成绩变成了一个不可能被打破的世界纪录,同时她也成为第一个在男女混合项目中击败男选手的女运动员。而1988年陈龙灿获得的男子乒乓球双打金牌、2000年唐琳获得的女子78公斤级柔道金牌,2000年陈静代表中国女排获得的金牌,每一枚都显得弥足珍贵。
  在这一次的北京奥运会上,四川籍运动员达到了空前的35人,据四川体育局介绍,往届的最高数字只有20人。在这些运动员中,有不少人有希望获得北京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20岁的体操运动员、泸州小子邹凯,郑洁、晏紫在女网中的表现也值得期待,2006年亚运会上获得金牌的孪生姐妹蒋文文、蒋婷婷也有希望在花样游泳项目中拿下一金。

文章出处
http://www.jfdaily.com/ay/ayxw/zhxw/200808/t20080803_332136.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