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袁月增:难忘的记忆中的四位老人

(2022-11-21 17:09:50)
分类: 转载

                   【转载】袁月增:难忘的记忆中的四位老人
难忘的记忆中的位老人

   袁月增

人生中,有许多难忘的记忆。这些难忘的记忆就像影子甩不掉,赶不走,烂不掉,陪伴着每个人的成长、呵护、笃行,搀携着每个人人生旅途的行进,从而,激励着每个人一步一步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在我的人生路上,有几位老人给我的记忆可说是永远都难以磨灭的,半个多世纪了,至今仍记忆犹新,可以说是常思、常念、常感慨。


      先见之明

    A君郝老人,是一位理发师,艺高,德高,受人敬重。他的儿子一开始与我也是同行,在一所小学任民师,后改行,当了大队会计(那时候,农村的村级行政组织不叫村委会,叫大队革委会)。一日,A君郝老人在一村子上门给人理发回来,路上,碰巧遇到了我,拉住我的手说:娃,我那孩子不听我话,硬要放弃教师不当,去当大队会计,你只看,要不了10多年,他会后悔的。说完,他还非要从自己衣兜里掏几把刚从人家理发时接来的熟西瓜籽(还是热的)塞进我的衣兜里。当时的我很纳闷:大队会计在当时是红火的职业呀,手中有权,一个大队,上千人口,10多个生产队(村民组)的财政经济都在会计手上,权力仅次于当时的大队书记,可以说是吃香的,喝辣的,比当时的民办教师不知要强多少倍,是许多人都羡慕的职业呀,选择了这个职业为什么会后悔呢?

      10多年后,A君郝老人的话果然得到了印证,他儿子由由会计虽然升职到了书记,但后来,几经换届选举,加之体制改革,小村并大村,A君郝老人的儿子因政绩不显著,人际关系也处理不当,所以,一杆子到底,什么职务也没有。又因在台上时没交养老保险金,年大以后,只得靠国家给60岁以上老人的一点养老金养老度日。而在A君郝老人儿子任大队会计后,国家逐渐重视教育,民办教师待遇逐次提高,直至2000年末,民办教师只要条件合格都转为公办教师了。按A君郝老人儿子的条件若继续任民师是完全合乎条件转正的。当他儿子看到别人任民师都转正了,退休后有可观的养老金,而他却只有那么一点微乎其微的养老待遇,后悔莫末及,自后,我不得不佩服A君郝老人的先见之明。

     A君郝老人的话得到验证后,我感悟到,每个人求职时,不要这山望见那山高,看事情眼光要看远点,职业遇冷时不一定都永远遇冷,职业热门时不一定会永远热门。

【转载】袁月增:难忘的记忆中的四位老人

     好管闲事

     B君方老人是一位文静、有气质和修养的老人。他是文革时期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后,被下放到邻自然村的上海下放户,此老人清高,专选一些有点文化素质的人交往,很自然,他是我们家的常客,那时我在一所乡村中学任教。因为他是常客,所以,我们吃饭时也常留他免费一同进餐,好在他吃喝不挑剔,随菜便饭都能打发。有时候,我批改作业和备课,他也常帮我摇摇摇篮里的孩子。这位老人虽与我交往甚密,但他与我从不废话唠叨,说话非常注意分寸,因此,与我非常谈得来。

       一次,我在学校值晚班,因小孩生病,半夜时分回了家,值班房间的灯没有熄,只是将值班室的煤油灯光捻小了点就回了家。那时候,我们这里没有通电,学校里靠供应的煤油照明值晚班护校。B君方老人清晨路过我所在的学校,从玻璃窗里发现我值班室里的灯还未熄,特地跑到我家找到我说:天亮了,你那值班室的灯还没熄,这不浪费资源么?老人的话,我感到很有点不入耳,脸上立即流露出了不悦的表情,心里想:你这不好管闲事么?于是,我温怒冷谈地回了句:我孩子昨晚生病,回家时忘了熄灯。

      后来,我仔细一想,老人的话虽是有些不中听,但从当时煤油很紧张的情况下着想,值班室里亮着煤油灯到天亮,确实是一种资源浪费。

      自后,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单位或是在家,我的耳边时时响起老人的话:不能浪费资源!B君方老人的话促使我终身养成了节约不奢侈的习惯。


【转载】袁月增:难忘的记忆中的四位老人

  终身受益

     c君金老人,高高的个子,一幅笑容,待人和善,他是我的小学老师,教我小学高年级语文,我对他非常敬畏。他讲课时不紧不慢,口齿清晰,语言柔和,没有抑扬顿挫,从不吹胡子瞪眼睛,从不敲黑板拍桌子,有时候,我们偶尔犯错,他也只是严肃地、一本正经地讲道理,指要害,使人明白错在哪里,从不板着面孔训人。因此,我对这位小学老师既敬又畏,这也是我人生路上难以忘怀,印象深刻的导师。

     记得我在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已是具有两年烟龄的小烟民。那时候,正值文化大革命,香烟是卖不到农村的,即使能卖到农村,我那个家庭很穷,也买不起烟。于是,我就自己种黄烟,然后,将种出来的烟叶子卷成条,用剪刀剪成丝状,放在烟筒缽子里抽,还觉得抽的蛮有味道。一次,在学校里午休时,我又掏出烟筒缽子,在班上抽起烟来,谁知,被一位同学打了小报告,教我的这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立即将我找到了他的办公室,对我讲了很多抽烟的危害,并将我的烟筒缽子收缴,说是等我烟戒了再还给我。

    c君金老人的恩典使我终身受益,直此至今,我再也没抽过烟。

【转载】袁月增:难忘的记忆中的四位老人

     见风使舵

   D君袁老人,是一位种田好把式,力大,有口才,善逢迎,喜交往,应变能力强,可惜书读少了,否则,前途无量。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正在读高中,一个周六的下午,我跟着母亲担着箩筐,来到生产队的稻场上分粮食,稻场上的人很多,分粮的,称粮的,挑粮回家的,来来往往。会计根据抓阉的顺序按各户的人口数,劳动工分数字口报分粮的数字。我们家上有八十老祖母,下有年幼的弟妹,吃多劳少,分得的粮食最少,还有人在一旁小声嘀咕:红嘴白牙吃我老子做的。D君袁老人看到我快成小伙子了,对我母亲说:大妹子,只有挑稻箩买稻的,没有挑稻箩买字的呀。意思就是劝我母亲让我休学不去读书,回生产队里争工分养家,母亲只好含着泪与我抬着全生产队人家分得最少的口粮回家。

     母亲性格很倔将,她认准的事九牛也拉不回头,仍坚持让我上学读书。

     高中毕业后的我,正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浪潮,我同所有农村知识青年一个样,回到家乡务农了。D君袁老人见到了以后,逢人便说印证自己的话,我早就说过吧?只有挑稻箩买稻的,没有挑稻箩去买字的,你看他(指我)读了那么多的书,还不是跟我们一样掰土粑头?还弄得郎不郎秀不秀。

      几年后,我经过一番努力,走上了正式的工作岗位,每月拿到了稳定的薪酬,D君袁老人知情后,逢人便说,还是要让孩子读书哇,不读书就没出息呀。并且,来到我母亲面前挠起大拇指夸赞一番,说:我们男人还不如你一个妇道人家有眼光。

 D君袁老人前后不到10年的话历历在我耳边响起,他的话前后判若两人所言。他在我的家庭处于低谷时和知识青年遇冷时说的话,虽有些不够中听,但也就是他的这些话激发了我奋斗的勇气。同时,也使我深深懂得:在人生路上,正面的会给我送来温暖和凉爽,鼓励着我去努力奋斗拼搏;背面的,只要自己把握好了方向,因势利导,同样也会激发我去奋进,去力争,去进取。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背面的,都是人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都能帮助人打造、完美每个人的不断成长。

 

                                                                      20221117

                                                      于望江县环保局

【转载】袁月增:难忘的记忆中的四位老人

图片选自:吴禾旺电脑相册(致谢拍摄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