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的洋邻居

(2009-12-22 17:04:47)
标签:

邻居

渔火

come

汉语

江枫

中国

家居

分类: 爱我家园

学了多年“哑吧”英语,能看能读不会说,因为当初学英语只为了应付考试,再说也没有那个语言环境,工作多年后很多单词也慢慢淡忘了。自从家搬到园区高尔夫花园以后,发现身边多出许多洋面孔,每天进进出出,微笑示意到用 “hello”相互打招呼,慢慢熟络起来,认识的老外多了,激起我学英语练口语的念头,我也从被动接触到主动出击,既练习了口语结交了朋友,又收获了不少的乐趣,真是一举多得。

第一个洋邻居maliya,美国人,三十多岁,三个孩子的母亲,家庭主妇,常带孩子在小区里玩,有时也到社区活动室打乒乓球,我每次遇到她们常给打声招呼,或夸赞一下她的金发碧眼的小姑娘很漂亮,maliya会很高兴,很乐意与我聊天,虽然她不懂中文,我的英语也讲得嗑嗑吧吧,但这一点都不影响我们的交流,遇到有的词汇我记不起来或者她讲的单词我听不懂,我们就用打各种手势来解释说明,每有会意双方都高兴得笑声阵阵,手舞足蹈,惹得周围的邻居有时也过来讲上几句,很开心也很热闹。

第二个洋邻居rene先生,也是美国人,50多岁,身材高大性格开朗,在园区投资一家公司,有一个中国名字赵飞宇。赵先生热衷公益事业,是社区的一名安全巡逻员,经常戴着红袖章与队员们一起在社区内巡逻,会用“你好”与人打招呼。我向他学英语,他也时常向我讨教汉语,反复念着我教给他的“来是come去是go”有一次他问我:“来是come,过来也是come,‘过’是什么意思呢?”我答不上来,只能说‘过‘在这里没啥意思,你记着就行了,他一脸茫然也只能点点头。赵先生上个月参加了社区居委会组织的天目湖一日游活动,与邻居们一起他玩得特别开心!台湾地震期间,他特意跑到居委会为台湾受灾民众捐了200元,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受到邻居们的好评。

第三个洋邻居方舒雅女士,德国人,常称呼她中国名字,德国名字记不得了,大约四十八、九岁,在园区英语学校教书,由于在美国、中国有长期生活的经历,她的德语、英语、汉语都很了得,方舒雅女士是第一批社区流动人口志愿者,为社区从事一些翻译工作。我常找她练习口语,她也找我练习汉语,她的汉语已经有了较高水平,我就教她学一些唐诗,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为加深对该诗的理解,方女士还特意去了一趟寒山寺,实地参观体会,回来后问我,江枫和渔火为什么会愁呢,我给她解释,这是诗人的感受,通过江枫和渔火表现出来了。

高尔夫社区里还有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及澳洲、欧洲、拉美等十多个国家的朋友,这些洋邻居都很喜欢我们这个家,喜欢园区,喜欢苏州,喜欢这里的生活和人民。他们学起汉语来丝毫不比我学英语的兴趣差,希望通过语言交流融入社区,了解苏州、了解中国。我也从过去单纯地向他们学语言,常常怕被拒绝,现如今也以做了他们的汉语教师而骄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