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子与狗子

(2012-10-06 16:54:24)
标签:

澳洲十日行

第九日

旅行

qing话题

旅游

10月3日

澳洲的朋友姓邵,一位为着女儿的前程而在澳洲和国内两头打拼的成功商人,下午从摩宁顿半岛游玩回来,我们就被盛情邀请到他落成不久的别墅作客。这幢别墅连购买地皮花掉他10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不到700万元,从占地面积和别墅规模来看,在国内700万是绝对买不到的。

这是一个中产阶层居住区,在墨尔本市的哪个方位我弄不清,大概相当于我们的近郊吧,在高低错落的丘陵山区里。澳洲人建房一般都在两层左右,高过三四层必须征得邻居同意,邻居如果不肯你建三层楼,你只能老老实实住两层楼,不过,澳洲人并不愿意建高层楼房,反正地皮多的是,而且地皮是永久所有权。私建住宅不需要交物业管理费,但每年得交土地使用税,税率不高。公寓楼要交物业费,费用不低。当然,政府也建一些“解困房”“廉租房”以解决特殊家庭困难。这样,除了在市区商业中心或办公区域有高楼大厦以外,基本都是不超过四层的“豪斯”住宅。所以,澳洲沿海地区的房屋密度并不低,从空中俯视,密密麻麻的坡顶或平顶住宅掩映在树木丛中,比较拥挤。邵先生的小区就是这样,一幢幢小洋楼互相之间空隙不大,紧挨一块,他左隔壁一家是南通徐先生,徐先生并不常在墨尔本,洋楼常常空关;右隔壁是意大利邻居,后面是土耳其邻居,整个小区差不多是一个“联合国”,不同的肤色,不同的面孔,不同的口音,不管是哪里的人,互相之间还是愿意彼此照顾,互相帮助的,属于“好邻居”。邻居与邻居之间用木板围墙隔开,无论是谁家雇工人砌墙,隔壁一家必须出一半钱。

http://s12/middle/5e3e4931ncb60332a567b&690

http://s7/middle/5e3e4931ncb6034194506&690

在澳洲,养狗是一件大事,狗定期打防疫针、定期去医院体检那是必须的,豢养初期还必须每周三天同主人一块接受培训,防疫费、培训费,以及其他费用,大大超过养活一个人的所有费用。这还不算,你不能打骂狗,不能不带它出门溜达,不然邻居会举报你虐待动物;狗上街不遵守交通规则、举止有些怪异,立马会被人识破是一条没教养的狗,没上过学堂,主人会被举报而受到重罚;受过培训的狗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绅士淑女风范,不会狂叫乱吠影响小区安宁,如果这畜生东西对你没礼貌乱叫了,主人必须马上对你说对不起,不然你可以指控它主人教导无方。邵先生本想弄条宠物回来养养的,一听到这些,立马取消念头。

南通人在墨尔本建房的不在少数,我认识的沈先生的别墅不仅面积大,还有私家花园和网球场,已进入中高阶层。由于澳洲地广人稀,沿海一线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墨尔本就连续好几年被评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排行榜第一名,所以,国内有移民倾向的把澳洲作为首选。一个没什么历史、没什么文化底蕴,国土面积仅比我们少200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我们六十分之一的国家,却成为移民钟情和青睐的地方,就连老人家我,才在这里转悠了几天,竟然有依依不舍之感,这不能不说是个神话。其实,说穿了是它的好山好水好气候以及好福利诱惑着人。再说穿点,他们用我们养活60个人的财力去养活一个人,福利不好才怪,如果让我们少一半人口试试,还会有多少人想做移民!当然,澳洲政府不是白痴,他虽然鼓励子民多生孩子,但对于移民还是有限制的。偌大的国土,四分之三是沙漠,沿海东部和南部住着四分之三的人口,仅悉尼和墨尔本人口就超过总人口的一半,这样的人口密度不算低,如果再无节制地移民,沿海地区住不下了怎么办,就只有往沙漠里赶,那样,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晚餐邵先生和他妻子张女士用烤的、炸的、煎的、烩的、中外结合的招待我们,把院子的长条桌摆得慢慢的。酒除了洋啤酒外,是从老家带来的濠河和花露烧。在这样一个具有西方乡村风味的餐桌上,大家吃得舔嘴刮舌,不亦乐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