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雪冰为《寸草心语》写的书评
(2012-08-27 20:24:06)
标签:
文化 |
母爱的力量
——《寸草心语》阅读札记
钱雪冰
爱是缘分。母爱是用鲜血缠绕裹结的缘分,这是我读《寸草心语》之后,萦绕于心头最浓郁最持久的感受。
《寸草心语》是《江海晚报》文学副刊“夜明珠”的征文集萃。是从300多篇应征来稿中精选130篇汇编而成。诚如主编黄俊生先生所言,不敢说篇篇珠玑,但字里行间蕴藉的子女对母亲的爱以及母亲对子女的爱,消弭了其文学表达方面的朴拙,作为补偿,倾诉精彩纷呈,无论阅读者是子女是母亲,都能从中收获共鸣。
一百三十篇千字文,从生活的油盐酱醋入手,从母亲的喜怒哀乐着笔,满含深情,娓娓道来,有感念,有欠愧,有追思,把母爱天空下的四季,描绘得起伏跌宕,风生水起。使阅读者忍不住产生回头的愿望,待一转身,发现春还在,秋还在,母爱还在发酵。
综观全书,我发现,母爱的力量强大无比。顾义忠在《永远的怀念》中写道,“母亲在世时为我们流干了眼泪,我不能让天堂里的母亲再为我流泪,我暗暗握紧了拳头。发誓要干出一个人样才回来,我从当初怀揣一百三十元到目前拥有好几千万资产,期间遇到的困难、挫折,一两句话难以说清,但让‘天堂里母亲不流泪’的信念始终鼓舞着我、支撑着我。”真是那份血浓于水、血浓于火的信念,产生了神奇的力量,帮助作者渡过了一道道无法逾越的难关,所以作者满怀深情地感叹:母亲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
失去右眼的母亲,“用左眼打毛衣”、“用左眼做家务”、“过年了,用左眼做了一大桌的菜肴”,面对子女的关心,她竟然笑着说:“老天爷待我不薄,还给我留下一个健康的眼睛,好让我继续那些我还没做完的事情啊。”(夏梦《母亲河》) 一个乐观、豁达、活力四射的母亲跃然纸上。
母爱的力量不仅强大,而且无处不在。
“在那盛着剩饭剩菜的碗底,有一股浓浓的爱弥漫着,充盈着饿,她将它们吃下时,已经把这份看不见的爱传递给平凡的生活,传递给我。”(萧萧《沉在碗底的爱》)
“小时候,为了让我多吃菜,你小心翼翼地将菜叶切成各种形状:三角形、五角星、金箍棒形……不厌其烦地将一个个多彩的图形呈现在我的眼前,令我欢欣。”(陈雨谣《妈妈是首欢快的歌谣》)
“母亲不会写信,但她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叫大哥写……自己找人代写,而且一定要由她说一句写一句,惟怕说的话被‘贪污’了,爱心打了折扣。”(唐学丰《母亲的信》)
看!吃剩饭剩菜的母亲,传递的是爱;把菜叶切成各种形状的母亲,传递的是爱;找人代写信函,不能少写一字的母亲,传递的还是爱。
天底下最无私的爱,非母爱莫属。
无处不在的母爱,光芒四射。
“你做孩子多久,我就做妈妈多久!”(绣虎《因为有了我》)
多么自豪,像一颗露珠炫耀它明亮的眼睛;多么纯净,像一滴雨赶赴一棵干涸已久的青草的约会。
“这些年,母亲对我说的,有两句话最为难忘。一句是‘你要记住别人对你的好,不要记住别人对你的不好。’另一句是‘老实人终归不吃亏。’”(吴勉仁《母爱无私》)
如此朴素的处世哲学,如此深入浅出的谆谆教诲。这些话,我相信母亲们都对她的孩子说起过,母亲们身体力行,她们做到了。子女们呢,有的做到了,有得没有做到。今天重温这两句话,每一个人心头的滋味一定或酸或甜,或苦或辣。
“你是上帝派来与我争执的人,也是上帝派来爱我的人”(王婧文《你是上帝派来与我争执的人》)
子女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甜蜜与幸福,其间包含着母亲多少操劳多少辛酸,母亲又是多么乐此不疲。
母爱就是被这些看似悖论的争吵越磨越亮。
关于母亲,有说不完的话题,关于母爱,从前是、现在是、今后仍是我们每个人心头不灭的阳光。
感谢《寸草心语》,让我在短时间内,集中品鉴了一百三十道母亲亲手烹制的精美大菜,大块朵颐的同时,我心里猛然一惊,一个多月没去如东乡下看望年迈的母亲了,时值盛夏,暑气逼人,我必须马上打个电话回去向她老人家问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