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知名晚报都市报赣南苏区行散记
(2012-08-03 21:31:40)
标签:
红色记忆赣南之行名记者编辑走基层改作风转文风 |
穿行在那片红色的土地上
——全国知名晚报都市报赣南苏区行散记
赣南的山是青的,水是绿的,土是红的,天是蓝的。走在这片明快而鲜艳的大地上,如同漫步在山水丹青之中,穿行在红色记忆里。
三年前,我随“全国十大开国将军县探访之旅”采访团穿越过赣州,今天,又随“全国知名晚报、都市报名编辑名记者赣南苏区行”采访团踏上这块土地,此时,恰逢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整整一个月。三年前那留在红色土地上朝圣的足迹依然那么清晰、深刻,三年后重新踏访这块神奇的土地又有新的感受。
三年前探访之旅的第一站是兴国,三年后的苏区行第一站依然是兴国。兴国是全国著名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烈士县、将军县,这片英雄的土地,每一寸土壤,都曾浸染过革命烈士的鲜血,每一座山头,都曾是埋葬敌人的战场,在长征路上,几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兴国将士倒下。如今,刀光剑影已经黯淡,鼓角铮鸣已经远去,但在兴国人的耳畔,新的号角正在已经吹响,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让兴国人民精神更加振奋,士气更加旺盛。在这3000多平方公里的山乡之间,吹拂着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三送工程”的和煦之风。在人群里,我又看到曾经向我们叙述红色记忆的县委宣传部凌传昌副部长;在将军馆,又听到本家讲解员小黄感情真挚的声音;在去长冈村的途中,又听到93高龄的老红军钟发镇依然精神矍铄的消息……同时,我也意外地获知,兴国籍中共党员邱会培1926年4月在南通创办独立党支部,他那来自山歌之乡富有韵味的声音曾在无数江海儿女心内激起汹涌波涛。江海大地的红色之旅,是从共和国摇篮边一路走来。
瑞金,红色记忆里最为深刻的一页。红色故都,苏区党中央所在地,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毛泽东思想、党的群众路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八一建军节”的发源地和形成地,全国苏区的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叶坪、沙洲坝、红井……一个个儿时就耳熟能详的名字,成为恒久以来最为向往的地方。当年,中央红军从这里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之路;而今,瑞金人承继红军的光荣传统,又开始了振兴苏区的新的长征之路。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典型的“红色村”,
119户人家中,烈属就有42户。然而,这个流传着“17棵红军树”故事的“红色村’,也是出了名的“贫穷村”,那依山而建的高低错落、东倒西歪的土坯房,呈现了老区群众的生活状态,着实让人心酸。苏区人民为共和国奉献了滚烫的鲜血,如今却依然在贫困中挣扎,目睹这一切,于心何安哪!但是,华屋人并没有被困难压倒,不等不靠不要,以顽强的坚忍力改变着这里的山山水水。面对那些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土坯房,当地干部心怀愧疚:老区群众若不能实实在在地富起来,对不起牺牲的烈士们!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用3年时间,帮助瑞金农民将61600多户土坯房改建成砖混结构的新房,这样的喜讯让华屋农民看到红红火火的未来。
赣州西部有个县叫上犹县,县内有条江叫上犹江,北宋文豪苏东坡曾在江上泛舟,留下“长河流水碧潺潺,一百湾兮少一湾。造化自知太元巧,不留足数与人看”的千古绝唱。上犹县是国家罗霄山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县,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在这里兴建了7个大中型水电站,淹没了大片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山林,三分之二的人口成为库区移民,其中不少人在库区水面上搭建木棚栖身,过着以船为家、捕鱼度日的“水上漂”生活。今年4月,国家联合调研组深入上犹县实地调研,坐车、乘船、步行、登山,亲眼目睹了“水上漂”人家艰难的生活现状,发出“库区群众的日子过得真不容易”的感慨。我的同事王广祥提出深入上犹江水库“水上漂”人家体验生活,在水岩乡太乙村水库,他登上一位黄姓渔民的水上木棚,与黄家一家子交朋友、促膝交谈,了解水上人家的生产、生活和子女教育情况。白天,吃着清水煮鱼;夜晚,跳进湖里洗冷水澡;入夜,睡在鱼排上,浑身被蚊子叮得一个个红痘痘。“水上漂”的生活让王广祥唏嘘不已,更加深切地理解了库区群众定居岸上的迫切心愿。
赣州是客家人的“蓄水池”,历史上,自秦代以来发生的历次重大战乱,都有中原先民南迁到赣南的大山深处,形成独特的客家风俗和客家文化。龙南县就是一个客家人集中居住的山乡。客家围屋,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东方的古罗马城堡,世界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观,在龙南有着完全彻底的呈现,目前,龙南正与周边的安远、定南、全南四县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在龙南县关西新围、栗园围屋,包括后来在赣县参观的客家文化博物馆里,近距离感受到客家人的风情风貌,对客家文化有了新的了解。从客家人身上,我看到那种坚韧顽强的不屈精神,看到那种善于抱团的协作精神,由此,我理解到,在共和国1614名开国将军里,赣州何以能产生134位;在全国有名有姓的烈士中,赣州何以能达到10.8万余人,几乎占了江西省革命烈士的一半。这正是客家人从军尚武。吃苦耐劳、爱国爱乡传统的体现。这种传统,在践行国务院若干意见中将有更加鲜明的体现。
赣州,这座从宋词里一路走来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位在历史的光影里轻歌曼舞的婉约诗人,这本飘逸着宋代雕栏画栋情韵的线装书卷,正叙说和书写着客家人跃马扬戈转战疆场的新传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