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挑苦难,一头挑希望

标签:
齐云山女挑山工汪美云传统妇女杂谈 |
安徽休宁县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风景秀美,道教气氛浓郁。每每回忆在齐云山游览的日子,脑子里浮现的不是那翻涌的云海和葱笼的山色,而是一个憔悴的妇女脸庞,是她,让我切身感受到中国妇女历经磨难和坚忍不拔的性格。
那天,我们在齐云山象鼻崖和摩崖石刻前盘桓,陶醉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中。起初,我并没有在意她。她站在崖下,一手拄扁担,一手叉腰,似乎在小憩,脚下歇着一副挑担,担子一头是煤气罐,一头是矿泉水。游人从她身边经过,谁都没打量她一眼。当她重新挑起担子,打我身边擦过的一刹那,我忽然心里一动:挑山夫见过不少,在华山时,当游客主动那些年老挑山夫让道时,我曾感动地潸然下泪,但女挑山夫却是第一次见到,莫非该女子有故事?
http://s5/middle/5e3e4931n934b33e7a614&690&690
女挑山夫名叫汪美云,住在山下岩脚村,在齐云山高低起伏、跌宕回旋的山道上已经当挑夫10多个年头了。她也曾有一个安宁的家庭,因为大孩子天生白化病,所以生了二胎,结果是双胞兄妹。不料,双胞胎生下不久,丈夫在一次劳动中意外身亡。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几亩薄地又养不活一家四口,出外打工又割舍不下三个孩子,怎么办?汪美云一咬牙,加入了挑山行列,这种最累最苦、强壮汉子所从事的行当,成为齐云山第一个女挑山工。她一头挑起苦难,一头挑起希望,要用双肩挑起孩子的未来。
每天,天刚蒙蒙亮,汪美云挑起六七十公斤的货物,沿着蜿蜒的山路艰难攀登,五公里山路要走两个小时,往返两趟,收入20元,用这钱供两个孩子学习之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齐云山女挑山工”顽强地挑着贫困家庭的重担,不仅赢得山里人的同情,更赢得人们的敬重。
现在,三个孩子中,患白化病的大儿子已经初中毕业,在省城学习盲人按摩,可以自食其力了;一双孪生兄妹也已经初中毕业,跨入了高中校门,正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着母亲的期望。每天晚上,回到家里的汪美云抚着红肿的双肩,望着灯下专心做作业的儿女,欣慰地舒口气,笑了……
http://s7/middle/5e3e4931n75211eaea0b6&69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