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掬一捧红河水研墨(四)

(2009-12-08 23:42:12)
标签:

云南

红河

采风

游记

我走进古老的村寨

畅饮浓烈的米酒

合着思念的歌声

醉在铺满月光的地方

       红河是歌的山乡、舞的海洋,你走到哪里,歌舞就陪伴你到哪里。无论是在蒙自大会堂观赏州歌舞团的《我家红河》民族歌舞演出,在石屏老州衙听原汁原味的海菜腔民乐,在异龙湖上泛舟喝杨梅酒对情歌,在建水金临安茶苑品茗听民间小调,还是在《祝酒歌》里一仰脖子浮一大白,歌舞之乡的热情奔放让你血脉贲张。这种热情和奔放,时时刻刻拨动我的心弦,牵引我走进深山,走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的故乡——弥勒县西三镇可邑村。

    薄暮低低笼罩山峦,大巴车在山道上左盘右旋、上下跳动,虽然,月亮还没有出山,篝火还没燃起,大三弦、竹笛、木叶还没奏响,大巴车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跳月”,让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领略大山的豪放爽朗。

    蓦然,大巴车戛然停止,一抬头,可邑村的烽火台已在眼前。

    这个山寨很古老很古老,350年来,阿细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精心呵护着彝族一支支系种群的根脉,把这里视作阿细人的吉祥之地。于是,山寨便有了阿细语“吉祥之地”含义的名字:可邑。

    猛然间,从烽火台上传来号角声,声音在山谷回响,化作沉雷般的低鸣。寨楼之上威风凛凛地站着一位文身钤面、手执偃月刀的武士,寨门中央点燃一堆火塘,来人必须跨过火塘,除却秽气,方能进寨。从手持武器的武士甬道间通过,前面就是歌舞、器乐、美酒相迎的热情场面。虽然知道,这套仪式已经带有旅游观赏的味儿,但却告诉了你,从远古传承下来的先兵后礼的规矩,完全出于生存的需要,它既让你感受到严阵以待的惊心动魄,又体会到阿细人对朋友的坦诚和真挚。

    寨子是原始的,彝乡是静谧的。挂在树上的橘子、晾在墙头的苞谷、画在墙上的图腾、收拾院子的寨民,还有安静地嚼着草料的黄牛,齐齐地亲切地打量着你这远道而来的客人。山那边,太阳正在下沉,火烧云透过芭蕉树肥大的叶子映了过来,给山寨披上金色的袍服。踏着夕阳的最后一道余晖,我跨进了可邑民族餐厅。

    捧上的是自制的土酒,摆放的是山寨的土菜,阿细姑娘、小伙子的《敬酒歌》热情洋溢。餐厅四周墙壁上,画满阿细人男耕女织、狩猎耕作、祭祀跳跃的场景,展示阿细人传统文化和社会进步。我急切地想领受“阿细跳月”的情景,早早地就蹲到跳月广场去守候。

    20年前,我就向往着亲历“阿细跳月”。那年,美国乐坛把“阿细跳月”乐曲列为最受欢迎的世界十大乐曲之一,于是,我知道了音乐的节拍除了二拍、三拍、四拍、八拍等以外,还有五拍。五拍子的运用在拍点的掌握上很困难,世界上只有“阿细跳月”音乐能把五分节拍运用得恰到好处。此刻,我把自己裹在广场一角的黑夜里,听虫鸣,听风吟,听山泉欢快地跳跃着奔下山。月亮爬上来了,又大又圆,在深蓝天幕的衬托下,格外皎洁。繁星闪烁,比我们在内地看到的多且亮。俯看远方,灯火点点,越发显出山寨静谧。你或许小时候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用针在纸上扎无数小孔,然后对准灯光照着看,灯光从小孔透过来,给你一种神秘的晕眩感。现在,你就这样把扎过孔的纸对着灯光看吧,这就是你眼前可邑村的夜晚。

    终于,一位阿细老人用钻木取火的方法点燃火把,火把又点燃跳月广场的篝火,霎时,大三弦、月琴、竹笛响了起来,阿细小伙儿弹奏器乐跳跃,姑娘们拍手拽腿跳跃,动作舒慢而含蓄,情感内敛而疏放,一进一退,起落有致,欢而不狂,喜而不乱,跳到高兴处,嘴里“哦!哦!哦”齐声欢呼。阿细人在与篝火共舞,在与明月共舞,明月高挂在天上,篝火幻化成太阳,日月精华,齐集在跳月广场,阿细人的生命热情与日月融合。

    原来这就是阿细跳月!火把节?篝火晚会?但,作为一个从葫芦里走出的民族,一个唯一祭火的民族,一个以龙虎为图腾的民族,他们在跳月中展现着源远流长的龙虎文化,那大山的性格,那龙虎的气魄,在跳月中淋漓尽致地呈现。因此,阿细跳月才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与浓郁厚重的生活气息。只是我的浅薄,还不能深刻感悟它的深邃内涵。

    我们这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客人按捺不住了。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几乎所有的人都跳下场地,围成一圈、两圈、三圈,手拉手,高叫着,欢笑着,融入跳月的行列。

    “我们阿细人可以没有酒喝,可以没有肉吃,但我们不能没有阿细跳月。”一位阿细姑娘凑近我的耳边这样说,说罢,又欢快地跳了开去。篝火照亮她的脸庞,一闪一闪,格外美丽。

    有酒,有歌,有舞,有篝火,有月亮,有阿细人。彝族山寨的夜晚,令人无法不陶醉。而我的心,早在篝火中融化了……

(段首诗句引用自红河州州委书记刘一平的诗作《走进红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