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年印度尼西亚游(一)

(2012-06-11 12:29:11)
标签:

印度尼西亚

婆罗摩火山

分类: 亚洲游记

    从印度尼西亚回来已经一周有多了。

 这次印尼游的创意始于前年我们共同的农友兼好朋友陈经纬是印尼归侨,忘了是在哪一次的喝茶时,他提出什么时候要带我们几个到印尼去自由行一趟,由他来当导游。记得当时我也没太在意,或是当做这只是他随便一说的客气话罢了。

 好像是在去年的什么时候,同学村夫又给我们提起这事,说是经纬说了,看看什么时候带你们去印尼走走.....记得我这次可是很在意了。

印尼对于我们来说,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谁都知道它位于赤道的两侧,令人想想都感到热。你说不了解它嘛,似乎也了解一些,巴厘岛、梭罗河、伊斯兰教....还有就是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反华;但要说是很了解吧,其实印尼在我们的心目中还是满神秘的,因为除了巴厘岛,我们这里好像还没有什么旅游团会到印尼其它哪个地方转悠,因此报纸上有关印尼风土人情的报道少之又少。

“好啊!”我说,没有什么旅游团去的地方,原生态一定保护得比较好,这正合我的旅游“口味”。但有的同学却说了:广州的夏天都够热的了,我们还要去更热的地方?!兴趣不大。于是这事又耽搁了下来。

一眨眼一年又过去了。今年3月吧,村夫又说了:经纬说想今年五、六月带你们去印尼走走喔。好家伙,这次村夫的话音才落,几位同学便兴高采烈异口同声的表示一定要参加了。

信息在Q群上迅速传递,“旅游团”的“雪球”也越滚越大,从五六个人直至14个人,从开始的华附发展到侨光、侨补以及兄弟、朋友,还有夫人。

这次的旅游对于我们来说,当甩手大掌柜准备好钱准备好行李就是了。而陈经纬可就忙乎透了,“经纬兄一向为人忠厚、对朋友热心,一切准备工作(诸如购买机票、预定旅行车辆和酒店、制作我们旅游横幅等等)都是他和他在印尼的姐姐通过越洋电话反复商议后进行的。此外,在香港的周冀石同学也很热心地帮助大家兑换货币、准备签证的美元。我们只需准备各自的行装而已。(摘自Yqn的游记)

就这样,6月18日我们的印尼之旅便正式开始了,历时16天。在这半个月的期间里“经纬动用了家族在印尼的几乎所有关系以及他的所有同学朋友,使得我们每到一处都有他家的亲人接应,陪同.....,可以想象人家整出了多大的响动。这里还要特别声明,经纬家在当地不是大富大贵那种,都是普通百姓,他姐姐70多岁了,还亲自陪我的朋友们爬上了高高的火山口,而且经纬自己过去竟然都从未上过,可见其家族待人之诚。试想,走亲戚式的旅游和随团例行公事的旅游怎可同日而语?更兼一行多是同学、农友双重身份者居多。有当地亲人陪着,哪儿好、哪儿有名上哪玩,什么好吃亲戚同学就给做什么吃,怎能不畅快淋漓!由此,冀石把“不可复制”、“深度风情”、“特别开心”、“善始善终”等平时吝惜使用更难得同时使用的词儿都一古脑儿地全用来形容这次的印尼行,这怎又能不是我们平生最难忘的一次旅行呢 ”(摘自村夫的博客)。另外,经纬远在新加坡的外甥还为我们在网上订好了“便靓正”的酒店,并飞过来为我们在巴厘岛跑前跑后的当导游。我还要特别的“鸣谢”同学村夫,他明知自己因家事无法参加这次旅行,却仍为我们的印尼游做了很多的工作,他真是我们的好同学!

写到这里,我不禁怀念起经纬的姐姐和姐夫。我要特别的谢谢经纬的大姐和姐夫,是大姐和姐夫在我们到达泗水的前一天晚上驱车7个多小时,赶到机场来接机,然后“在我们后来的十几天的行程中。无论吃住行,斐姐细心而又周到的安排,耐心而又果断的引导、带领,不但是陈经纬也是我们三生修来的福气。此次能够圆满、顺利完成我们的印尼之行,斐姐姐夫功不可没。”摘自Yqn的游记)

我自认不是一个眼窝子浅的人,然而在即将离开印尼回广州在机场与大姐和姐夫告别时,眼睛还是情不自禁的湿润了,在短短的16天里,我不知不觉的早已经将大姐和姐夫看做是自己的亲人了。

在这里,我要向远在印尼银丁的大姐和姐夫再道一声:谢谢大姐谢谢姐夫!

回来后,有朋友曾经问过我:陈经纬夫妇和他的姐姐姐夫这么热情的招呼我们,尤其是原本才三五人,后来却是发展到十几人的,这个辛苦与麻烦工作量的递增他们不会不知道。但他们却是那么热情的不断“召集”,直至将车子坐满。他们到底图什么呢?

我相信在现时的中国,想不明白这个问题的人不在少数。

我想,这大概就是人间最淳朴的浓浓的亲情和友情啦,中国现在往往所缺少的就是这个!

 

"5.186.02印尼16日爪哇岛和巴厘岛风情文化民俗旅游结束。国泰航机下午两点返抵香港。这次路线各点:泗水,玛朗,巴杜,日惹,婆罗浮图,沙拉地卡,芒果城,婆罗摩火山,银丁,德帮渡口,登巴沙,别沙奇印度庙,MC海滩,而后返泗水回港。"(摘自同学Zjs的第一篇印尼游微博)

这几天,快手的同学们已经写出多篇游记了,我却还千头万绪的不知如何下笔,这16天里,我们经历的是在是太多了.....

下面,我将简单的上一些这次旅行游记和PP,而照片则有自己拍的,也有同学们拍的  

 

                                      婆罗摩活火山

 印度尼西亚作为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素有千岛之国的美誉,荷兰著名作家穆尔达杜里曾将它们比喻为镶嵌在赤道上的一串翡翠。不仅如此,由于印尼地处太平洋火环(即太平洋盆地,由火山和海底断层组成的弧形板块),地质变化剧烈,亦被称为火山天国。印尼拥有超过4500座奥秘诡谲的火山,世界著名的十大活火山,印尼便占去了三座。这些火山景观在印尼政府妥善规划之下,或成为保护区,或成为国家公园,完好地保留了境内丰富的地貌和自然环境原有的气魄。其中最美丽的,莫过于婆罗摩火山。婆罗摩火山卧东爪哇省会泗水东南,相距大约150公里,山高2393(7641英尺),位于婆罗摩-腾格尔-斯摩鲁山区国家公园内,是登格尔山上3座活火山之一。它是当地腾格尔部族神圣之地,也是印尼最神秘、最有活力的一座火山。

游客要观赏日出美景,必须在繁星点点、夜雾仍浓的凌晨三时,摸黑向婆罗摩火山的天顶进发,轰隆隆的越野吉普车划破原本寂静的夜空。

 

我们是在前一天的晚上从沙拉迪卡赶到芒果城的,凌晨2点便开始上山了。而真正意义上的上山其实是始于换乘吉普车之后。记得当时的海拔还不算很高,但已经很有点凉飕飕的感觉了。我们纷纷从背包中翻出羽绒服,没带厚衣服的则可在此处租借大衣。我听见大姐在叫大伙要穿够衣服的声音,她说,往上还有一千多米啊。

吉普车开动了,没跑多远道路便开始变脸了,在这盘旋往上相信只能容得下一辆小吉普通过的黑咕隆咚的山路上,有的铺满了尖利的石块,有的坡度起码45度以上,而身旁则是黑乎乎的相信掉下去就“渣”都捡不回来的万丈深渊。我两手死死爪抓住吉普车前座的靠背,在大幅的度颠簸晃动的车子里圆瞪双眼,看着车前灯照射下那令人心惊肉跳的平生从未经历过的惊险,心脏狂跳不已。(回来竟然听说,周三哥在上山的路上居然靠在司机的身上眯了一觉,不禁佩服得说不出任何话)
   惊险不知持续了多久,真主保佑,终于,山顶到了。

此时到达山顶的游客已经很不少了,黑压压的一片。但大多数人由于没带手电,所以即使是近在咫尺的观景台他们也摸不着,上不去。

我与LL一马当先,借着我们走惯夜路的一双好眼睛和我那那环保手电微弱的亮光,一下子就顺利登上了(海拔2700米)观景台。这时的观景台上静悄悄的没几个人,倒是观景台栏杆外面的窄小的空地上坐满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上来的游客,有人还裹着睡袋,没准昨晚就上来了。

这时的大地还一片黑暗,火山到底在哪个方向呢?急于抢占有利地形的我借着星光左摸右看的。相信栏杆外面游客面对就是拍摄的最佳位置,依稀中,我又看到观景台正前方的一个水泥墩子上面有一“张”图,打开手电,可见上面画着我曾在网上看到过的婆罗摩火山。没错,就是这里了。

天边渐渐发亮了,有游客深一脚浅一脚的上来了,我们赶紧走到最佳位置的栏杆旁,一人一根柱子的“占领”了一条栏杆,然后开始呼喊我们的同伴。

很快,大批的游客涌上来了,我们攀在冰冷的铁栏杆上,把脖子都扭酸了却还不见我们的人。

涌上来的人们并没有来与我们争夺阵地,他们呼啦的一下子倒是把东边的栏杆都趴满了,看着东方渐渐发红的天际,虽说我的心里仍有很多的疑惑,却在LL的一声召唤之下,一下子糊里糊涂的放弃了正确的大方向.....

我们迅速的挤进了东边的人堆里,并且还攀上了栏杆。我左右腿轮流变换着姿势,看着黑夜在慢慢的退去,东边的天空在逐渐变幻得象仙境般美丽,

灿烂的朝霞在一点一点的渲染着天际。

http://s5/middle/5e3bc49cg79cdc7992cf4&690

 http://s10/middle/5e3bc49cgc219558890c9&690      婆罗摩火山最富魅力的景色是日出之时。本图从网上下载)

            这个时候,我突然听到Yqn从东南边发出的喊声,她说:老范快过来啊,火山在这边啊!我赶紧努力踮高脚尖伸长脖子往她那边一看,可不是吗,看来我真的站错队了。

  我赶紧从挤在我左右的游客中间溜了下来向南面挤过去(所以我就没能拍到日出了),可南面的栏杆上早已趴满了人,哪还有半点的缝隙可钻啊。大概看到我扛着部单反貌似专业,Yqn指着不远处的Yms说,他的位置最好,让他下来一下你上去拍两张。

好主意!我连求带哄的将Yms骗了下来,随即便将自己使劲塞了上去。我往下一看,哇!美啊.....。

http://s11/middle/5e3bc49cgc209d40aa25a&690

我使劲的按动着快门,任凭Yms在下面再怎么喊叫也充耳不闻.....。

晨曦中,由观景台往前眺望,视线所及,前后四座火山在云海缭绕里渐渐露出了容颜,恰成最完美的组合:左边是拥有巨大火山口的婆罗摩火山,兀自吐着硫磺白烟;右前方是呈椎形的巴托克火山(Batok,海拔2440米);婆罗摩火山的正后方是平静的库尔西火山(Kursi,海拔2581米),这三座火山同属腾格尔火山。视线再往远拉,高耸的塞美鲁火(Semeru,海拔3676米)间歇性地喷出浓浓的火山灰,如雾如岚。人们说,这每隔15分钟的喷发,是地球最动听最美丽的呼吸。

http://s7/middle/5e3bc49cg79d132dc3366&690                           (网上下载)
    如梦初醒的人们都向这边涌过来了,可哪里还有他们站的地方啊,连缝都没有一条了。

http://s7/middle/5e3bc49cgc21f10ebb0c6&690                          (摄影:Ling)

 一切就像打仗一样紧张。这头才拍得起劲,那边就听见大姐在喊着说要撤了,否则就赶不上趟了。我们不敢“恋战”,赶紧相互招呼着,向我们来时乘坐的吉普车跑去。

http://s15/middle/5e3bc49cgc22b394bed8e&690    路旁有精明的山民在摆卖烤玉米等食物给早起的游客做早餐

http://s8/middle/5e3bc49cgc21f215de1f7&690

这就是我们上下山的四驱吉普车了,车模乃Yjl小姐也。(摄影:yms)

凌晨的婆罗摩火山,清寒袭人,可以想见,在地跨赤道的热带国家穿上久违的羽绒服、裹上厚厚的帽子围巾,也确是一份令人兴奋的别样经历。

      吉普车再次向前,穿过一片由腾格尔火山爆发而形成的沙海,我们来到婆罗摩火山脚下。尚未下车,一群马夫聚拢车前。

      据说这里的马儿都非常驯良,具有阿拉伯血统,每一匹马都有自己的主人,专门靠接送观光客上下火山口营生。       http://s5/middle/5e3bc49cgc209dd14a994&690     这张照片的作者已无从寻觅,或是我们的“团友”,也可能是众马夫当中的一位?这些个马夫们天天在这里营生兼为游客拍留念照,早已成为摄影高手了。

    选好马匹,爬上马背,马夫便在前面拉着缰绳,一步深一步浅,艰难地在砂砾与岩浆凝固而成的凹凸不平的沙漠里跋涉,向正在冒着白烟的婆罗摩火山口走去。

http://s8/middle/5e3bc49cg79d104e0d627&690

http://s2/middle/5e3bc49cgc22a2bfeeb31&690             看看那些沟沟坎坎吧,每一个都能惊得我出一身冷汗
    谁晓得这一路竟比坐吉普车上下山更要惊险出不知多少倍!首先坐在马背上的第一感觉是“无依无靠”。于是赶紧按照骑马的要领:两脚蹬紧马镫,两腿夹紧马肚子,两手紧拽缰绳,尽量全身放松,挺直腰板,眼睛向前看。好不容易能随着马儿前进的节奏和起伏渐入佳境,却被一个突然出现的火山灰堆的小陡坡,弄得我差点一头载到火山灰里去了!好在早起时吃了丹参滴丸,否则心脏肯定出事。

      要上火山了,山路凹凸越发不平且坡度很陡,我更是紧张无比。上上下下的马匹将厚厚的火山灰扬得铺天盖地,令人窒息。我早已准备好的口罩就挂在胸前,可老命要紧啊,我都嫌抓住缰绳的手不够用了,哪还能腾出多余的来戴口罩啊。尘肺总比摔断骨头好吧 ....

          越靠近火山口,硫磺的味道越浓。低头看看身下的马儿,它也累得直喘粗气,终于,在攀登婆罗摩火上顶峰的最后247级台阶前马儿停下了脚步。

         我的恐惧终于暂告一段落。

http://s8/middle/5e3bc49cgc22a37ef99c7&690                                                人们徒步向石级走去

http://s16/middle/5e3bc49cgc2201b4af6ff&690             
http://s2/middle/5e3bc49cgc2201cb16d81&690           待大伙都到齐了,我们便在火山腰一块较为平坦的坡上拍照留念。
           然后才踏上了登247石级的艰苦历程。虽说石级上积满了火山灰挤满了上上下下的游客,但我个人觉得比骑马要安全多了 ..... 。
http://s3/middle/5e3bc49cgc220458d3922&690       我们呼哧呼哧的往上爬,很快就到达火山的顶部了,看来各位的体力还行。(摄影:yms)

 

http://s15/middle/5e3bc49cgc22a433f23de&690    从山上往下看去,远处的蓝天山峦、近处的云层沙海马队,像一幅画。这幅画的情景似乎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唯独似乎就是与赤道与印度尼西亚对不上号....
http://s1/middle/5e3bc49cgc22a4fc21f10&690

            火山的边缘窄小而土质松散(右边就是火山口了)

http://s1/middle/5e3bc49cg79d106ee8c70&690

      婆罗摩火山口直径10公里,边沿为直立的石壁,高350米。火山烟乘着风势,发出轰轰的巨响,争先恐后从地底奔涌而出,喷出浓浓的白烟,只见在壮阔的巨碗底部,有一个黝黑的洞口,空中随风而舞的硫磺烟柱从这里生长、蔓延

      是的,它依然活着,只是暂时睡着了。

http://s4/middle/5e3bc49cgc22a894c2343&690     站在窄窄的火山沿上给同学照相,其实心里很紧张。这就是刚才我们在观景台上看到的那座冒着烟的火山了。
http://s4/middle/5e3bc49cgc22a949b93f3&690                      姐俩不要命了!!!(摄影:yms)
http://s16/middle/5e3bc49cgc22a9b66079f&690

                                           (摄影:yms)

     如同世界各地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地形景观总是充斥着不少神鬼传奇,终年硫烟不断的婆罗摩火山也不例外。关于婆罗摩火山的由来,世居在此的腾格尔族人始终流传着一段传说。不管故事是浪漫,是惊悚,难免牵强附会,这都是来自于人类无法征服大自然所产生的敬畏心理。婆罗摩火山,一直以来是庇佑一方的火山神,山脚下的一座小小的印度庙日复一日地诉说着这个传奇的故事。

        有当地人在向游客兜售鲜花,据说将花儿扔进火山口可以祈求火山神灵的平安保佑和庆祝丰收。

      又要往回走了,我们骑上各自的马儿,向沙海远处的汽车阵列走去,这对于我来说,又是一段的惊心动魄。

      上几幅同学朋友骑在马背上英姿飒爽的照片,可惜摄影者是有的谁我还没搞清楚,反正不是我拍的:

http://s4/middle/5e3bc49cgc22ab327ece3&690

                                   经纬大哥(左)摄影:yms)

http://s7/middle/5e3bc49cgc22e7b523326&690

                                      汝兰姐姐摄影:yms)http://s7/middle/5e3bc49cgc22ea5877526&690                                            我们的大姐摄影:?)
http://s4/middle/5e3bc49cgc22ea9423173&690                                             摄影:yms)

http://s5/middle/5e3bc49cgc22ab6218d24&690

                                         摄影:yms)

http://s16/middle/5e3bc49cgc22ab7fbe36f&690                                         摄影:yms)
http://s10/middle/5e3bc49cgc209de36d709&690    这张也是,只知道它出自Cqn同学的相机。谢谢摄影者,总算给我留下了一张卯足了劲才坐上了马背的照片。
http://s14/middle/5e3bc49cgc22abd460c3d&690                            (摄影:Cqn)

     车子从另外一条山路下山,经历过上山和骑马的艰辛和恐惧,这个时候的我似乎放松多了。

     随着海拔的降低和太阳的照射,四周的气温正在急剧上升。放眼向车窗外看去,黑黢黢的火山灰土上面,是一片片的梯田,绿油油的农作物在太阳的照射下正茁壮成长着。

     再见了婆罗摩!

                        (文中未注明之黑体字部分内容,均从网上下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