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华南理工大学那些漂亮的老建筑(之一)

(2011-04-21 17:44:08)
标签:

华南理工大学

老建筑

分类: 我爱我家华农华工大

    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学院(今华南农业大学)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当年中山大学的所在地。而创办于民国13年(1924)的中山大学原名叫广东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迁往康乐园,华工、华农则仍留在石牌原中大校址。

    中山大学系孙中山亲手创办,在中国教育史、思想文化史和科学技术史上都有重要地位,而1931~1937年间,按照孙中山生前所嘱,在其石牌校园规划建设的建筑群,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亦有特殊的地位。其建筑不仅规模宏大、气势非凡,而且造型优美,装饰繁复,中西合璧,主体造型以中式为主,细部处理常借用西式手法,巧妙自然。这些规模庞大、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大型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中山大学在石牌历时18年,主要建筑有校门牌坊和位于今华南理工大学的体育馆、文学院、工学院、法学院、建筑学院,今华南农业大学的农学院、生物学院,以及其他附属建筑。
    2002年7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山大学石牌旧址建筑群为文物保护单位。

http://s10/middle/5e3bc49cga16aa414e1b9&690                                     这是华南理工大学正门。

    华南理工大学过去与华南农业大学是连在一起的,五六十年代,我所就读的附属幼儿园与附属小学也叫做“华南工农学院附属幼儿园”和“华南工农学院附属小学”。在华工大筑墙防“从华农大那边过来的偷车(自行车)小贼”之前,我们两个学院一直都互通有无,就像一家人一样,小时候的我们就是在这两个学院跑来奔去的疯玩中长大。(不过,当然了,还是我们华农大比较好玩…呵呵。)

    所以,华工大的这些老建筑,也是我们常来的地方。

    只是,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在一天天的变老,而这些老建筑还是那么的光彩照人!

    好了,现在就让我们走近华工大的那些老建筑,一睹它们的风采吧。

http://s13/middle/5e3bc49cga16aa8402d4c&690
http://s15/middle/5e3bc49cga16aa95288ae&690

 

http://s8/middle/5e3bc49cg768aabbd9837&690

                                         体育馆

http://s13/middle/5e3bc49cg768aac342b1c&690

http://s9/middle/5e3bc49cga16abddb9c28&690

http://s15/middle/5e3bc49cga16abfb050ae&690
            体育馆位于华南理工大学中山东路,始建于民国25年(1936)6月30日。
  该建筑坐北朝南,是一栋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由主楼加两边的衬楼组成,通宽57.6米,通深64米。占地面积3686.4平方米。右侧是华南理工大学游泳池,风景优美,视野开阔。
  该建筑现已改作电影院使用,内容结构和外部都有些改动,但外部改动较小,基本保持原建筑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建筑风格上最大的特征就是中西合璧,融汇古今,为近现代建筑中的一大杰作。从细部特征来看,二楼的仿木斗拱制作比较精美,上面的彩绘和整体也比较协调,楼上4根柱子的柱顶装饰比较精美,门和窗下的须弥座是都很典型,雕刻比较精细。

http://s11/middle/5e3bc49cg768aad0fca8a&690   主楼为回柱三门二层牌坊式结构,下层门楼有3个拱形门,宽为4.2米,旁有彩带纹饰。门下为典型的须弥座,高约1.25米,中间束腰部分有浅浮雕花纹,上枭和下枭部分有宽莲花状高浮雕。大厅的大门中间亦是拱形,四扇对开,门板上半部分为雕花的风窗。大门两边的墙上是窗,窗台以下亦是须弥座,上方的形状亦为拱形,窗台距地面约1.1米,绕窗一圈还有高浮雕的花纹,现窗架用金属,镶有玻璃。廊顶有彩色壁画,颜色鲜艳,黄底绿边。大厅内左右两边各有一楼梯可以通向二楼。

http://s15/middle/5e3bc49cga16ac46fb44e&690    中座门左边有一块连州青石,上刻:“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体育馆奠基于此,校长邹鲁书”
  3个门楼上的二楼各有1个飘台,飘台顶为绿色琉璃瓦和如意形滴水,檐下有双重的桁饰,下面有装饰性的斗拱、檐档和檐柱,此类斗拱为用水泥材料做成的仿木斗拱,有彩绘。檐下的彩绘图案主色调为红和蓝,符合当时的风格。飘台前面有古式栏杆。二楼正中门额上刻有“体育馆”三字,四柱顶上均有1米高、有云状纹饰的顶座,顶上各有直径约10厘米,高约2米的柱形装饰,顶端为莲花瓣状雕饰。
  两边的衬楼为红砖所砌,有4个窗,硬山顶,绿色琉璃瓦和滴水,滴水的形制也是如意形。整座建筑看起来富丽堂皇,气势恢弘,中西合璧,融汇古今,极具特色。

http://s15/middle/5e3bc49cga16ac6cfc33e&690

http://s5/middle/5e3bc49cga16ac7fbd884&690
http://s9/middle/5e3bc49cga16ac9015bd8&690                            体育馆的背面,现在是电影院的入口处。

    本想从正门进去拍几张PP,可却因门口的保安瞪着一双警惕的眼睛叫我离开而作罢,他还老在我的镜头前晃来晃去的影响我取景,搞得我没法好好拍。

    我真想请他别用这样的眼神盯着我,我还想告诉他,我人生的第一场电影就是在这里看的。而那个时候,别说他还不知道在哪里,就是他老爸也还没来到这个世界呢…


                                  
   文学院楼

http://s13/middle/5e3bc49cga16ae8d651dc&690    文学院楼现为华南理工大学泰山路5号楼。始建于民国23年(1934)10月19日,1935年竣工,由全省党政军各机关人员按薪捐助建造。


http://s7/middle/5e3bc49cga16adde8ebd6&690    楼坐北朝南,为红墙绿瓦中西合璧宫殿式建筑。由中座和衬楼构成。呈凹字形。中座高3层,衬楼高2层,红砖墙,花岗石石脚。绿色琉璃正脊两边有一大三小凤凰脊饰。庑殿顶,四飞脊中间有一大三小凤凰,顶端有一只大凤凰,下端为蛇形龙。脊未端有凤凰瑞兽脊饰。大门口有4条西式纺锤形巨柱,托住上方长方形阳台。既富丽堂皇,又具欧陆风情。

http://s6/middle/5e3bc49cga16aeb3fd3a5&690

http://s16/middle/5e3bc49cga16aec1cb57f&690

http://s1/middle/5e3bc49cga16aecb73e00&690

http://s11/middle/5e3bc49cge4e2d4ffa89a&690

http://s4/middle/5e3bc49cga16aef270493&690
大门左侧大理石碑刻:

http://s13/middle/5e3bc49cga16af237fcac&690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奠基于此。董事胡汉民、肖佛成、邓泽如、林云陔、陈济棠、许崇清、林翼中、区芳浦、邹鲁立石。校长邹鲁书石”

                                        法学院楼

http://s4/middle/5e3bc49cga16af91e52f3&690

http://s13/middle/5e3bc49cga16b002a934c&690    法学院楼现为华南理工大学西山东路12号楼。始建于民国22年(1933)10月10日,1935年竣工,由海外同胞捐资建造。

http://s13/middle/5e3bc49cga16b0b4c248c&690    该楼现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大楼,坐北朝南(方向165度),由中间的主楼和两边的衬楼组成,通面阔为85.7米,通进深为36.8米,占地面积3153.8平方米。门前台阶左右各有一棵树,前为一广场,广场中央为日晷台,周围有草地、树木。
  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红墙绿瓦的宫殿式建筑。中间的主楼有3层,屋顶为庑殿顶,二重檐,绿色琉璃正脊,两端的大吻为龙头,口含正脊。绿色琉璃瓦当和如意形滴水。4条垂脊中间有龙首,下端有走兽五件,分别为马、狗、狮、鹏和麟,最末端为仙人骑凤。第二层上有一重绿色琉璃瓦檐,红墙中突现10根巨型红色檐柱,非常雄伟。中有汉白玉石额,上刻“法学院”。楼前面有8级台阶,两边有垂带栏杆,栏杆的望柱上四周有浮雕花纹。最下面一根望柱下侧有抱鼓石,上面有浅地浮雕纹饰。台阶上去是一个比较窄小的月台,无特别之处。两边的衬楼屋顶为歇山顶,脊饰和瓦面与中间主楼相同。
http://s12/middle/5e3bc49cg768ab4cf749b&690

http://s1/middle/5e3bc49cga16b10fad660&690

http://s11/middle/5e3bc49cga16b11a29c6a&690

http://s8/middle/5e3bc49cga16b1355cd37&690

http://s6/middle/5e3bc49cga16b13b057b5&690
    台阶右边墙壁上嵌一石碑,上刻:

http://s13/middle/5e3bc49cga16b184e616c&690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奠基于此,董事胡汉民、肖佛成、邓泽如、陈济棠、许崇清、林翼中、区芳蒲、邹鲁立石,校长邹鲁书石。”

                                             日晷台

http://s3/middle/5e3bc49cga16b1e781862&690   日晷台位于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前面,始建于民国25年(1936)11月12日。现台基完好,日晷为近年重建。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日晷台坐北朝南(方向180度),基座是近似圆形的花岗岩3层石台,长约15米,宽约15米。占地面积225平方米。位于广场中央,后面为法学院楼。
  周围是花岗石古式栏杆,四面有曲径台阶拾级而上,两侧有垂带栏杆,最下面一根望柱下侧有抱鼓石,栏杆的望柱、栏板以及抱鼓石上都有雕刻的祥云、寿桃等纹饰。日晷台高约1米,是4层圆鼓形建筑,上面饰以蓝、红、黄为主色调的宫廷彩绘。日晷为黄铜造的等边八角形平面体,上面有刻度,有一条约1米长的近似三角形的铜晷针。针影随太阳运转而移动,刻度盘上的不同位置表示不同时刻。
http://s7/middle/5e3bc49cga16b218a23c6&690
        拍这张PP时,将手表上所示的时间与日晷台上阴影边缘所遮处的刻度一对比,哗!准得很耶!

http://s5/middle/5e3bc49cga16b239871e4&690

http://s2/middle/5e3bc49cga16b24587791&690

http://s7/middle/5e3bc49cga16b25202eb6&690

http://s5/middle/5e3bc49cg768ab6ff74a4&690

http://s1/middle/5e3bc49cga16b275603d0&690

http://s16/middle/5e3bc49cga16b27d6fa2f&690

http://s14/middle/5e3bc49cga16b28384c6d&690
                                                           (文中粗黑体字部分内容均从网上下载)

 

                                                                                      (之一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