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早餐的古朴与现代变迁

标签:
北京早餐 |
老北京文化厚重、浓厚,老北京的早餐故事也是引人入胜,听听北京人餐桌上的故事,哪些已经过去,哪些还在那里,哪些已经加入进去,看看老北京的早餐,就是在感受老北京的文化,集合一些老北京的早餐,看看大家都是怎么说的
油条:
蒸汽水雾缭绕,环境热闹,炭火、油炸,加上人声鼎沸,这都是过往北京清晨小吃摊前的繁华气氛。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要想好好享受一顿老北京式的早餐,却变成几乎难以达到的事情。要不是对摊头那些过于廉价的食材充满怀疑,就是味道做得粗糙不堪,对于年轻人来说,那充满经典的传统味道似乎都变成了传说,有的更是似是而非的被曲解的变异物,让人觉得传统味道就是这样而兴致索然。
能享受一顿正经八百的老北京早餐真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种类不单丰富得令人目不暇接,味道也是热腾腾地让人感动。刚出炉热烘烘的烧饼;现炸的油条外焦里嫩,尤其在寒冷的冬天清晨;像小金鱼般在碗中飘逸的馄饨;还有味道充满个性的豆汁,热热的一碗搭配酥脆的焦圈、有滋味的咸菜;以及各种花样的历史上号称从宫廷流入民间的糕点……如果把每一样都取小份放到桌上,估计立刻就成为一桌个人的早餐宴席,更有旧时大户人家吃早餐又讲究又豪华的感觉。
这就是京味儿
更多地体现在如何将“面”与“淀粉”做出更多的层次变化。
简单的面演绎出各自的质感和个性,而馅以及配料等反而是其次的配角,尽管看似少了些花哨,可功夫
般的黏稠质感更是令尝过的人上瘾不已,喝下一小碗,全身都能暖和起来。
这或许只有北京人才能理解的味道会被人认为是一种情结,可一旦习惯后就终生不能无此味,北京早餐亦然,看似样子平凡,可味道永远那么实在。
豆汁配焦圈
北京早餐新曲
看看现代北京人的早餐里都有什么?少了些油腻,多了点健康,不忘老文化,吃出新健康
牛奶+土司+水果+蔬菜+ 波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