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雪时晴帖》书法赏析

(2015-10-04 10:34:43)
标签:

娱乐

文化

分类: 学术

 

《快雪时晴帖》书法赏析

 

《快雪时晴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是一封向朋友问候的书札。

http://s6/mw690/001IZvGXgy6VVZct4MJd5&690


王羲之(321-379年)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琅琊临沂人。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绍兴)。“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早年学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一变汉魏以来质朴书风,独创妍美流便之新体。王羲之的正书、行书为古今之冠,人赞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为历代学书法者所崇尚,达到书法艺术巅峰,被奉为“书圣”。

原文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译文

王羲之拜上:刚才下了一阵雪,现在天气转晴,甚妙。想必你可安好。事没办妥,心里郁结,不详说。王羲之拜上,山阴张侯启。

风格

《快雪时晴帖》笔法雍容古雅,圆浑妍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乃传世之作珍稀之品。

题跋

清乾隆帝把此帖和王献之《中秋贴》、王珣《伯远贴》晋人三帖,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内,御书匾额“三希堂”,视为稀世瑰宝。乾隆视《快雪时晴帖》为“三希”之首,并在帖前写下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神乎其技”,又评价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阁”。乾隆对此贴如醉如痴,一遍遍临摹和玩味,一生竟对此贴做过73次题跋,表达他对书法艺术的兴致及对文化本质的感悟。

笔势

《快雪时晴帖》以圆笔藏锋为主,起笔与收笔,钩挑波撇,不露锋芒,由横转竖也多为圆转的笔法,结体匀整安稳,显现气定神闲,不疾不徐的情态。明代鉴藏家詹景凤以 “圆劲古雅,意致优闲逸裕,味之深不可测”形容它的特色。

书风

《快雪时晴帖》书文并茂,书法势巧形密,意疏字缓,用墨清和爽朗,浓淡适宜;用笔圆净健劲,顿挫起伏的节奏与弹性感是较平和的;结体以正方形为主,平稳饱满,时敛时放,能含能拓,寓刚健于妍丽之中,寄情思于笔端之上。明代李日华撰《六研斋二笔》云:晋尚清言,虽片言只字亦清,快雪帖首尾廿十四字中,字字非后人所能道,右军之高风雅致,岂专于书邪?(《佩文斋书画谱》卷七十九引)。而其平和简静,从容中道而以韵胜的书风已成为晋人之书的特色。《快雪时晴帖》简短之极,共28字,却尽显其和谐中妙合造化的意境。字极浅显,无一字晦涩,却较费解,反而别有风味。似心照不宣,言简意赅,或许就是一般的友人问候,却风雅之至,颇有魏晋风度。

书体

《快雪时晴帖》于行书中带有楷书笔意。前后两次“顿首”作连笔草书,第二行“果为”也作连笔。此书虽不外耀锋芒而精神内敛,骨力中藏,“圆劲古雅,意致优闲逸裕,味之深不可测”。《快雪时晴帖》与王羲之行书的典型风格不同,用笔尤为圆润,提按顿挫的节奏起伏与弹性感较平和,而且结体以正方形为主,平稳饱满。

王羲之书法的特点是优美“体势”。“体”是指结字的形态,“势”是笔画产生的律动感。以“快”字为例,左右相向呼应,“夬”右肩略微高耸,末笔右顿,调整倾斜之势。“雪”字上部略向左倾斜,末一横画收笔有向下笔势,调整字的重心。上下行气一贯,又富有变化,充满美感。

        

有观点认为《快雪时晴帖》为后人临摹,非王羲之真迹,三希堂中只有《伯远帖》是真品,王羲之墨迹均已失传,《快雪时晴帖》是后人忠实的摹本。古代艺术品,经历历史的风风雨雨,保存下来的不多,真伪难辨。有些艺术品,临摹技术炉火纯青,可以达到以假乱真之效,甚至超越原本者也有之。此贴真伪,本人没有考据,考据对古代书画甄别有其重要性,但仍属参考资料,关键是看作品本身,需要鉴定的真功力,非本人特长。也有人认为三希堂乾隆珍藏的《快雪时晴帖》是王羲之仅存的书法真迹,暂无资料证伪。但不管是真是假,此贴书法艺术价值极高,足以让人陶醉,非徒有其名耳。当然,艺术性也是见仁见智,并无标准。对于没有鉴赏能力的人来说,再好的作品也是没有意义的。

 

 

附记

书法、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雕塑和建筑是艺术的几大门类,而不同的艺术种类又是相通的。

书画同源,元代书画家赵孟赵孟頫在题《枯木竹石图》中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分通,若还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书法中的运笔、气韵、骨法跟绘画的构图、美感、韵味是共通的。汉字中的象形字及绝大部分会意字就是直接来自于简化的图案。绘画上题诗题字,使画、诗、字汇成艺术整体。

雕刻是“立体的绘画”,显出一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黑格尔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莱辛说:美是古代艺术家的法律。 艺术即美。没有艺术造诣是不可能设计出优秀永恒的建筑作品,也是没有资格成为建筑师,建筑师证有用吗?现代大量丑陋建筑正是这些持证建筑师的杰作,是艺术性缺失的写照和证明。

 

本博之前以纯技术为特色,主要是与另一政论博客相区别。以后将兼顾艺术。窃以为:艺术与技术也是相通的。

 

2015/10/4

上海

茅洪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