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筋弯钩做法与抗震的关系
(2014-04-28 11:35:20)
标签:
文化 |
分类: 钢翻 |
箍筋弯钩做法与抗震的关系
箍筋弯钩方式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135度弯折,弯折平直段长度为max(10d,100㎜),用于抗震工程,这种箍筋最常见;第二种是90度弯折,弯钩长度为5d,用于非抗震工程。弯折的角度与弯折的长度相匹配。另外一种是抗扭箍筋,箍筋端部180度弯钩,两个弯钩相互搭接,搭接长度为30d,用于抗扭构件,但抗扭构件不必一定要用抗扭箍筋。抗扭箍筋是旧规范上的做法,现已淘汰,工程中比较少见。
为什么有抗震要求的工程箍筋需要135度弯钩?因为地震时箍筋外层薄薄的一层混凝土容易脱落,如果箍筋出现松动,纵筋也会随之失稳,这将影响构件的承载力。而箍筋端部做成135度弯钩,箍筋弯钩就牢牢地锚在箍筋内的混凝土中,箍筋仍能保持原状,从而保证钢筋笼及里边的混凝土不受破坏,这样就不会危及结构的安全,其抗震性能依然发挥作用。如果箍筋是90度弯折,保护层混凝土被地震破坏后,箍筋弯钩就裸露在箍筋的外表面,箍筋弯钩与里边的混凝土没有粘结力,箍筋易变形破坏,纵筋也受其影响而移位扭曲,箍筋内混凝土将出现劈裂粉碎性破坏。所以,箍筋弯钩90度的做法只能用于非抗震建筑。
这里还将重点讨论抗震箍筋是按构件抗震还是按工程抗震考虑。我们知道,即使工程是抗震的,但不是所有构件都参与抗震,或不是所有构件均按抗震设计。如抗震工程中的非框架梁属于非抗震构件,非抗震构件是否要用抗震箍筋?理论上,构件如果是非抗震的,那么,非抗震构件的箍筋没必要抗震。但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 5.3.2第3条规定,箍筋按工程抗震考虑,换言之,如果工程按抗震设防,那么,即使是非抗震构件也要采用抗震箍筋。我去工地现场,施工人员基本上也是按此施工。11G101-3第73页,基础梁按非抗震考虑,锚固长度为La,其箍筋弯钩是按135度。
从结构受力安全原则出发,结构应该处于超静定结构:即结构在某一个约束失效时仍能处于稳定状态。由此,箍筋的弯钩最好都应该是135度折弯。我的观点是箍筋弯钩按工程是否抗震而定。
除了抗震要求,还有风载影响和设备动载等影响。箍筋弯钩是否考虑风载影响和设备动载影响?如果考虑,非抗震构件是否也要考虑?规范似乎也有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在计量与计价过程中也曾出现过争论,因为两者的量有差异。所以,必须要搞明白,关键是要规定明确。
2014-4-28
上海
茅洪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