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构造

(2013-11-11 11:32:28)
标签:

文化

分类: 钢翻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构造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一、二、三级剪力墙底层墙肢底面的轴压比大于表 7.2.14的规定值时,以及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规范与规程只是给出具体的特征值,如墙肢长度、配箍率等大的框架做法,并无统一的具体构造细节,实际工程中也是五花八门,如约束边缘扩展部位有的采用箍筋形式,有的采用拉钩。其实,有的设计并不合理,造成一定浪费,如笔者曾遇到一工程,核心区的箍筋直径12,间距为100㎜,约束边缘构件的扩展区箍筋直径10,间距为100,贯通整个核心区,这样,核心区的箍筋实际间距为50㎜,不仅有超筋的可能,施工也有难度,不论是绑扎还是浇捣混凝土,应该说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有的设计过于粗糙和简略,如只用文字说明约束边缘扩展部分拉筋直径和间距,有的则比较详细,在约束边缘构件上绘出详图和进行标注,有的则进行集中说明和标注,总之,每个设计师的风格和习惯均不同。

下图是约束边缘构件构造详图

http://s1/mw690/001IZvGXty6E8kUy7Pf75&690

注:图中半箍区就是约束边缘构件的扩展区


    图中做法进行了适当优化,力求配筋最少而受力最大。

其一,剪力墙墙向水平筋参与配箍率计算;

其二、箍筋间距与墙水平筋相同间距;

其三、墙向水平筋与约束边缘构件箍筋相间布置,而不是通常的水平筋与箍筋置于同一层面;

其四、约束边缘构件扩展区采用箍筋加拉钩形式,箍筋伸入核心区内一个纵筋间距,不会与核心区箍筋“打架”,且与扩展区箍筋重叠的拉筋可省略。

2013-11-11/上海/茅洪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培训公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