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扬州观摩“同课异构”心得
(2010-12-09 13:22:21)
标签:
新课生本课改杂谈 |
分类: 教育感悟 |
赴扬州观摩“同课异构”心得
在这次活动中,我领略了四位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欣赏了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深感受益匪浅,他们的课堂上,无时不闪动教改之光,无处不洋溢和谐之氛围。他们各自学校最新教学理念更是令人受益匪浅。第一位是来自扬州教育学院的高亮荣老师,他的课堂以问题为主线,利用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思考、探索、解决问题,也正是他们学校的教学特色—问题教学法,接着是来自洋思中学的封涛老师的激情课堂,完美的体现了贵校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八字方针,下午宜兴中学的詹慧老师课堂中的“结构-建构”理论亦博得全场的共鸣。压轴的杜郎口中学的刘喜贵老师由于某些原因没有进行预习指导课,但他们的“三三六”模式,把课堂交给学生等理念值得我们慢慢体会。
这是一次成功的交流,在这次活动中对于展示课堂的教师在同课异构的比较中体会他人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对于我们参会的人员以“旁观者清”的身份欣赏这次“课堂盛宴”。经过我们数学课题组谈论、交流得出以下几点深深值得我们学习。
1、
2、
“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等已成为过去,在展示课中明显的发现学生主动参与、踊跃发言,教师教的不多,凡是学生会的不讲
3、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也就是以系统科学理论和现代认知心理学为理论指导,在整体把握教学要素的同时又尝试以学案为载体,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期中的“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教学更是她的亮点,
4、
今天的活动中多所学校都有在课堂中完成作业的例子,并分出选做题和必做题,适合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为了学习、消化这些理念及融合我校“生本研究”理念,我们又研究出一下措施及建议来完善我们的课题研究。
1、
2、
3、
课堂目标的制定是一节课成败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摒弃书上一成不变的三位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不要让我们的课堂跟着所谓的目标跑。
4、
最后预祝我们生本研究小组早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