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长笔下的大塘村——公众号“卢氏天潢公后裔”节选《我曾经住过》

标签:
图片旅游陆丰大塘桥冲 |
分类: 四通八达 |
汕尾日报社长笔下的大塘村
2016-05-07 卢氏天潢公后裔
2015年4月26日,由汕尾日报社和陆丰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的“汕尾文化之旅——陆丰行”进村访寨,寻味陆丰传统文化的魅力。
而最后我们要去的大塘村和白沙村,就使我们很纠结。它们既保留了古老,又焕发着青春,像我的家乡桂林村,老的很老,新的很新,其夹杂的新旧建筑和文化,令人说不出什么味道。
来自汕尾各地的五十名作家参观卢氏大宗祠
大塘传统民居
大塘村的名字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在海陆丰传说的风水宝地中,有“大湖向天螺,田尾公背婆”,田尾就是碣石的田尾山,现在是陆丰核电站所在地。据说“公背婆”的风水与大塘卢姓有关。大塘卢人才辈出,我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接触了不少姓卢的人,一问,果然是大塘卢。在碣石的历史中,不能漏掉的是“公孙兵部”卢锻和卢恩。
大塘卢氏大宗祠门口挂有“兵部”字样的灯笼
刚刚走到慕名已久的大塘卢祠堂门口,一个雄赳赳的老人冲我而来。定睛一看,原来是汕尾市粮食局老局长、我党校研究生班同学卢华新。他退休后长期在广州生活,今天不知道是什么风把他吹回来了。他向我推荐祖祠旁边的“卢氏家庙”,说是皇封的白衣公卿、父子兵部。我马上纠正他:“是公孙兵部。”他解释道:“这个是卢锻的儿子,父亲是兵部,儿子也是兵部,自己是白衣。”在封建社会,如果儿子当官出息,当农民的父亲有可能被封个空衔头光宗耀祖。《陆丰县志》载:“崇祯七年(1634年)八月,海盗刘香勾结倭寇围攻石桥场(当时碣石有土城与石城相接。石城是卫城,驻军。土城是石桥场民众住的)五攻不克。”下注云:“时碣石城长卢体荃、廪生卢锻等倡率力御,击死贼伙甚众。自是饮恨,连日拥众围攻。锻等多募打手,铳炮退之。”而“城外环居者数被寇害,不能自保,锻出金售其屋设炮台以扼盗冲,民赖以全。”崇祯十五年卢锻授兵部职方司主事,一生坚持抗清复明。因其高风亮节,虽身为抗清志士,但其孙卢恩,还是被清政府从广西怀集县升兵部车驾司主事。
作家们在卢氏大宗祠看“诰封匾”
大塘村最为人称道的是,作为一个村庄,居然有街市,两边清一色南洋式骑楼。1924年,侨居马来西亚的卢文仪,汇巨款回乡建骑楼商铺72间,占地百亩,保留至今,成为粤东地区不可多得的一道风景线。这条海陆丰村庄中绝无仅有的“民国街”使作家们流连忘返。
作家们参观大塘民国街,整齐划一、规模颇大的南洋骑楼使作家们流连忘返
来源:汕尾日报社长王万然《我曾经住过—— “汕尾文化之旅•陆丰行”采风札记》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