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2014-06-16 12:23:06)
标签:

傅抱石

生机

镜片

美术

国画

文化

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2)

 【转海阔天空】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梅 花  立轴 设色纸本 1910年作                                    红梅  立轴 设色纸本 1909年作

 

         [转载]♠图文♠中国近现代传世花鸟名画

         红梅顽石图  纸本设色
    吴昌硕画梅花,有缘物寄情、写物附意的特点。他曾在一幅梅花上题云:“苦铁道人梅知己,对花写照是长技。”《红梅顽石图》据跟随他多年的学生、最具有代表性的继承人赵云壑的题跋,可知是吴昌硕的晚年之作。一块石头,水墨淋漓,数株梅枝蟠曲向上,铁骨铮铮,似作家之法画之。花似锦,红艳欲滴,千姿百态,有含苞等放的,有盛开吐蕊的,仿佛使人感到凌风傲霜,能闻到一缕缕的清香。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红 梅  立轴 设色纸本 1917年作(425.6万元,2010年12月北京保利)

题识:南风熏鼻霞气馥,青灯荧荧照板屋。堆书古案静如拭,着树春光红可掬。灯前奉母一枝折,虬蠕蠕瘦蛟缩。儿童奇货比颜色,瓦盆抱出重阳鞠。仓卒恐污寒具油,忙煞山妻收卷轴。长须奴子背灯立,拦若斗鸡成木。守岁今宵拌闭门,(夺)门人传鬼聚族。衣冠屠贩握手荣,得肥者分臭者逐。道人作画笔尽秃,冻燕支调墨一斛。画成更写桃符新,爆竹雷鸣起朝旭。丁巳孟夏七十四叟安吉吴昌硕。门下夺外字,老缶自检。

《红梅》立轴,是缶翁七十四岁所作。非但尺幅巨大、然形制特出,堪称仅见。画面老梅,壮实遒劲,上半部分虬枝密柯,繁而不乱,设色古艳似不经意而韵味悠长。“缶翁画气不画形”于此可以领略。画面左部五行长跋,书法卓绝,全以篆书笔法出之,以高古苍茫为宗,不斤斤计较点画工拙,貌合神离,与老梅相得益彰。缶翁晚年好作排律,七言长诗气势奔放、韵律奇险,胸中一股郁勃之气发而为诗、为书、为画,纵横排宕、大气淋漓,堪称三绝!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红 梅  立轴 设色纸本 1916年作
    款识:铁如意击珊瑚剑,东风吹作梅花蕊。艳福茅檐共谁享,匹似盘敦尊罍簋。苦铁道人梅知己,对花写照是长枝。霞高势逐蛟虬舞,本大力驱山石徙。昨踏青楼饮渺倡,窃得燕支尽调水。燕支水酿江南春,那容堂上枫生根。丙辰四月维夏泼墨成此,略似花之寺僧笔意。老缶吴昌硕。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红梅图  立轴 1919年作                 红梅图  立轴 1916年作              梅花秀石  立轴 1921年作


             [转载]♠图文♠中国近现代传世花鸟名画

           梅花图  纸本设色 纵159.2厘米横77.6厘米 1916年作 上海博物馆藏
    《梅花图》构图奇特,几条竖直线条,作为梅花主干,小枝旁出。右上侧又伸出数干梅枝,穿插于主干之间。梅花先用写意法勾勒,再填颜色,梅干梅枝的处理,粗看似乎不合常规,然而细细品味,枝干横竖交叉,杂而不乱,恰到好处表现出梅花的风姿,富有生活气息。画家以书法入画,笔墨苍劲,透着几分金石趣味。此画是吴昌硕花卉画的奇绝之作,苍劲俊朗而洒脱随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端阳嘉果  立轴 设色纸本 1915年作        春来芦橘黄  立轴  设色纸本   枇杷  立轴 设色纸本 1920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枇杷满枝  立轴 设色绫本 1916年作
    《枇杷满枝》作于绫本上,由于绫不吃墨,对写意画家来说,是对笔力的巨大考验。画中,几枝枇杷凭空而起,枝叶上下披离,枇杷穿插其间,并不斤斤于形似与否,以气驭形,得其势而已!吴昌硕理想的艺术境界是“画成随手不用意,古趣挽住人难寻。”全作中锋用笔,以墨色为干,得古厚之致。但他对古趣的追求,却不荒寒,不酸冷。画中赭色的树干,青绿的枝叶,金黄的果实,古而艳,古而鲜,这与他热爱自然,并适度吸收市民文化情调密切相关。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枇杷  设色纸轴 1909年作            枇杷图  立轴                    枇杷又黄时节  立轴 1918年作

 

         [转载]♠图文♠中国近现代传世花鸟名画

          枇杷图  纸本设色 1917年作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清代恽寿平曾画折枝枇杷,并在画上题有:“笔端乱掷黄金果,不屑长门买赋钱。”吴昌硕在另一幅《枇杷图》上有:“五月天热换葛衣,家家庐橘黄且肥;乌疑金弹不敢啄,忍饿空向林间飞。”枇杷鲜果,盛产苏州洞庭东山,有白沙庐橘,小者味甘美,大而白者极酸,树叶可做药材。《枇杷图》,枝干从上而下,笔能力透纸背,并列树枝,相互衬托,树干桠杈,果实累累。他画枇杷,一笔圈成,在纸未干时,点上墨点,使黄金果更加惹人注意,并具有新鲜欲滴、饱含水分的感觉。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凌霄花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03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芍药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15年作                         名园芍药  立轴 设色纸本 1912年作

 

         [转载]♠图文♠中国近现代传世花鸟名画

          芍药图  纸本设色 1923年作 吉林艺术学院藏
    吴昌硕画花卉手法也像“百花争妍”那样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有桃花、辛荑、芙蓉、牡丹、芍药较为艳丽、富贵;另一类取梅、兰、竹、菊较为清疏淡雅,尤为吴昌硕所崇尚,喜爱。芍药具有艳丽富贵、姹紫嫣红的品格,在花卉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芍药在吴昌硕晚年的作品中大都烂漫开放,用鲜艳的胭脂红来设色、花瓣含有充分的水分,故能显出动人的光彩,再加茂密的枝叶陪衬,很有生气,使大写意花卉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金凤好女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07年作
    款识:小凤招邀下碧城,仙乎幻作此花身。近来添得闲功课,细碎闲花为写真。光绪岁丁未三月杪,癖斯堂薄莫并题句。吴俊卿老缶。昨读汲庵稿得见题凤仙六言云:金凤甞称好女,娇姿楚楚如仙。颜色并宜秋夏,美人独立阶前。聋。
    《金凤好女图》是吴昌硕64岁的作品。画从一角生发,铺陈半幅,以简洁的构图和朴素的色墨绘湖石凤仙,颇得一种秀逸之美。而此画款题尤其耐人寻味。长长的款题分两次写成,初题是一首吴昌硕自作七言绝句,喻凤仙为天女,是信手拈成的句子,读来可亲可近,已得为诗妙谛。然而仅仅隔了一天,吴昌硕读到了汲庵题凤仙六言诗,深感汲庵所咏文字更简洁,形象更可人,殊觉佳妙,于是不掩笔墨,复题于左,作成近百字长题。吴昌硕是诗书画印俱全的艺术大师,尤其他的诗,用当年沈曾植的话说是“翁(指吴昌硕)书画奇气发于诗,篆刻朴古自金文,其结构之华离杳渺抑未尝无资于诗者也。”他的诗不仅“资”益他的画,也“资”益他的书法和篆刻,其妙不在他的别种艺事之下。比如这首咏凤仙七言绝句,妙喻以外,是诗意的明白晓畅,却又不失语言的委婉,这与他的绘画风格完全一致:既不沾脂粉气,也不染绅士味,一种蕴藉氤氲字里行间。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珠 光  立轴 1919年作                藤萝花  立轴 设色纸本        珠光  设色绫本 1920年作

 

         [转载]♠图文♠中国近现代传世花鸟名画

         玄珠图  纸本设色
    藤茎植物是吴昌硕最擅长的描绘对象,他画紫藤、葫芦、葡萄、牵牛花……能妙夺自然,绝世超俗,这幅《玄珠》其藤若游龙,茎似草书,回旋疾转,连丝不断,确有“法与草圣传,气奇天地放”的魄力。在疏朗的几枝藤叶中,有正有侧、向背布局疏密得体,有画处,藏密厚重,无画处反觉得空阔,渺无边际。紫藤花一串串,色彩缤纷,妩媚嫣润,花色上淡下浓,透微明丽,如画家的诗中说:花垂明珠滴香露,叶张翠芸团春风。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锦 鲤  立轴 水墨绫本 1914年作              鱼乐图  水墨纸轴 1921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母子图  立轴 水墨绫本 1921年作
    释文:世人无可语倚窗 与鸡谈喔喔日 当午相对空喃喃 世间更有能言鸭 何不放棹桃花潭 辛酉冬吴昌硕时年七十又八
    吴昌硕一生仕途不济,便通过书画诗文的方式一洗胸中郁勃不平之气。其最擅长写意花卉,偶作禽鸟,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的绘画刀笔纵横,不经意间将书法、篆刻之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韵味的独特画风。此作即可见其中关钮,母鸡与其中一只幼雏构置了一组情节,其余幼鸡三五成群,嬉戏玩耍,生动可爱,或墨色染之,或以线为主,线条功力异常深厚,施以淡墨。题画诗幽默诙谐。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香骚遗意图  立轴水墨纸本 1892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幽 兰  立轴纸本                山谷幽兰  设色纸本 1918年作     兰石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919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幽 兰  立轴 水墨纸本
    上款人赵子云(1874-1955),号云壑、泉梅老人,江苏苏州人,吴昌硕弟子。此幅作品用笔沉稳,融入千古而显现于一丛一瓶幽蓝间,既突出了文人画的清雅格调,又表现了师徒两人的深厚情谊。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兰桂清赏图  立轴 丙午(1906年)作
    吴昌硕绘画尤工花卉,博取徐渭、石涛、赵之谦各家长处,并取篆、隶、狂草的笔意入画,继承“扬州八怪”画风,下笔如急风骤雨,色酣墨饱,布局重整体,尚气势。他说:“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照顾气魄。”因此一笔一画,一枝一叶匠心独运,配合得宜。 “临橅石鼓琅玡笔,戏为幽兰一写真。中有离骚千古意,不须携去赛残神。” “东涂西抹鬓成丝,深夜挑灯读楚辞。风叶雨花随意写,申江潮满月明时。”作品上题此二首并记:“掘地得瓶如秋壶,腹内有字用洁白日本纸拓出之。谛审霍是霍字。吴愙斋藏叔男彝霍字相同。罴是罴字吴氏两罍所储庚。”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菜根香  立轴 水墨纸本 1915年作                     蔬果图  立轴  设色纸本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菜根香  立轴纸本 1918年作    菖蒲园蔬图  设色纸本 1899年作        清白家声  画心设色绫本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五世清白  镜心 纸本
    白菜因为谐音“百财”,也有一种说法是白菜因为菜叶是青色,菜帮为白色而象征清清白白,成为艺术家比较喜欢表现的一个题材。这幅作品中白菜菜叶部分以淡墨晕染出轮廓,然后以浓墨画出菜叶的脉络。菜帮部分以墨勾画出轮廓,中间部分留白,以突出质感。颜色的变化以墨色的浓淡来体现,画面整体清新而生动。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蔬果图  书法 纸本 1903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玉兰图  立轴纸本 1921年作     玉兰图  立轴 1918年作          玉兰花  水墨纸本 1918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玉兰花开  立轴 绫本水墨
    《玉堂富贵》是吴昌硕八十岁所绘,属晚年力作。他曾言“画牡丹易俗,水仙易琐碎,唯佐以石,可免二病”。《玉堂富贵》画墨笔大写意玉兰,下端以淡墨和赭色写顽石,前后错落,穿插掩映,营造出热闹而又雅给的气氛,极显吴昌硕布局之构思。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秋菊  立轴设色纸本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九秋艳色  立轴纸本 1923年作           老少年  立轴纸本 1924年作    老少年  设色纸轴 1922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斑斓秋色  立轴 纸本设色

斑斓秋色雁初飞,浅碧深红映落晖。《秋色斓斑》画老来红,用色饱满浑厚,与墨之古朴苍率相互映发。顶叶一丛更猩红如染,鲜艳异常,宋人杨万里谓其“借叶为葩”,“叶从秋后变,色向晚来红”,人们称之“老来红”。《群芳谱》说:“红、紫、黄、绿相间者名锦西风⋯⋯以长竹抉之,可以过墙,甚壮秋色。”吴昌硕借画中秋色,寄托自己“秋色斓斑”的心境。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水 仙  立轴 设色绫本 1918年作     雁来红  立轴 纸本 1910年作       海棠寿石  镜心 设色纸本 1918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斓斑秋色雁初飞  立轴 设色纸本 1921年作
    吴昌硕是中国近代绘画、书法、篆刻领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绘画方面他最擅长写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所作花卉木石,笔力老辣,力透纸背,纵横恣肆,气势雄强,布局新颖。用色上似赵之谦,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尤善用西洋红,色泽强烈鲜艳。从此件作品上,可以明显看到这一特色。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天竹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897年作              天竹拳石图  立轴 纸本 1914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竹石图  立轴 绫本水墨 1920年作           竹石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18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竹石双寿  吴昌硕、齐白石(2750万元,2011年12月上海)

《竹石双寿》图是海派书画领袖吴昌硕与京派书画大师齐白石唯一面世的珠联璧合之作。画面上,吴昌硕以遒劲质朴、老辣酣畅的笔触撇竹几杆,枝叶婆娑间,似传出爽爽秋风之声,颇有金错刀的金石气韵。右下方的一块山石则浑穆凝重,极有峥嵘之势。此画吴昌硕题款曰:“满纸起秋声,吾意师老可,缘知不受暑,及时来独坐。辛酉小满。吴昌硕年七十八”。辛酉年为民国十年,即1921年。齐白石所画的两只绶带鸟用笔细腻精到,造型灵动鲜活,上下对鸣,和合之啼。特别是齐白石用胭脂色勾勒,更使全画增添了亮丽吉祥之气。齐白石是年91岁,系1955年。

1921年的吴齐相会,《竹石双寿》是吴昌硕创作于1921年,也许就是这次吴齐相会时,缶翁所赠齐白石之画。齐白石在珍藏了三十四年后,遂添笔双寿鸟转赠其好友杨虎。唯其如此,齐在题跋上写道:“吴缶老之画不易得也。”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梅 花  水墨纸本 1913年作       古雪  设色纸本 1913年作        秋藤幻出古梅花  水墨 1903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墨梅  水墨绫本 1914年作 (134.4万元,2010年西泠秋拍)

    款识:苦铁苦受梅花累,草堂寂历求酣睡。人间何事贵独醒,苦以冰霜涤肠胃。山僧磨墨远道寄,繁枝索貌孤山寺。二月春寒花着未,下笔恐触造物忌。出门四顾云茫茫,人影花香忽相媚。此时点墨胸中无,但觉梅花着清气。枯条着纸墨汁干,时有栖禽落远势。当年木榻移栖霞,记得里湖同寝馈。岭上月色迟不来,行脚从之踏寒翠。莓苔同坐香同参,上乘禅能通一鼻。别泪春来挥几度,忍饿空山定憔悴。愧无粥饭共朝餐,画里梅花足心醉。加藤先生两正。甲寅闰五月,安吉吴昌硕时年七十有一。

    《墨梅图》纵136厘米,横57厘米,为吴昌硕71岁时所作。吴昌硕画梅题诗中常有“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之句,他笔下的香雪海多指杭州余杭的超山,那是他一生眷恋的地方,也是他的归宿所在。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墨梅图  镜心 水墨纸本 1916年作                     梅花  立轴 水墨绫本 1915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墨梅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919年作

    此图构图奇特,梅花主干笔直竖立,又伸出数干梅枝,穿插于主干之间。梅花以浅墨勾勒,生机灵动。梅干梅枝的处理,粗看似不合常规,然而细细品味,枝干横坚交叉,杂而不乱,恰到好处,表现出梅花的风姿,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画家以书法入画。笔墨苍劲,透着几分金石趣味。此画可谓是吴昌硕花卉画的奇绝之作,苍劲俊朗而洒脱随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松树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19年作
    本幅《松树图》为吴昌硕作于76岁,其晚年的作品,松树是他经常入画的题材。他画松树或伴以岩石。松树多作绿色,亦或作墨松。墨松以焦墨画出,松针以大笔泼洒,浓淡相间,层次分明,极富生活气息。作品色墨并用,浑厚苍劲,再配以画上所题写的真趣盎然的诗文和洒脱不凡的书法,并加盖上古朴的印章。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墨松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916年作      虬松菊石图  立轴 设色纸本       虬松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921年作

 

         [转载]♠图文♠中国近现代传世花鸟名画

          苍松图  纸本设色 1923年作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苍松图》画两棵松树,并列直干冲出画面,相互映衬,在画松树主干时一笔直下,不作屈曲,再在主干上画出枝干,在画松针时用浓墨深墨,再以干笔画出鳞片,使主干显出苍老斑剥,再加深墨点苔,枝叶错落,有聚有散,益显郁勃古朴,苍劲浑雄,形似狂怪,如若怒龙伏虎之态。吴昌硕在一幅巨松树上曰:笔端飒飒生清风,解衣盘礴吾画松。是时春暖冰初解,砚池墨水腾蛟龙。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敝帚自珍册   (2012.5万元,2012年10月中国嘉德)
    吴昌硕笔下断续写本册时,已近八旬高龄。但从每开所见,非一气呵成,却水准如一,丝毫无颓唐衰疲之态,笔墨畅顺无滞,笔随意转,状物传神,得诸天然,尽去熟惯所易生的雕饰是意。他施彩绚丽,艳而不妖,清而不寡,浓淡轻重配搭得宜,见诸数开繁花密叶的褂托上,掌握自如,绿叶牡丹之效毕现。虽曰写意,但题跋布局疏颏、字体多寡、大小,皆与画面自生呼应,无失宾主之序。钤印变化多端,每开所用各异,朱白、大小以至印文内容俱讲究配搭,极得点睛之妙。他藉此抒心头之快,也为后人留下一册铭心绝品志念。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四季花卉  四屏 设色纸本 1921年作

    吴昌硕用熟纸画的作品不多,其七十八岁时用熟纸所作的《四季花卉》四幅屏条,是其晚年作品中入神之精品。

    1 、牡丹水仙。画面二朵牡丹花,一明一隐,枝叶茂盛,左下画岸石水仙,清香四溢。牡丹花倾向右,水仙花倾向左,一红一绿,形成强烈的冷暖对比调子,和谐可爱。这种以不和谐的手段达到和谐之目的,只有吴昌硕才能做到。牡丹称富贵花,水仙别称凌波仙子,故吴昌硕题曰:“神仙富贵”,吉祥之谓也。

    2 、荷花。吴昌硕以泼墨法写荷叶,画在生宣纸上墨韵甚佳,他曾在一幅《墨荷图》上题诗“扬言”,要与青藤、白阳试比高低。这幅荷花是画在熟纸上的,在绘画技巧上要比画在生纸上难度更大,而他却驾轻就熟,浓淡墨蘸在一起,一挥而就,墨色华滋,用水明净,珠圆玉润,真是非吴昌硕不能。右上角的红色荷花,与左下角的淡墨嫩叶,上下呼应,相映成趣。叶下涟漪水波,旖旎从风。左上角题句:“平铺红云盖明镜”,诗情画意,极富想像,令人回味无穷。

    3 、菊花。吴昌硕画以气势为主,故在布局、设色等方面都有自己风格。这幅荷花枝叶紧密,左右互相穿插,从右角至下左角取倾斜之势,而二块竖直的巨石,一赭一墨,从章法看,镇住了斜势,从色彩上看,反衬了红花,十分协调。用西洋红画中国画,可以说始自吴昌硕。此幅用西洋红画菊花,无粉脂艳俗之气,而具有金石古厚质朴之意趣。故他在画上题“老鞠经霜灿若霞”,真是恰到好处。吴昌硕确实是一位最善于用色的大写意花卉能手。

    4 、梅花。这是四屏条中最后一幅,亦是最精彩的一幅。画上题跋曰:“拟花之寺僧笔意于海上禅甓轩”。花之寺僧是“扬州八怪”之一罗聘的别号,吴昌硕名为拟其笔意,实为自出机杼。吴昌硕在作画前,聚精会神,反复构思,做到胸有成竹,以豪迈之笔出手,先用大笔横涂竖抹,然后细心收拾。齐白石云:“缶老的画豪放处易取,小心处难攻。”从这幅梅花的各个细节中和几何形空白处可以看出,吴昌硕的“细心收拾”是多么细心,这是他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千锤百炼,来之不易。其题句、钤印,也是全面着眼,精心安排,务使题句、书法、绘画三者密切配合,疏密繁简,恰如其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综上所述,吴昌硕诗、书、画、印四绝,都独树一帜,自具面貌,这件《四季花卉》四屏条,可看到其艺术成就之高。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儒坐论道图  立轴 水墨绫本 1918年作                坐观云起图 1915年作(138万元,2011年9月山东天承)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山间行吟图  手卷 纸本 1915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高士幽居  立轴 纸本 1917年作                        黄山雪窦  水墨纸本 1915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秋泉钓叟  纸本立轴 1915年作                  松溪闲钓  立轴 水墨纸本 1919年作
    此山水图,笔力抗鼎,重厚朴拙,大气磅礴,画中一老翁垂钓于溪边,悠然自得,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别具韵味。吴昌硕作为清代最后一位书画大师影响了其后的齐白石、潘天寿、陈师曾等,从而把中国画领入了现代。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万山雄峻图  立轴 绢本 1922年作          山水  立轴 纸本 1924年作       溪山雪霁  立轴 纸本 1914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枯木寒山  立轴 水墨绫本 1916年作                 山 水  立轴 墨色纸本 1914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雪 景  立轴 设色纸本 1922年作
    款识:入夜怀人思不禁,冲寒一耢度山阴。兴来归去江云瞑,门掩千峰积雪深。月照梅华点雪春,小舟危尘醉中身。一时为处溪山好,本是无心见故人。壬戌建子月画于维摩罗诘龛中,云溪冯超然呵冻。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烟雨亭阁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893年作                      寒山叠嶂  立轴 水墨纸本 1914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深山幽居  水墨绫本 1915年作       山 水  立轴  设色纸本 1915年作      山水  立轴纸本 1920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枯木泉石  立轴 设色纸本 1914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秋山渔隐  立轴 水墨纸本 1920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流水鸣琴图  立轴纸本            渊明出行图  立轴 纸本 1919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秋钓图  立轴 1915年作                                 山水  立轴 1915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竹林品茗  立轴 水墨绫本 1919年作
    此画为吴昌硕晚年山水力作,抒发渔樵高士畅游山林之高逸情怀。图中青峰高耸,古木苍翠,丘壑纵横,山上飞泉流瀑,山下溪水萦绕,三两高士驻足山脚,远处山色空累,近处疏林明堂,青石小径,描绘出了闲逸幽居的生活美景,画面清新雅逸,运笔健硕,以书法和花鸟见长,然其山水却独标风骨,气格清新雅逸。由於其在书法上的独特造诣,故其绘画多融入篆籀笔法,将书法、篆刻之行笔、运刀、线条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韵味的独特画风,此幅画作因之而笔墨恣肆雄奇,气象苍茫浑厚,格高韵古,元气淋漓,使观者为之心壮。吴昌硕山水画取法赵之谦,上追八大、石涛、徐渭,落笔豪放浑厚,别具风格,开创了中国山水画史的审美新格局,对後来的黄宾虹、潘天寿等人有着较大的影响。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山 水  三屏 水墨纸本
    款识:1.山亭秋爽。拟西庐老人法于间冷中,领空阔之。趣殊胜层峦迭嶂也。大聋。2.水阔天空际,叶篁傍草庐。尽山皆突兀,无处不清虚。苦铁道人画。3.尽树秀俱苦,高峰万仞清。昏稿乘责点,顿使客迹停。拟石涛笔法,安吉吴俊卿。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涉趣图  镜心 水墨纸本 1918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仿云林山水  立轴纸本             溪桥归隐  水墨纸本 1916年作     仿梅道人山水  水墨绫本 1914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荆溪归棹图  立轴 纸本 1918年作                        坐看云起  立轴 纸本 1916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夏山雨过  立轴 纸本 1921年作
    吴昌硕也是一位难得的社会风情画大家,偶尔及此,便能技惊四座,《夏山雨过》是其中绝佳的例证。只是因为这种题材的作品少之又少,人们难得一见而已。《夏山雨过》描绘了一场南方常见的太阳雨。他以数条来回的或浓或淡的墨线勾出远山,又以墨点涂出山体,中景的稻田、河流、树木之类则纯以淡水墨起承转合,而所有线条、墨点均充满动势,从画左向画右逶迤而来,一看即知风在朝哪个方向吹。当然最妙的是用力撑着伞在独木桥上顶着风的行人,双脚前后奋力抵住,“屐穿衣湿透”,仍几乎寸步难行。出人意外的是近处的树,老缶全以浓墨采米点点出,不仅符合近清楚远模糊的视觉原理,更风趣地点出太阳雨的特征: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山水  手卷 板绫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长松如龙  水墨纸本 1916年作          秋林逸兴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915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杖履游山图  立轴丁巳(1917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竹林七贤图  立轴 纸本 1917年作              竹林七贤图  立轴 纸本 1915年作

款识:竹林深处水涓涓,群屐风流坐七贤,颊上何须豪更着,清谈挥尘小神仙,秀水杜氏藏石田翁画兰花册,逸趣横生,兹就彼蹊径为鹿叟作《竹林七贤图》。唯拙笔止能大写,未敢求工也。丁巳二月,吴昌硕。
    吴昌硕的绘画作品常见的以写意花卉、岁朝清供、寿桃竹石等题材居多,人物和山水很少得见。此件《竹林七贤图》山水立轴写于丁巳年,即1917年,时年吴昌硕74岁,正值其创作鼎盛之期。“竹林七贤”指的是晋代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七位名士。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以表达对司马朝廷的不满。从东晋到元明,以“竹林七贤”为题材作画的人很多。吴昌硕做此画之时,中国军阀割据,时局混乱,民不聊生。而吴昌硕这样的画家印人面对外忧内患的社会,无可奈何,只好秉承自古文人志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做一个向往隐逸的高士。千思万绪只能化为笔墨丹青。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仿金农钟馗  镜芯 1883年作
    题跋:唐吴道子画《趋殿钟馗图》、张渥有《执笏钟馗》、五代牟元德有《钟馗击鬼图》、宋石恪有《钟馗小妹图》、孙知微有《雪中钟馗》、李公麟有《钟馗嫁妹图》、梁楷有《钟馗策蹇寻梅图》、马和之有《松下读书钟馗》、元王蒙有《寒林钟馗》、明钱谷有《钟老馗移家图》、郭诩有《钟馗杂戏图》、陈洪绶有《钟馗元夕夜游图》,未有画及醉钟馗者。予用禅门米汁和墨吮笔写之,不特御邪拨厉,而其醉容可掬。想见终南进士嬉遨盛世庆幸太平也。昔人于岁终画钟馗小像以献官家,祓除不祥。今则专施之五月五日矣。……绪九年岁次癸未天中节。不特醉,然难得,即求形似亦不易易。周达权并识。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红衣达摩  立轴 设色纸本 1915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面壁达摩  立轴 设色纸本 1897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无量寿佛  立轴 设色绢本 1915年作
    题款中有这样一句“乙卯长夏于海上旧家见华之寺僧画佛像,约略拟其意”,吴昌硕是在看到寺僧所画的佛像后,拟其意所画此佛像。浏览台湾李霖灿所著的《中国美术史稿》时,书中亦有一张吴昌硕五十四岁时所作的《罗汉坐像》(极似达摩,却盘坐在一块盘石上),画上题到:“无花可拈,无壁可面,一蒲团外未之见”(内容也与红衣佛中所题的相关)。该题款的意思是:既不是迦叶的拈花微笑,也不是达摩的面壁,只安坐盘石作讲道之心持而已。无蒲团境,方是干净也。如此一来,我们就不难看懂此画,一红衣佛为何坐于盘石上,又是何意?而配以白梅,重山,足见此地远离城市喧嚣。设色干净大方,墨色、红色、白色、蓝色对比鲜明。类似的绢本设色佛像画在吴昌硕的作品中并不多见,且用笔与寻常所见的较为细腻,可谓是一件难得的佳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五尊者像 (五帧) 镜片 设色纸本 1908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无量寿佛  镜心 设色纸本 1895年作                       无量寿佛  镜心 设色纸本 1895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无量寿佛  立轴 水墨纸本 1866年作

    吴昌硕先生人物画比花卉画少许多,其人物画所勾衣纹线条直接取自书法,中年多出以篆籀之笔,古拙凝重,晚年系用草篆之笔,粗犷苍劲。多绘佛教人物,如观音,达摩,弥勒。也画锺馗。尝题人物画云:“取其神,而不肖其貌,欲求其有我在耳。”本幅作品就是以无量寿佛为艺术题材,既表示自己对佛的虔诚心愿,又有祝人长寿的意味。画中的佛宝相庄严,五官圆满,垂帘而炯然有神的目光,结跏趺坐的双腿,端正笔直的背脊,一袭袈裟紧裹着的禅定坐姿,仍然实实在在的彰显着一位修行人的精神境界,那是佛法的境界,戒定慧的境界。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布袋和尚  立轴 1906年作                    人 物  镜心设色纸本 1914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达 摩  立轴 设色纸本 1918年作

    录文:师来天竺,受法多罗。远泛重溟,乘贯月槎。慧可得髓付与袈裟。一花五叶,结果自嘉。萧梁至今,万古刹那。翘首西望,海实多魔。魔假道德,机巧干戈。何不拂尘,为扫尘沙。咸归清净,世界太和。我图师像,自古颜酡。心皈秋月,衣染朝露。焚香顶礼,对诵楞枷。懒访安期,食枣如瓜。

    吴昌硕是中国近代画坛的巨匠,是继任伯年之后的海上画派的领袖人物。他创作性地继承了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把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发展成为其具有浓郁金石韵味的大写意风格。吴昌硕的绘画以大写意花卉为主。山水、人物不多作,存世作品甚少。据有关统计,吴昌硕传世之作“花卉三千,山水不过数十,而人物仅存数件”,可见此幅《达摩》为其少见之作。画面中达摩祖师身披红色袈裟,盘腿打坐于蒲叶之上,双眼微和,口中默诵佛经。画面左边吴昌硕书写了大段文字。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阿弥陀佛  立轴 纸本 1925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达摩像  立轴 纸本 1925年作                  和合二仙  立轴 纸本 1923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红衣罗汉  立轴 设色纸本 1915年作
    吴昌硕先以书法,篆刻名世,及后又以花鸟画扬名立派,影响一代艺坛。为了力避清代萎媚陈腐的守旧画风,曾长期致力于金石碑刻的研究。同时,亦不拘束于师承,大胆根据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追求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形成极具真情实感的创作风格。相对而言,吴昌硕的山水、人物比花鸟画少、此帧《红衣罗汉》是其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全图以大写意没骨法成之,两笔长眉以书法用笔勾出,并以焦墨点晴,醒神夺目,使之与红袍山石形成对比。在提练形象上,大胆舍弃细节描写,抓住对罗汉的本质特征,达到形神兼备,平中寓奇的效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布袋和尚  立轴 纸本 1922年作                      布袋和尚  立轴 纸本 1920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布袋和尚像  纸本设色 1920年作南京博物馆藏

    吴昌硕与任颐交从甚厚,任颐曾为吴昌硕作过多幅肖像,其中以《酸寒尉像》最能体现吴昌硕的精神面貌。吴昌硕专门有诗称赞此画:山阴子任子,腕力鼎可举。楮墨传意态,笔下有千古。可见他对任颐的推崇。吴昌硕的人物画也从任颐的人物画中借鉴了很多传神写照的因素。布袋和尚的形象诙谐可爱,为历代人物画家所喜好。吴昌硕此幅《布袋和尚像》也十分传神地将布袋和尚的特征表露无遗。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刘海戏蟾  立轴 水墨纸本 1923年作         刘海戏蟾  立轴 设色纸本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佛像图  纸本设色 1914年作中国美术馆藏

    吴昌硕学画较晚,从花卉入手,深得中国传统花鸟画之三昧。他少有的几幅人物画,通常都是选用传统题材,比如道释故事等。《佛像图》绘一赤足立佛。面相饱满,形容矍铄。用笔简洁而颇具表现力。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喜从天降  立轴 设色纸本 1916年作                        红衣罗汉  立轴 设色纸本 1923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老僧  纸本设色 1923年作

    吴昌硕绘画题材以花卉为主,很少涉及人物。但其人物画却有很高的水平,如《老僧》。画中老僧精神矍铄而形容清澹,用笔很是老到。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寿而康图  镜心 绢本 1918年作          钟馗  立轴 水墨纸本 1920年作       临金农醉钟馗图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寿者相  1917年作
    作于19173月的《寿者相》是应邀所作。而从吴昌硕所作长题看,这位来客显然是极为尊贵且平日极为熟稔之人。因此,吴昌硕似乎也刻意别具一格,创作此幅。画仅绘一老者,居于画幅下三分之一处,而上部大幅留白;老者须眉如雪,方巾披肩、宽袍大袖,右手扶一长杖,杖头悬一酒葫芦,似在雪地踽踽而行。其画法则综合宋梁楷、明吴小仙等人之法,细笔粗笔并用,如方巾下发髻即以细笔略为勾勒,而衣纹则粗笔带过,寥寥数笔而已,而形神特具。有意思的是,这位吴昌硕长题中称为古仙的老者,其形象却与以挂冠归隐而闻名并成为历代人物画经常主角的五柳先生陶渊明极为仿佛。这显然也是吴昌硕有意为之的。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人物  立轴 设色纸本 1920年作                   盼子得子  立轴 设色纸本 1915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灯下观书
    吴昌硕一生所作多为大写意花卉,人物画甚少,史家认为其真笔传世不足10件。此画据友人沈石友诗意而作,画面人物倚卷观书,膝前置一竹架油灯,不重形的描绘,只重意境的表达。人物面部扬眉睁目读书的神采仅用寥寥数笔点画出来,衣衫的泼墨用得非常活脱,把文人冬季里披衣而坐,挑灯夜读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此画笔墨变化微妙,浓淡枯湿交融,显示出作者用墨的奇巧。人物仅占画面下半部,右上部几行题记,左上、右下大片空白,极具构成之妙,更显夜的寒冷和文人的凄苦景象。

  款识曰:“日短夜更长,灯残影相吊。独坐忧时艰,突突心自跳。微吟有谁知,网两(魍魉)暗中笑。黄叶挂蛛丝,风吹作鬼叫。石友先生示此诗,戏为写图。惜拙笔不能称雅韵也。戊申孟冬,苦铁吴俊卿。”知此图恰作于初冬季节,作者对冬夜观书当有深切体会,且从题诗映照出他和友人关心人生、不与鬼魅为伍的高洁心态。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观音菩萨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白衣观音  设色绫本  1913年作             达摩面壁 (125万元,2011年12月匡时)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九美图  立轴 设色绢本 1880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三老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16年作

 
[转载]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 十八罗汉图  绫本设色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此画用笔娴熟而凝重,气势飞动而骨力老到,设色简净,笔到而神采毕现。十八罗汉各有风采,睿智大度的,清矍消瘦的,丰满肥胖的等,画家用凝练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将之描绘得活灵活现而神情各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