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寺僧款紫砂壶当为伪托

标签:
紫砂壶金沙寺僧宜兴紫砂壶正德紫砂始祖 |
分类: 杂文 |
3月底,“宝轩古玩”店商人赠壶一把,底款为“金沙寺僧”(见上图)。细考此壶当为伪托。理由是:
金沙寺僧是明弘治正德(1488——1521)年间宜兴人,姓名失考,由于他是宜兴湖滏九里山的金沙寺僧人,故世人以“金沙寺僧”称之。他熟谙制陶技艺,常制作圆形壶器,被后人尊为紫砂工艺的始祖。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创始篇》载:金沙寺僧搏紫砂细土,搜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捏口、柄、盖、的,作成壶具,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而此壶之胎非紫砂而是紫泥,工艺粗糙,壶钮是为灌浆拼合,疑为当代化工壶。
金沙寺僧制壶既不留款,也不钤印,仅以指纹为标识。据传金沙僧喜用紫砂泥制壶,自然会有相当多的指纹留于壶上,此为鉴赏金沙僧壶的重要根据。而此壶无指纹而有底款“金沙寺僧”四字,且款字是电脑刻字,非常规整完美无缺。
供春制壶,传说就是偷学于金沙寺僧的技艺。故金沙寺僧被称为紫砂制壶工艺的始祖。由于金沙寺僧的作品并不署款,自无从认定有何传器流之于世。至于也有人附会四大名壶的“无名壶”即为金沙僧所筑,是否真实,则尚待察考。然,底款有“金沙寺僧”四字者,应为伪托。
在历史上,金沙寺僧紫砂壶是一个极其独特的品壶,而且是一种实用与审美高度结合的特种纯手工艺品。我们今天看到的金沙寺僧紫砂壶,大多留有作者的铭款,这种带有风格性的艺术品,虽然反映出一定的历史年代的沉淀,也为人们了解那些紫砂历史名人提供了一种途径,但非一定。
追根溯源,紫砂壶创始之功应归无名英雄“金沙寺僧”,可见,是佛教人士在紫砂壶的创始中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清《阳羡名陶录》的作者吴骞,不但把金沙寺僧列在紫砂“家溯篇”之首,还撰诗云:“金沙泉畔金沙寺,白足禅僧去不还。此日蜀冈千万穴,别传薪穴祀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