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儿子的谈话——分数从哪里来?

(2010-05-12 13:31:22)
标签:

沟通

分数

构建思路

杂谈

分类: 与孩子沟通

    昨天周二放学早一点,爸爸带丁去钓鱼了。回来时虽然只有三条小鱼的收获,但是丁依然兴奋的不行,因为这是第一次爸爸带他去钓鱼。

    趁着大家轻松愉快的心情,晚饭后我和丁聊起了在我心中酝酿已久的话题。

    红字部分是好友阳阳的点评(我们曾在MSN上聊起过这一段对话)。 

                                                                         http://s7/middle/5e350567g8674cbe36b26&690

   我:昨天数学86、87两页的作业有问题吗?

  :有。有个地方没搞清楚。您怎么想起问我这个?

   我:杜老师昨天发短信一直提醒,所以我想这份作业一定很重要。

   我:丁,你们学过面积的换算吗?妈妈的单位最近在征地盖办公楼,但我总搞不清一些概念。

   丁:有什么问题问我吧。

(嗯,这个台阶给的好,让他有平等甚至高于妈妈的自我成就感。)

   我:真的? 一块地,一般用平米或亩表示面积,但是别人问我核多少公顷我就不明白了。

   丁(很认真):公顷的概念是——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讲得很细致,还拿出书上的例题给我分析)。

   我:我们买下的这块儿地是33871平米,那就是说。。。。。

   丁:3公顷多一点啦。。。

   我:我明白了。10000平米=1公顷。对吧?

   丁:对呀。我就是昨天这点东西没搞懂才出了好多错误。

  自己被需要的感觉、能帮助到别人的感觉,都会带给丁丁好的自我肯定与自我认可;另外,原来妈妈也搞不明白,不是我一个人会犯错误,孩子内心潜在的焦虑与紧张会释放掉)

   我:其他作业也有同样错误吗?

   丁:没。但是有些地方还是马虎了。干嘛关心我的作业(很敏感)?

   我:妈妈是想和你讨论一个问题,你说分数是从哪里来的呢?

   丁(有点没转过来):??

   我:老师判出来的?

   丁(思考中):不是。是我做出来。。。。对了,是我自己挣来的(挣钱的挣)!

   我:对!是自己挣来的。你一下就能挣来90几分?

   丁:不是,是一步步挣来的。

(老师判来的--扣分的思维逻辑;自己挣来的---加分的思维逻辑这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一步步指的是什么?

   丁(认真思考):每一课吧。。。。一点点的。。。。

   我:每一课挣几分才算好?

   丁:每一课最好是挣满分啊。。。。平时有了小窟窿,最后就会给自己攒个大窟窿啊。

(他回答在思考挣分、积攒的来的过程。)

   我:是这道理啊。那么每一课有没有窟窿自己怎么知道?

   丁:作业啊,小小检测啊。。。。。都会知道的。

   我:作业上的窟窿是怎么来的?

   丁:预习。。。上课听讲。。。。有没做到的地方呗。

   我: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及时问老师,没弄明白。

   丁:对!

   我:发现作业上有窟窿还来得及补救吗?

   丁:当然啦!我刚才就在补窟窿啊。错的我都改了。

   我:同样的错误犯几次算是正常呢?

   丁:同样的错误犯得越少越好,最好就一次吧。

   我:那这样看,平时的预习、听讲、作业是不是都非常重要?

   丁:那绝对!平时没有小窟窿,最后才能没有大窟窿!

(提炼、总结、补充他自己的结论)

   我:分数是哪里来?从平时做起。对吗?

   丁眼睛开始放光了。。。

   丁:好分数是平常自己挣出来的!

渐入佳境、逐步登高

   我:听讲是是你在学校的事情。那么在家里能做什么?

   丁:预习,修改作业。

   我:还要随时整理自己不扎实的知识点。

这个过程非常棒了。。。。这样的讨论,他思考、他作答、他分析,他自己建构概念和结论,有了你的归纳总结和补充,“鱼”和“渔”他都得到了.

 

     谈话结束后我写下几句话贴在了墙上:

 

分数从哪里来?

冯泽栋的结论是:分数是平时一步步挣来的!

冯泽栋的观点是:功夫要下在平时;还要注意细节!

 

 

    当你接到老师短信、电话“投诉”孩子的时候,我们这些作家长的是很容易发怒:这孩子怎么那么不省心!怎么那么爱走神?!怎么那么粗心大意?!带着这些坏情绪。。。等孩子捧着丢了几分的卷子回到家。。。。孩子在学校已经被“收拾”了,回到家仍是一顿暴风骤雨。道理很不容反驳——老师和家长都费了那么大的心血,他有什么理由不是一个能考一百分的优等生!

    儿子曾是一个乐天随性的男孩,两年多的小学生活则让他变成一只暴怒的小狮子;敏感、冲动。大考小考的分就行一根针,随时可以扎爆一个胀鼓鼓的气球,他已经“成功”地被套牢在“分数”里。当我发现孩子被这个无形的绳索捆绑得再也找不到往日的惬意与安然时,那感觉真是疼到了心里。所以一直想找个方式把孩子从这个纠结中解脱出来。

    阳阳姨帮他筛选了对症下药的书籍——这期间丁读了阳阳姨推荐的各种绘本(后续另发博文),我也一直思考如何亲自开解他,带他走出这个小圈圈。

    感谢阳阳,她一直提醒我,一定让孩子自己分析出结论来,她告诉我:跟孩子讨论,一定要“等得”!!一定要有耐心。这是尊重他们自己的成长速度、尊重孩子们自己经验上的微薄。

    感谢她对这次谈话所给予的评价:呈现和分离。呈现:事情由来的过程是什么(而不是只记住结论就得了);分离:把我们的经验与孩子的分离、把我们的情绪与孩子的分离、把我们结论与孩子的分离。。。目的只有一个:让他建构自己!

     同时尊重他的建构速度(讨论中的等待)、尊重他微薄的经验(允许答错、答偏、答幼稚)、尊重他构建的结果(把他的结论总结起来写墙上)。

    还是那句话:孩子永远属于他自己,我们能引领他但不可代替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