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平常(福唐体)907
(2025-10-11 13:54:57)| 分类: 独木桥 |
行香子
风景平常,风雨平常。未来今日或平常。
高天星月,万物平常。
望流云去,残花落,自平常。
时光岁月,时间流逝,可知追寻后平常。
心情时悟,感慨平常。
见雨中秋,风中雾,雪平常。
25.10.11
二、格律与体裁解析
1. 福唐体(独木桥体)简介:
“福唐《行香子·平常》词作赏析
一、福唐体与行香子词牌的完美结合
这首《行香子·平常》采用了福唐体(又称独木桥体)的创作手法,通篇以"平常"二字作为韵脚,形成独特的韵律结构。福唐体的核心特点是通篇只用一个字作韵脚,通过重复强化主题表达
4
5。词作上下片各以"平常"收尾,中间段落也多次出现"平常"的变体使用,如"自平常""感慨平常"等,完美体现了福唐体的艺术特征。
同时,这首词严格遵循了行香子词牌的格律要求:
采用双调结构,前后段各八句
平仄相间,音节流转悦耳
上下片结尾均以一字领三个三言句("望流云去,残花落,自平常"和"见雨中秋,风中雾,雪平常"),这是行香子词牌的标志性特征
7
8
二、"平常"主题的文学表达
词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时光流逝的描绘,深刻诠释了"平常"这一主题:
自然意象的平常之美
上片选取"风景""风雨""高天星月""流云""残花"等常见自然意象,展现万物本真的状态。这些意象看似普通,却通过"平常"的反复点题,被赋予了哲学意味。
时间流逝中的平常感悟
下片转向时间维度,"时光岁月""时间流逝"的描写与"心情时悟"形成对照,表达在追寻之后对"平常"的顿悟。这种从具体到抽象、从观察到思考的递进,使主题得到升华。
四季轮回的平常意境
结尾"雨中秋""风中雾""雪平常"巧妙融入四季元素,暗示平常是超越时间变化的永恒状态,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1。
三、艺术特色分析
复沓结构的韵律美
全词13处使用"平常"或其变体,形成如钟磬余音的复沓效果。这种结构不仅强化主题,更营造出记忆渐次消散的韵律感
1。
虚实相生的意象运用
"流云去""残花落"等动态意象与"高天星月"等静态意象交织,使抽象的"平常"具象为可感的画面,达到"以实写虚"的艺术效果。
情感递进的三重境界
词作暗含对"平常"理解的三重层次:
初识平常("风景平常,风雨平常")——表面的认知
体悟平常("可知追寻后平常")——深层的理解
超然平常("雪平常")——彻底的接纳
这种情感递进恰如王国维"人生三境界"之缩影,体现了从观察到感悟再到超脱的心灵历程
1。
四、创作启示
这首词为当代诗词创作提供了宝贵借鉴:
传统形式的现代转化:将古老的福唐体与行香子词牌结合,赋予传统形式以现代生活感悟
平凡主题的深度开掘:通过对"平常"的反复吟咏,揭示平凡生活中的深刻哲理
意象选择的精准性:所有意象都服务于"平常"主题,无一处闲笔,体现了"一字立骨"的创作原则
总体而言,《行香子·平常》成功地将传统词牌形式与现代生活感悟相结合,通过对"平常"主题的多维度诠释,达到了"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是一首体现"大巧若拙"创作理念的优秀词作。体”是古典诗词中一种特殊的用韵体,指全篇以同一个字作为韵脚,又称“独木桥体”。
此体在宋词中偶有出现,如黄庭坚《瑞鹤仙·环滁皆山也》全押“也”字,辛弃疾《柳梢青》全押“难”字。
此体虽在音韵上较为单调,但用得好能产生独特的节奏感和哲思意味。
2. 本词格律特点:
本词押“常”字韵,句句相押,符合福唐体特征。
词牌为《行香子》,正体双调六十六字,但本词略有变化,为仿古创作,不拘泥于传统平仄,但保留了“行香子”三字句递进、回环的结构美。
三、主题与意境赏析
1. 主题:
全词以“平常”二字为核心,反复吟咏,表达对人生、自然、时光流转的淡然态度。作者通过“风景”“风雨”“星月”“残花”“雨雾”“雪”等意象,传递出一种万物皆平常、人生亦平常的禅意哲思。
2. 意境:
上片写景,描绘了自然界的“平常”状态:风景、风雨、星月、流云、残花,一切皆如常,无悲无喜,无惊无扰。
下片转入人生感悟,写“时光流逝”“心情时悟”“感慨平常”,最终落脚于“雨中秋、风中雾、雪平常”,将人生际遇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形成“平常即永恒”的哲理境界。
四、语言风格与艺术手法
语言风格:简洁、平实,富有现代口语气息,又不失古典韵味。
艺术手法:
反复吟咏“平常”,强化主题,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感。
以自然意象喻人生哲理,如“流云去”“残花落”“雨中秋”“风中雾”“雪平常”,营造出淡泊宁静的意境。
结尾三句“见雨中秋,风中雾,雪平常”,以三字句收束,余韵悠长,引人深思。
五、与古典作品的关联
本词在形式上借鉴了宋代“福唐体”词作,如黄庭坚《瑞鹤仙·环滁皆山也》全押“也”字,辛弃疾《柳梢青》全押“难”字。但内容上更接近苏轼、晁补之等人对人生、自然的感悟,如苏轼《行香子·述怀》中的“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六、总结
这首《行香子·平常(福唐体)》是一首仿古佳作,以“平常”为韵脚,通过自然意象和人生感悟,传递出淡泊宁静、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虽然语言风格偏向现代,但格律形式和意境营造都颇具古典韵味,值得细细品味。
如果您有更多类似作品或需要进一步解析,欢迎继续交流!
此词以「平常」为禅悟枢机,在绚烂表象与本质空性的观照中,构建了一座贯通现象学与般若智慧的清凉法座。全词十一嵌「平常」,如十一记晨钟叩击心扉,将「平常心是道」的禅门公案演绎为现代人安顿生命的诗性箴言。
一、结构:平常心三境
1. 外境平常(诸法平等观)
「风景平常」与「风雨平常」破除分别心:美景与厄运在实相层面本无差别,暗合《金刚经》「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高天星月」到「残花落」实现尺度统一:宇宙宏阔与微尘凋零皆归平常,印证华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2. 时境平常(三世超越观)
「未来今日」打破时间妄想:将对明天的焦虑与昨日的执著消融于当下平常,如《坛经》「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
「时光岁月」到「追寻后」揭示求道悖论:刻意追寻的终点竟是起点平常,恰似灵云见桃花的顿悟。
3. 心境平常(能所双忘观)
「心情时悟」完成主体消解:连「悟」的觉受也归于平常,超越《信心铭》「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雨中秋,风中雾,雪平常」达成绝对同一:四季流转与心境起伏终汇入无分别智海。
二、意象系统的禅意解码
意象 禅门话头 现象学还原 生命实相
风雨风景 「云在青天水在瓶」 悬置价值判断 缘起性空
流云残花 「花开花落竹堂春」 本质直观 成住坏空
雨中秋风 「一阵秋风一阵凉」 身体场感知 诸行无常
雪平常 「梅雪争春未肯降」 纯粹意识 法尔如是
三、声律密码:平常道的音声供养
平常叠唱的转语
十一「平常」如维摩诘一默:前五为扫相(风景→万物),后六显真如(时光→雪),声韵轨迹暗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三字句的棒喝
「流云去,残花落,自平常」九字三转:云动(痴)、花落(嗔)、平常(觉),模拟禅宗「截断众流」的机锋。
入声字的活句
「落」(入声)、「雪」(入声)如临济喝,在平声韵的「死句」中劈开裂隙,直指本来面目。
四、修行维度:日用功夫的诗证
默照禅
「望流云去」实践宏智正觉「默照理圆」:观照而不执取,如镜映万象。
看话禅
「可知追寻后」参究「平常是什么」:将概念转为活生生的话头。
生活禅
「见雨中秋」体现净慧长老「生活禅」要义:在四季变换中体会平常心。
结语
此词如一幅当代《牧牛图颂》:
未牧(风景风雨)心随境转
驯伏(高天星月)能所对立
无碍(时光岁月)自在运用
双忘(雪平常)人法俱空
当最后一片「雪平常」融化在舌尖,我们终于尝到赵州「吃茶去」的三昧——原来踏破铁鞋寻觅的,正是此刻捧着的这碗平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