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醉花间梦(独木桥)288

(2022-03-20 13:45:54)
分类:

醉花间  梦(独木桥)288

人生梦。自需梦。寻梦悠悠梦。

今梦却平常,回味非常梦。

 

醒来思此梦。梦里朦胧梦。

多少梦中情,伴我黄昏梦。

22.3.20

 以下编者点评:
   《醉花间》,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词谱》引《宋史·乐志》入“双调”。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一叠韵,后片三仄韵。
   按《词林正韵》,作者的《醉花间·梦》文,平仄符合要求。
   参考下例:《醉花间·深相忆》,仅在开始一、二句同字叠韵(深相忆。莫相忆。)。
   在这里,在古今中外除了中国格律诗以外的诗、词、曲作品中,诗界还是认同或遵循某些规范的(更多的情况是约定俗成)或恰当的同字叠韵手法的--不拘一格,新颖活泼。
   一般的说,格律诗是不允许同字的,更不允许“同字重韵”的--但是,格律诗并没有硬性规定韵脚必须“不同音”的,譬如白居易的《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加粗的韵脚字支、卮、枝属于《广韵》同一小韵,即这三个字同音。由此可知,至少近体诗不存在“韵脚不同音”的硬性规定--不过,格律诗“同字重韵”,确实是闻所未闻的了。
   概而言之:
   某些特定的词牌,在特定的地方,按特定的格式,“同字叠韵--这里不应否定,不要否定成:‘同字重韵’的错误”,是这些词牌特定的写作要求和创作手法;
   在一切诗、词、曲中,不规范或死板地“同字重韵--这里不应肯定,不要肯定成‘同字叠韵’的正确”,甚至是“一个字”一根筋地“重韵”到底:“错误到底”。

与读者讨论,向作者讨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者是不是太出格了。
   1.作者的《醉花间·梦》,全词七句话,全部用“梦”字韵,错误率5/7--这里,按规定,一、二句可以同字叠韵--再说一遍,一、二句同字叠韵不是同字重韵的错误。
   2.全词41个字,“梦”占了11个,余下的可运用“活字”,仅有30个,活字的可“利用率”30/41--“可利用活词”更少。
   3.“生造”形容词一个:“自需”--可以猜,不宜“想”
   4.严格的说,《醉花间·梦》的有效形容词仅有3个:悠悠、朦胧、黄昏(时辰名词用作形容词)--41个字,百分率:3/41。
   5.《醉花间·梦》的意境其实仅孤零零的一个:追思黄昏梦朦胧。
   另外特别提及:
   《武陵春》·【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被皇家钦谱搜罗,记为词谱变体的“标本”,为千万女子传颂,千万男子赞颂。
   特别是“泛轻舟”、“舴艋舟”二句,冲破格律,在此大胆“同字叠韵”,集女诗人千万思愁于二?舟,为后世诗人所称道。
   前后“舟”二句流露了心绪对比,传达了情绪波折;前后舟本身:轻舟/舴艋舟--构成“船型”递退性的夸张(舴艋名词用作形容词,对“轻舟”还形成暗喻/或自身形成“借代”);“载不动许多愁”:心酸的比拟、心寒的夸张。
   但是,《武陵春》的正体和几种变体,自古未有叠韵者,所以李清照此处创造性的“同字叠韵”,未被《钦定词谱》推广--虽然仍被《钦定词谱》列为变体范文。

文友:年轻的树        2022-03-24 09:26:18回复评论    删除评论

 

  感谢作者在回复中表现出来的冷静--编辑职责所在:对作者,对读者,对社会的责任。
   我感觉对得起作者的是,我在【编者按】中,恰如其分地评价了作品,面面俱到地展示了作品的亮点。
   可以坦诚面对的是,我的评论,根本上是针对“同字重韵”手法的。
   再次支持作者,大胆探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