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例证!

(2009-02-06 22:28:24)
标签:

财经

    李荣融的国资委报告中提到“央企利润是在价格扭曲的事情下获得的”,其实还要补充一点的是“利润来源于行业上游、垄断行业及便宜的银行信贷”,这一点与我们对整体经济的判断是一致的。
     2006年全国GDP约为20.94万亿,财政收入3.87万亿,国企利润1.1万亿  预算外收入1万亿;2007年全国GDP约为24.66万亿,财政收入为4.96万亿,国企利润1.6万亿,预算外收入1.1万亿;2008年全国GDP约约为26万亿,财政收入6万亿,国企利润0.7万亿,预算外收入0.8万亿。

    宏观利润率接近25%~30%,属于相当高的水平,基本把所有利率都吃掉了。因此,留给其它主体的利润空间可想而知,其他主体的利益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和股票上,这些极有可能来自泡沫,如果这样的话极有可能还回去。导致这种情况出现主要有以下三点:
1)中国宏观经济处于快速扩张,GDP的贡献主体主要处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反而受到很大的压制;
2)美元贬值,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进一步的过剩循环,以及对冲资金高杠杆运用到商品
期货投机中,导致了大量基础原材料价格快速上升,而中国国企主要处于上游基
础原材料产业(比如金属、煤、化肥、石油)、国家控制供给(比如地产、公用
事业)以及垄断行业(比如银行、证券、保险);
3)央行发行过多货币对冲外汇储备增加,导致国内过度信用扩张,随之各类抵押品(主要是按揭房产、土地)价值快速增加,而这是维系信贷的纽带和利润增加的源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