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的画虎名家、高手、爱好者大家好!
首先自报家门,我外号刚叔,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并非我年龄大,只是因为我的爱好比较像大叔,热爱传统文学、绘画、音乐、热爱古董、字画收藏、热爱茶艺,更执着于遵守传统教育下的人伦、道德、品行、为人处世原则,与之八零后的我来说,的确显得老了一些,所以大家才关爱的称我为刚叔。我的书房悬挂了一个牌匾,是由著名书画家方严先生所提,上书:问心堂。这三个字是我处世和行事的行为写照,所谓“不忘初心,凡事问心而为,问心无愧”对于下文所写,所做,所为,都是初心所致,问心而为,并且问心无愧,可以对不起自己,但一定对得起别人。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一幅工笔老虎的绘制过程》,看过那篇文章的朋友们都知道,我是祖籍甘肃庆阳,活在北京,自小喜欢画老虎,曾和诸多的爱好者一样,热情满满却不得其法,尤其在90年代的西北,那个落后的年月,落后的村落,那个落后的时代。时光流逝飞快,二十年前的光阴已经变成了美好的追忆,当下的我,活在北京,当下的各位,活在几千年文明古国最利于学习知识的年代,而有多少人还记得儿时的梦想,有多少人还在孜孜不倦的奔走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相信已经没有多少人了,而我就算其中一个,一个为了家庭,为了生计,活在芸芸众生、活在车水马龙中,日夜奔走在艰辛赚取口粮的谋生队伍中的一员……放眼望去,我们还能寻找到几个二十年前卧薪尝胆的莘莘艺术学子?
这不能不让我由衷的感叹,感叹最追求梦想的那个年代,那个只能通过新华书店少之又少的一两本画虎书来学习技法的年代,那个没有技法、没有教程、不认识画虎名家、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更没有一个能寻找到一个画虎爱好者的qq群、微信群的年代。感叹那个买不起宣纸、买不起好用的毛笔、裱不起画的年代。即使如此,我们还依然心无旁骛地在想尽一切办法去画国画、画老虎。而如今再回望过去,那时候的一切困难在现在来说,都算个屁呀?几乎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年代。有钱、有书、有网络、网络上有取之不尽的学习资源,还认识不少画虎名家,想要现场目睹这些画虎名家现场作画,也是极其容易的事情,想要拜这些顶尖的画虎名家为师的话,也并非太难。然而,我们却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时间!所谓想得到的时候得不到,能得到的时候却身不由己,时间真是捉弄人。
如果上面一段话能引起你的共鸣,请继续往下读!
回到上文中的2014年年底,当初距离我上一次画虎,已经十年之久,这十年,因为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北漂工作,没有动过一次笔,而画虎是我从小的追求,现在有时间了,是否可以拿起画笔好好画一两幅作品呢?说干就干,当我准备好了所有要画虎的材料之后才发现,我居然没有一个可以随时交流画虎技法的朋友,一个相互学习的画友,真是悲哀,这种寂寞,让人难受,简直就是一种孤独。而我相信,和我一样孤独的人大有人在,虽然是二十一世纪,但依然会有很多朋友就像我十几年二十年前一样,求学无门,学法无路。在如此思考之后,我突然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建立一个qq群,通过推广,把所有爱好画虎的画虎爱好者都集中起来,大家相互交流技法,相互交流学习心得,相互进步,共同成长。里面有画虎名家、有技法成熟的高手,有初出茅庐的菜鸟,有专门画画的,有爱好画画的。
在成立了中国画虎群之后,加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爱好者。通过迅速发展、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人数增长到了三百多人,大家在群里搞活动、搞比赛、用同一个素材进行创作等一系列纯公益的学习活动!由于这个圈子的建立,让更多的爱好者和国内一流的画虎名家可以面对面的交流、让更多的画虎爱好者有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并与其它爱好者成为画友,成为朋友,对于我来说,我就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同时,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圈子带给我们的进步和好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几位画虎菜鸟的进步。比如:上海的谢家俊,一个将近四十岁的老大哥,当初进群的时候名字叫“想学丝毛方法”,当初基本就是菜鸟,进了群我还给讲过一堂课,后来通过交流和学习,现如今,已经达到了高手的程度,自己的作品也被全国各地的藏家收藏,每天忙的不亦乐乎。还有一个是浙江的王燕飞,从不会丝毛,刚进群的时候画的老虎平的像个卡片一样,现如今临摹唐坚老师的作品已经很成熟。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是山西的“棒棒”同学,他是一位乡村中学教师,他是进群最早的成员之一,最初的作品简直没法看,而现在的丝毛技法已经非常成熟……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我就不一一列举,总之,每个人的进步都和圈子有关,是大家相互成就了对方,提高了对方,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同趣者圈子”就是这么神奇,三人行必有我师,更别说我们三百人的圈子。
到了2015年前半年,画虎群先后得到了很多人的倾情付出,比如:画虎名家孔祥前老师把他已经绝版了的50本画集提供给我们画虎群;画虎名家张伟老师把自己刚出版的最新画册送给我们画虎群100本,上海著名画虎小生罗嘉骏画了一个月的时间为本群拍摄制作了“工笔画虎技法”视频教程;当然,我也凑热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大家写了一篇《一幅工笔老虎的绘画过程》,通过中国画虎群的微信公众号“画虎艺术”分享出来,供大家借鉴和学习,虽然水平不怎么样,但也算自己为这个群体做出来的一点绵薄之力吧,没想到受欢迎度还不错,阅读量迅速过千,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转发,也让更多的人因为这个教程而看到了中国画虎群,并加入进来。2015年年中,全群的朋友们慷慨解囊,为著名的《黄河岸边画虎女》的原型——也是本群的成员之一的河南焦作小女孩荆琳琳募集医疗费,虽然募集的款项距离治病费用还相差甚远,但可见中国画虎群里每一位哥哥姐姐的是善良和仁爱之心,捐款结束后,又河南的几位朋友自发驾车将物资和款项亲自送到了琳琳家中。
2015年下半年,由于我家孩子出生不久,我要身兼努力赚钱和超级奶爸的双重职责,就把中国画虎群抛到了脑后,因为这的确太占用我的精力了,另外,因为鱼龙混杂,群的管理让我身心俱累,我便将群转移给了另外一位朋友,他的名字叫蒋荣祥,我们都亲切的称他祥子,他是著名西游记文化画家华玉清的外甥,同为画虎爱好者的他,接了我这个不称职的群主的职责,一心一意的一直将中国画虎群用心维护,管理的井然有序,每个进群的朋友,他都认真的将他们的省份和名字一一做了备注,更是把这个群当做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都在群里和大家互动,并认真的为每个人解答问题,遇到自己不懂的,就推荐水平好的老师供大家学习和讨教。而我,默默的注视着这一切,温暖和感激都在心底。
到了2016年,潜伏了很久的我,有点坐不住了,看着群里的朋友一天比一天多,想着,也应该好好为大家继续做点事儿了,虽然工作和家庭的事情让我忙的焦头烂额,但为自己热爱的事情和朋友们做点事情,便顾不得那么多所以然了。在我回归中国画虎群不久,就得到了画虎名家,也是我的恩师——孔祥前老师的支持,通过我的再三请求,得到了他的许可,将他的三幅老虎代表作的原作进行一比一高仿复制,提供给中国画虎群的广大画虎爱好者,供大家学习和收藏。感谢无私的孔祥前老师。
总之,中国画虎群的发展和成员之间的各种故事有很多,原谅在此文章里面不能尽言,而中国画虎群能有长足的发展,得不到各位老师、各位爱好者的支持和拥护,时至今日,中国画虎群已经建立将近两年,通过各种清理和整治,人数三百左右,这些人在全中国的画虎爱好者里面来说,并不算多,但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就像回家一样回归到这个属于自己的圈子里来。
中国画与深厚的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源远流长。并兼哲学、理法、书法、文学等各学科的休养于一身。中国画描写题材门类繁多,大类分为山水、花鸟、人物、草虫翎毛等,风格和形式更是千变万化,我们的中国画虎群,实际上是一个很小众的范围,因为老虎只是一种题材,是诸多题材门类里面的一个门类里的一个题材分支而已。不成体系,也不成门派,在此还希望各位专情于画虎的朋友们,要把眼界放高,虽喜画虎,擅画虎,但一定不要纵情一处,应兼顾书法、山水,人物以及文化造诣的同步提高。而画虎,也不要仅仅停留在皮毛之描写,虎有灵魂、画亦有灵魂,形神兼备和笔墨涵养才是更高的追求,不要受固于某种流程和所谓的套路技法。画无定法,绘画里面没有固定套路,所谓“有法亦无法,无法亦有法”。动物的皮毛表现都是相通的,“相通却又不同”,主要靠理解。关于用纸、用墨、用笔、步骤、甚至干画还是湿画更是没有限制没有套路,当你理解了,就怎么画都行,怎么画都对,不理解的话,怎么画都不对,都不行。
不知不觉中,敲打了四千多字了,我想我们的文章该结束了,在结束之前我想告诉大家几个想法,这几个想法都是为了我们这个中国画门类之一里的一个分支——画虎文化多做点贡献,使之发展。圈子虽小,但志气不小。
第一:将中国画虎群的微信群做起来,qq‘群的朋友们尽量也进入微信群,方便大家更好沟通和晒作品!
第二,选出领导班子,需要一个班长,一个副班长,一个学习委员和一个网络编辑,协同我管理好中国画虎群,更好的为大家服务!
第三,把中国画虎群的微信公众号继续做起来,并建立画虎资料库,方便当家学习,并替大家免费发表作品,分享画虎资料和技法!
第四,邀请画虎高手和名家拍摄画虎讲座,技法视频,通过公众号进行传播,供全国画虎爱好者学习和交流!
最后,请大家毛遂自荐和推荐共同建设中国画虎群的人才,要求如下:
班长:热爱画虎,热爱本群,人品好,时间较多,责任心强,细心、认真、负责,帮助料理本群整体管理。
副班长:热爱画虎,热爱本群,人品好,人缘好,时间较多,责任心强,细心、认真、负责,辅助班长管理本群。
学习委员:热爱画虎,热爱本群,时间较多,熟悉电脑,收集和管理本群的各类名家资料库和画虎技法的辅助上传、发布等。
网络编辑:热爱画虎、热爱本群,热爱艺术,擅长文字,时间较多,精通电脑。负责中国画虎群公众号“画虎艺术”的管理和运维。
更欢迎加入中国画虎QQ群。
欢迎转载本文,让更多的画虎爱好者回家!
二零一六年五月一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