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峻峰:山西旧广武改造为何村民不认可

(2022-07-18 10:36:34)
标签:

山西

旧广武

改造

文物保护

杨峻峰

分类: 长城保护、文物保护、自然保护
旧广武改造为何村民不认可
作者:杨峻峰     转自:忻州市长城学会    2022-06-08  发表于山西

最近,在朔州市山阴县旧广武村,实施着一项“山阴县长城旧广武村历史文化名村建设项目”,承办单位是山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建设单位是旧广武村,设计施工单位是山西一建。目前项目实施得正轰轰烈烈,可是大多数村民认为此项目纯粹是胡来,叫骂声一片——这是笔者在旧广武饭店、古城里的大街小巷所听到的。笔者在改造现场转了一圈后,也认为有些项目是胡来,是对旧广武村的一种破坏,并不是保护。

杨峻峰:山西旧广武改造为何村民不认可
改造现场

旧广武古城位于山阴城南40公里处,距朔州市区40余公里,距雁门关5公里,是山西省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古城城墙的确切建筑年代史籍无载,据有关文献佐证和现存建筑考究,始建于辽代,当时为夯土城垣,明洪武七年(1374)包砖,清代曾作过维修和补葺。现存城墙除外观具有明代特点外,其主体规制和构造基本为辽代故物。城墙周长1652米,总占地16296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城墙总高8.3米,下宽5米,顶宽3.4米,外表全部砖砌,石条作基。最上沿矮墙置垛口、望洞和射孔。整个城墙共施马面16座,尺度大小不等,紧贴墙体,雄伟稳健。城墙东、南、西三面设城门,不置北门。城门上原有门楼,在解放前和“文革”当中遭破坏。城内街道布局基本保留原制,造型独特,别具一格,是研究辽金以及明代城池的重要实物资料。

杨峻峰:山西旧广武改造为何村民不认可

旧广武古城如此重要,得到各级文物部门的重视,山西省文物局拨款设专人保护和管理,还分别对城墙、马面、垛口等进行维修,保存了古朴的形体,恢复了明代特色,使之更加绚丽多彩。2006年6月国务院将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广武是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附近还有国保文物广武汉墓群。古城雄踞古雁门关西陉关的北麓,紧依明内长城雁门十八隘口之白草口,南望内长城,北邻汉阴馆故城,东靠新广武城,西接辽代雁门关关城遗址,是历史上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重要地带,是上下数千年的战略要地和著名战场。坚固的城池、对峙的敌楼、相望的烽火台等,构成一条固若金汤的防卫体系,至今不失当年古战场壁垒森严的战斗气势。据历史考证,从汉逐匈奴、唐御突厥到宋抗契丹、明击瓦剌,广武历经战斗4700余次,并在历史变迁的沧海桑田中,承担着中原农业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既冲突又融合的重要角色。

旧广武奇险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边塞文化特色,具备了开发旅游的大好条件,因此山阴县配合国家长城文化公园建设,想着保护旧广武,改造旧广武,奉献给游客一个全新的古城新貌。按村中心栽立的项目简介牌上显示:本项目建成后,有助于弘扬边塞文化,吸引省内外广大游客,为旧广武村以及山阴县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山阴县旧广武古城走向一条“以文化名村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村落保护”的良性徇环之路,使文化名村保护与文化名村旅游相互促进,两翼齐飞。

杨峻峰:山西旧广武改造为何村民不认可

整体项目的动机是好的,可是在个别分项目的策划规划方面存在着与历史文化、与文物保护、与大众欣赏、与百姓意愿相悖的偏差,因而惹来骂声一片。据介绍,本建设项目包括修缮公有历史建筑院落7处,加固抗震房屋36处,对王家大院南院、北院进行数字化展示利用设施改造,对历史文化街区(尚武街、崇文路)环境进行整治以及立面改造,修建城内环城游客步道,配套旅游厕所,完善便民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环境绿化。在城外修建环城乡村道路、生态停车场以及环境绿化等工程。在这些具体的实施项目中,村民们最有意见的是“对历史文化街区(尚武街、崇文路)环境进行整治以及立面改造”,关键点在“立面改造”上。笔者6月5日在广武古城的大街上看到,立面改造项目全面展开,原有民居中那些瓷砖的、红砖的、石砌的立面墙体,都在外面裹贴了一层薄薄的仿青砖墙体的瓷砖,让人看后特别别扭。更有甚者是村民们以前拆下长城砖垒砌的房墙,也要贴上新瓷砖,真让人感到痛心,比如贴上改造标签的“广武名村建设项目点段设计(C—1.1)”就是一个例证。面对那种城砖垒成的民居墙,我们已无法追究当初拆城砖的责任,但是那种旧砖起码能为古城增添着一种古意,听到一种历史的回声。还有一些原始古朴的石墙,那就是广武的历史,广武背靠石山头,脚踩石河槽,有的就是石头,用石头修筑民居,这就是古朴的民风,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如果把我们认为古朴有价值的设计者认为落后的东西改造成现代化材料制造的假货,广武古城的“古气”会马上荡然无存,马上会变成一座清一色的现代化新城,这岂不是严重的破坏,难道能说成是保护?因此村民们不是叫骂就是笑话,说:虽然不用自己花钱哩,但我们也感到非常可笑哩,这是做了个甚东西哩,薄瓷砖能吃多少年代哩,是不是三两年就会掉落哩,真是没有意思哩……

杨峻峰:山西旧广武改造为何村民不认可
城砖垒筑的房屋

再从开发旅游的角度讲,这种贴瓷砖改造古城古村落的失败例证太多了,比如保德县故城村,把一个锤錾面石窑洞民居的古村落改造成一个现代化的新瓷砖村落,众人笑话。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想建古城古村搞旅游,也是贴了瓷砖,没想到游客不买账,大家看了后有一种视觉疲劳的感觉:哪儿也是这种假墙,似曾相识,千篇一律,没有看头,真不如石墙城砖墙,景点肯定会逐步萧条。

旧广武古城之所以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仅仅是有一道完整的城墙,还应有城内古旧的街道、古朴的民居,以及古庙、古树、古碑等等的文化遗存,是一个集合体,大大小小的文化元素都应当保护。这种保护,首先要保护古旧的风格,恢复文化的古意,不是添加没有丝毫古风古意与古城丝毫不合套的现代化元素,让人一看就是造假。如果说,想抢救街巷两边濒临倒塌的房墙,用料应当是仿明清时的古青砖古城砖,是烧制的整块的砖头,不是挂一层瓷砖面草草了事。

杨峻峰:山西旧广武改造为何村民不认可
改造的房屋

保护一座古城,打造一座古城,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靠一月两月来突击完成。比如旧广武古城,站在城墙上看,最难受的是城内房屋的红顶子,这与明清古城的风貌是格格不入的。想彻底改造古城,要慢慢地改造红房顶,把红瓷板瓦房顶变成青筒板瓦房顶,两年不行三年,三年不行五年,只要有规划,能坚持,肯定能改造好。我们现在从立面贴瓷砖的行动上看,似乎有一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急要功劳的感觉。由此想到当年的“月亮门”事件,就在旧广武附近,也属山阴县管辖,本来是一座内长城上的雄伟的砖砌空心敌楼,上世纪中期被山阴人拆得只留一个破门洞,洞门较宽,状如圆月,后来被人们讥讽为“月亮门”。可笑的是朔州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把这个破门洞说成是朔州长城的标志。后来月亮门被风雨剥蚀的倒掉了,在如何维修恢复的问题上众说纷纭,有人说本来就是一座空心敌楼,是被破坏成月亮门形状的,既然已经倒掉,不要管它曾经破烂成个什么样子,破烂只是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的一小段历史,要想恢复就恢复成雄伟的空心敌楼算了,恢复成明朝时的旧样子,真正符合“修旧如旧”的原则。也有的观点是应当恢复成月亮门倒塌之前的样子,月亮门已经成为朔州长城的象征,不可改变。在众说纷纭的影响下,此处搭起脚手架好几年迟疑不动,据说租用脚手架的费用早已超过修建一个空心敌楼的费用。到最后还是修筑了一个假的“月亮门”,里面用钢筋支撑,外面用现代的化学材料装饰成未倒时的式样,不仅体现了“修烂如烂”,而且体现了真正的“空心敌楼”——墙体的空心,敲上去沉闷作响,发出惨痛的回音。我们从现在旧广武古城的造假,想到前几年“月亮门”的造假,山阴县修筑长城上的造假真是有脉传承。

我作为一位忻州的长城爱好者,非朔州本土人士,本来没有对朔州说三道四的权利,可是基于保护长城的动因,再加上中国长城学会常务理事的责任担当,说了如上多余的话。接下来还想说几句:广武古城的建设者们,为了保护好古城,请停手吧!停下手来认真想想是非对错,停下手来重新考察论证一下,依照真正保护、长远发展的原则,对不同的房屋采取不同的保护办法,要把旧广武保护建设成具备古风古意的、具有造型不同风格各异民居群落的真古城,千万不可把民居搞成清一色的千篇一律的让人可笑的假古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