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同长城八景评选结果出炉

(2021-11-13 14:52:02)
标签:

大同长城

八景

分类: 长城活动、长城报道、长城评论
大同长城八景评选结果出炉
转自:人民资讯    2021-11-12

大同长城八景评选结果出炉

      11月12日,“华联农业杯”大同长城八景评选颁奖仪式在大同市博物馆举行,备受瞩目的大同长城八景评选结果正式出炉。经过长城专家、旅游人士、摄影家、市民代表及媒体人士共同评议,最终确定大同长城八景:得胜开元、守口杏韵、摩岭四绝、云冈梵境、李二“错”墙、红色平型、新平闻边、镇川台墩。

大同长城八景简介:
得胜开元
大同长城八景评选结果出炉

    得胜堡是明代大同镇第一军堡,位于大同古城北约60里,堡北2里得胜口,扼大同至蒙古交通要道(古道),东依饮马河1里,北距长城2里与内蒙古交界,是明代大同镇长城北路指挥中心。
    得胜堡联有周边关堡形成得胜堡群。历史上著名的“隆庆和议”在这里举行,从此战争结束,明蒙和平互市开启,得胜马市盛极一时,俗语“金得胜,银助马”,成为明蒙边贸中心之一。
    封贡开市后,我国北方出现了明初以来从未有过的和平富庶局面,史称“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明清茶马古道,得胜堡是重要节点,见证了中外商贸畅通,文明互鉴。当今得胜饮马河边风光无限,得胜堡东饮马河湿地为夏季避暑休闲胜地。

守口杏韵
大同长城八景评选结果出炉

    守口堡段长城位于阳高县境,据守狭小陡立的山口而得名,古称“雁门口”,明代官办马市之一。守口堡长城依山势而走,古道两侧猴儿山、虎儿山墩台巍峨,雄踞关口。
    春天,守口堡如一幅迷人的画卷。山下果木成林,杏花像是报春的仙子,薄粉轻红,含情浅笑,似在邀人共赏春色。杏花、山川、原野、长城,好一派边塞风光。守口杏韵,已成为大同春天最美的标记。

摩岭四绝
大同长城八景评选结果出炉

    摩天岭长城位于左云县北部,是黄河水系与海河水系的分水岭,属山西省风景名胜区。盘绕建筑在兴蒙火山区玄武岩石林上的长城,把史前地质文明景观与史后人工建筑艺术巧妙结合在一起,是摩天岭一绝;
    镇宁关城的空心敌台是沿长城唯一保存完好的长城属二绝;长城沿线绝无仅有的八台大单巴教堂属三绝;独一无二充满谜题的月华池袖珍堡属四绝。摩天岭长城文化多元,将草原文明、农耕文明、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交汇一起。

云冈梵境
大同长城八景评选结果出炉

    云冈堡位于大同城西30里武周山上,扼大同至内蒙古交通要道。明代嘉靖时期,蒙古俺答汗部崛起塞外,经常经此通道掳掠长城塞内。
    嘉靖37年设云冈等军堡驻守,先设下堡后设上堡,互为犄角,成为金汤之势。武周山崖石窟从此名为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200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云冈为长城边塞上的佛教文化圣地,并集长城文化与石窟佛教文化于一体,相得益彰,蔚为壮观。

李二“错”墙
大同长城八景评选结果出炉

    李二口长城位于天镇县城北11公里,形状似一个“y”字,主线沿二郎山扶摇直上,墙体连贯,高大厚重,气势雄伟,令人震撼,可谓是“国之干城”,修筑质量之高在山西首屈一指。
    李二口长城并非传说中“喝了一口水,错修四十里”的错修长城,其实是明代防御政策调整的反映。李二口长城脚下春季杏花白,秋季杏叶红,与长城相映成趣。
    李二口全力打造古长城文旅开发第一村,如今旧貌换新颜,成为休闲、娱乐、餐饮一体化网红打卡地。

红色平型
大同长城八景评选结果出炉

    平型关位于灵丘县与繁峙县交界处,是明代九大名关之一,平型关北有恒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耸立,成为明代北京西面的重要藩屏。
    1937年9月,八路军集中兵力在平型关一线对日军进行了一次成功的伏击战,举世闻名的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平型关大捷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型关大捷纪念馆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新平闻边
大同长城八景评选结果出炉

    新平堡位于晋、冀、内蒙古交界处,所谓“鸡鸣听三省”,历来为边疆极冲之地。
    新平堡为明大同镇七十二城堡之一,担当两个重任:一是把守河关,不使蒙古骑兵沿西洋河谷冲进来;二是管理与蒙古通商的马市。
    天镇有十一个城堡,新平堡镇就占了四个,即新平堡、保平堡、桦门堡、平远堡,学界称“新平四堡”。新平堡“因军而起,因商而盛”。
    千百年来,汉族与少数民族在这里从争斗走向融合,和平相守,一条路连通晋、冀、内蒙古三省区;一道墙隔不开民族一家亲。

镇川台墩
大同长城八景评选结果出炉

    镇川口为明代长城重要关口,位于大同古城东北,新荣区与内蒙古交界处,为加强防守,修筑大量墩台,列于长城两侧。
    镇川长城建于明代嘉靖时期,长城边墙内设镇川堡、镇边堡两军堡,相距约25里,互为依仗。镇川口向西,长城蜿蜒伸入方山之上,在方山之巅向东眺望,长城绵延数十余里,墩台林立,气势磅礴。
    镇川口东南采凉山耸立其后,万泉河由北向南襟带长城之间,山、水、边墙、墩台、大地、蓝天框镜一体,矗立在大地上的长城墩台更显雄伟壮观,是大同长城独有景观。

   

    活动还评选出十佳推荐作品奖、十佳组织奖、十位幸运读者奖,并现场为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这次活动,全方位全视角全景式展示了大同长城丰厚的自然风貌、历史遗存和文化底蕴,是一次政府、社会、媒体多方参与、合力宣传推介大同长城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活动评出了大同长城的精华点段,推出了最美长城和网红打卡点。对传承长城文化,弘扬长城精神,宣传保护长城,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记者:李小龙    摄影:韩堃    编辑:周建新     
本文来源:大同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