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郑严-
-郑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2,380
  • 关注人气:1,4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济日报:让古村镇焕发“新生命”

(2021-02-07 11:24:10)
标签:

古村镇

经济日报

分类: 长城保护、文物保护、自然保护
让古村镇焕发“新生命”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常理   2021年02月05日

  古村镇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2月4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主办、中国文物学会古村镇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发现·中国古村镇”系列活动在北京线上启动。活动围绕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两大主题,以形态丰富的古村镇为服务对象,整合媒体、学术、融资等领域资源,为古村镇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传播、规划、营销等方面支持,帮助各地尤其广大中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工作,打造有效的文化抓手。活动为期两年,期间将为至少50个古村镇提供服务支持。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表示,作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双重载体,古村镇在“双循环”格局构建、城乡关系调整、文化传承等领域,将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对于这一文化遗产类别的保护与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课题。他认为,文化遗产应该回归人们的生活而不是锁在库房里。只有让人们亲身感受到古村镇等文化遗产的魅力,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主动自觉地关注和保护,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的传承。

  目前,全国一共有6819个古村镇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799个古村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还有一部分富有价值的古村镇未被列入国家名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古村镇正面临着衰落甚至消失的危机。

  “当前,古村镇存在人口流失、建筑颓废,信息、资金匮乏,产业、设施老化等问题,尤其是缺乏追随时代潮流、市场需求的发展主题及落地项目。”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古村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国珍说。

  与会专家认为,古村镇的当代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是随着人口与资源加快向城市集中,古村镇“空心化”程度加重;其次,在运营、宣传等方面,没有找到契合自身历史文化基础的发展主题;此外,古村镇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普遍缺乏升级发展的充足资金。

  郑国珍表示,针对这些问题,“发现中国古村镇”活动,有的放矢地整合了多领域资源,致力为各地古村镇,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古村镇提供支持服务。在展示中国古村镇和谐自然之美、淳朴人文之美、厚重历史之美的同时,加快它们与时代潮流、政策导向、社会需求、村落企划的接轨、融合与发展。

  启动仪式上,活动参与单位——四川泸县、福建邵武市地方政府,分别对辖内屈氏庄园、和平古镇进行了推介,展现了古村镇不同于普通村庄的独特魅力。

  “中国乡村需要有力的工作抓手来完成新旧阶段的衔接和过渡。兼具三农与文旅属性的古村镇,非常适合担当这一重任。希望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帮助中华文明这根古老脉络,抓住时代赋予的新生机遇。”单霁翔说。

(经济日报记者 常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