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董耀会为《叩响雁门》作序:为忻州长城点赞,为雁门精神叫好

(2020-09-22 08:36:22)
标签:

山西

忻州

《叩响雁门》

代序

董耀会

分类: 出版、宣传、研究、论文
为忻州长城点赞,为雁门精神叫好(代序)
转自:忻州市长城学会   2020.9.20   作者:董耀会

      2019年,忻州市长城学会举办了一次“雁门杯”长城研究有奖征文活动,征文结束想汇编一本论文集。我认真看了发来的书稿电子版,不胜欣喜,我为基层有一批热爱长城研究长城的群体而高兴,为忻州的长城研究取得优异成果而高兴。
  在修建和使用长城的年代,今天大同市境内的外长城差不多是凄风苦雨的地方,而忻州市境内的内长城环境要好得多。说到忻州的长城,或许有些朋友并不是很了解,提起历史深厚的雁门关,凤凰气势的宁武关,黄河最后的屏障偏头关大家都很熟悉,这些长城关隘都坐落在山西的忻州市。
  忻州是我熟悉的土地,忻州有我熟悉的长城。1984年我们徒步考察长城的时候,1985年的春节就在忻州市的平型关度过,那年的腊八是在雁门关吃的八宝粥。忻州的长城专家们研究忻州长城的成果,我是非常认可,有许多问题我们也曾一起讨论,共同研究。
  忻州共有14个县(市、区),有13个修筑过长城。从战国赵肃侯公元前333年在此修筑长城开始,相继有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宋、明等朝代在此修筑过长城。现在仍有战国赵、东魏、北齐、隋、宋、辽、明七个朝代的长城保存较为完好。特别是明长城许多墙体高大,敌楼雄伟,古堡完整,坐落在壮美的山水之间,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
  据近年来文物部门的普查数据,境内保存较完好的明长城遗址遗存有248.731公里,保存早期长城遗址遗存有229.85公里,两项合计478.59公里。忻州市长城学会的专家们经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赴全国各地访问专家学者,横向比较,研究论证出了四项全国第一,十项全国唯一,八项全国之最。这些内容,在文集中都有详细的介绍。
  在忻州的长城界,有我很多好朋友。他们常年奔波在忻州的山山岭岭,为了考察和研究长城,顶风冒雪,风餐露宿;为了得到准确的数据,他们经常到全国各大图书馆查阅资料,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对于这些付出,他们无怨无悔,令人敬佩。
  忻州长城学会长城研究成果很多,有《长城爱好者》杂志,还出版了几十本的长城论著和画册,在全国各长城论坛上发表学术论文,为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作精辟讲述。他们为了保护长城,开发长城,利用长城,顶住压力,战胜困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018年5月,山西省政府在大同隆重举行了“送城砖回家,为长城疗伤”活动,会上表彰了山西省长城保护研究十大杰出人物,忻州就占了四位。2018年冬,山西省文物局和山西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了评选长城卫士的活动,在预选的三十位长城卫士中,忻州就占了九人。最终从这三十人中评选出十大最美长城卫士,忻州就有三人,且都是我的好朋友。他们分别是偏关县委书记王源、忻州市长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峻峰、偏关县老牛湾村原党支部书记吕成贵。
  忻州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拥有地位崇高的长城资源,又有这么一批潜心热爱长城为长城事业奔走呼号的长城人,忻州的长城保护和研究肯定会出成果,出好成果,这部“雁门杯”长城研究论文集就是重要的收获。
  据介绍,这次征文活动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长城、黄河、太行旅游“新三板”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忻州市委关于长城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的战略决策,挖掘忻州长城古老灿烂的文化资源,鼓励广大长城专家和长城爱好者加深对忻州长城的考察、研究工作,为忻州长城的综合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翔实的决策依据而举办的,雁门关风景区给与了经济上的支持。
  忻州市长城学会的组织能力和奉献精神非常突出,这次“雁门杯”长城研究有奖征文活动,他们发动了省市甚至全国的媒体全方位地宣传报道,发动了广大长城爱好者特别是长城专家对忻州长城的考察研究,有北京、山西、河北、内蒙、四川、宁夏、陕西、青海八省(市、自治区)的长城专家去忻考察考证,对忻州长城的修筑历史、长城防御、长城保护、长城文化等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撰写了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百余篇。这些研究成果对忻州长城的研究、保护、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历史文化的支撑。同时,在忻州市范围内营造了一个热爱长城、潜心钻研、争出成果的良好学术氛围。
  这部文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学术严谨。虽然征文启事要求除对忻州境内长城的考察、研究文章外,还包括历史上大同镇、蓟镇、榆林镇等相邻长城的研究文章,但是大家还是侧重了对雁门关长城的研究。
  千百年来,雁门关脚下的忻州人以拥有雁门关而自豪,把崇文尚武、百折不挠、顽强拼搏、诚实守信的精神总结为“雁门精神”。今天从长城人对长城研究的执着,也可以看到雁门精神在忻州长城人身上的具体体现。
  最后,我还想讲一讲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事。今年7月24日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长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会议指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影响力、革命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具有重要意义。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对各类文物本体及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合理保存传统文化生态,适度发展文化旅游、特色生态产业。
  这个文件的通过,标志着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打造国家文化战略高地,这对长城保护和利用事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将形成一批具有特定开放性空间的长城文化载体。通过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将这样的文化空间建设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希望忻州市能把握好这个历史契机,发扬雁门精神,在长城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我愿意和长城同仁一起,为忻州长城点赞,为雁门精神叫好。

                  2019年11月27日

———————————

 作者简介:
    董耀会,著名长城专家,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中国长城志》总主编、河北地质大学长城研究院院长。

董耀会为《叩响雁门》作序:为忻州长城点赞,为雁门精神叫好

平台主编:杨峻峰
本期编辑: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