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召开楚长城总体保护规划编制咨询会
8月30日下午,河南省楚长城总体保护规划编制咨询会在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楼会议室隆重召开。会议由河南省文物局资源处张斌远处长主持,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耿丹阳老师代表编制团队做了汇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南阳市文物局、平顶山市文物局、叶县文化局及驻马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驻马店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有关领导及专家出席了会议。
召开此次咨询会的目的是为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征求地方文物部门的意见,便于《规划》与地方文物部门的文物保护与管理相衔接,与各区域内的区域文化研究的侧重点相衔接,与各地市的城市发展与规划相衔接。
与会领导、专家认为规划编制前期工作任务繁重,资料收集丰富,成果突出,在肯定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多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规划编制的实地调研工作。对于已认定的楚长城分布县域均要实地调查到位。对于各区段楚长城的评价和面临的危害、威胁等要具体,要有针对性,不能泛泛而谈,不能公式化。
2、保护规划在评估、规划、保护措施上要注重分类对待。要将人工遗存和自然山险分类评估;规划图纸上,要将人工遗存和自然山险分类区别标示;在保护措施上,要有针对性。对于人工墙体、烽火台、关隘、兵营遗址等人工遗存部分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对于自然山险部分,由于体量大,环境复杂,既要保护整体风貌,又要支持沿线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会议强调要从历史角度、楚长城构成部分的不同类型、与地方文物管理衔接等角度升华、提炼楚长城的保护思路、保护制度。
3、对于楚长城这类早期长城,其本质按遗址对待,而不是按古建筑对待,即在规划思路上,维修不是楚长城保护规划的重点,加强考古研究才是早期长城的重点。把目前还认识不清的楚长城的点、段及亟待解决的重大学术问题,如夏路与方城塞问题、三鸦路与鲁阳关、武城问题、商於古道、武关及南阳盆地西部楚长城分布线和防御体系研究问题、桐柏楚长城的防御体系问题、沘阳故城及垂沙之战研究、天下中路与义阳三关及信阳地区楚长城研究问题、楚长城之外的防御屏障及之内的支撑和侧应系统的升华研究问题、山寨与楚长城关系问题等列入保护规划初期解决的问题。目前,南阳盆地北部、东北部、东部防御体系基本清楚,今后要重视和加强南阳盆地之内及信阳大别山地区的楚长城考察和研究。
4、楚长城防御体系分外侧屏障、内侧支撑及楚长城分布线三部分。保护规划以保护分布线为主体的前提下,要为楚长城进一步的保护、研究预留充足的空间,加强楚长城外侧屏障、内侧支撑的研究和保护,加强与楚长城相关的古山系、古水系的研究和保护。此外,保护规划还要为楚长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成果预留认定空间。
5、考古调查研究、完善四有工作、加强长城保护队伍建设,进行长城基本知识、长城管理培训,提高楚长城保护级别,设置各级明确的长城保护机构应列为保护规划的初期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
6、保护规划的对象原则上以国家文物局“2012[945]号”和“2015[88]号”所认定的遗存为规划编制对象。对认定后,一些确有考古依据的亦纳入到本规划之内,如南阳市方城县大关口遗址,虽不在上述两个文件之内,但国家楚长城资源调查前,该遗址业已被认定,且有重要的考古依据。平顶山叶县马头山兵营遗址出土大量铁质武器、铜镞、石器及东周陶片,位于两道长城墙体之间的山顶上,依据充分。
省政府公布的长城信息与国家公布的长城信息不一致的,以国家认定的为据。
一些冠名楚长城,实为搞景区开发的,不在本规划对象之列。
7、保护规划的编制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如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在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要与实地环境条件相结合,要与地方文物保护管理相结合,要接地气,不能闭门造车,便于保护规划的贯彻、执行。又如保护规划的展示部分,既要考虑到价值,又要考虑到展示环境和展示条件。
8、楚长城保护规划要注重与地方城市规划相对接,以免规划公布后,执行中与地方城市规划冲突、矛盾。由地方文物部门负责向规划编制团队提供各地城市规划等相关材料。

《河南楚长城总体保护规划》编制项目咨询会召开

河南省文物局资源处张斌远处长主持会议

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耿丹阳老师代表《规划》编制团队做汇报

《河南楚长城总体保护规划》编制项目咨询会现场
《河南楚长城总体保护规划》编制项目
《河南楚长城总体保护规划》编制项目是2016年4月,受河南省文物局委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写了《<河南楚长城总体保护规划>编制项目立项报告》。该立项报告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文物保护规划甲级资质单位——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成项目编制团队,查阅大量文献,翻山越岭,对楚长城保存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项目正在推进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