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年对河南楚长城的考古结论

(2019-09-01 22:01:12)
标签:

河南

楚长城

考古

分类: 长城活动、长城报道、长城评论
考古证实楚长城为中国最古老长城
新华社新媒体  转自:考古匠人   2019.9.1

  新华社郑州2018年6月14日电(记者桂娟)经过10年努力,考古人员勾勒出楚长城绵延300公里的分布线路,厘清了其防御体系和修筑特点,并断定楚长城修筑年代为春秋时代中期,证实了楚长城是中国境内最古老的长城。

2018年对河南楚长城的考古结论
河南平顶山叶县闯王寨山西楚长城墙体发掘现场。

  考古人员对楚长城的人工墙体、关隘的关墙、城址、烽火台、兵营、古道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古发掘,出土陶鬲、陶盆、铜镞等遗物的时代最早可达春秋时代中期,与文献记载的楚长城修筑时代一致。

  文献记载,楚长城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西部、北部、东部边缘地带及信阳大别山一线。2008年以来,按照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了楚长城资源调查项目。

2018年对河南楚长城的考古结论
河南南阳方城县米家河村望火楼烽火台发掘现场。

  “楚长城长达300公里的分布线十分复杂,是由人工修筑的绵延较长距离的墙体、关隘、城址、烽火台、兵营遗址、古代道路以及自然山险、自然河流等多种元素构成的有机统一防御线。”该项目负责人李一丕说。

  “楚长城不是一条孤立存在的防御线,其内侧有众多关城和军事重镇,外侧有列城拱卫。”李一丕说,“正是有了内侧关城、军事重镇的支撑和侧应,楚长城的防御才有了生生不息的活力来源,而外侧列城的拱卫,构成了楚长城外围的防御屏障和纵深。”

  楚长城是目前中国已公布长城中位置最靠南的,也是唯一一个位于秦岭-淮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南的长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域气候,形成了楚长城特有的建筑构造。

2018年对河南楚长城的考古结论
河南平顶山叶县鹞山西坡楚长城墙体。

  考古发现,楚长城人工墙体底部,有大规模堆积炭化木棍,或在石块层里掺杂炭化木棍的现象。这种炭化木棍系人工烧制而成,具有防潮和除湿的干燥作用。这在中国已公布的长城中,是绝无仅有的案例。

  “温暖湿润、雨水丰沛的环境气候,决定了在楚长城的修建过程中,地基防潮除湿的要求明显高于中国境内的其它长城。”李一丕说。

  楚长城素有“长城之父”的美誉,是中国早期长城的代表,具有原始、古朴的一面。考古调查发现,在楚长城的防御线构筑过程中,较多地利用了山形地势等自然因素。

2018年对河南楚长城的考古结论
河南平顶山舞钢市平岭楚长城墙体底基石块层里掺杂的炭化木棍。

  楚长城的人工墙体多紧贴丘岗、山体或山间垭口外侧的崖边修建,不但有利于观察敌情,还能有效打击攀援而上的敌人。

  “这种修建规律和特点,显示了楚长城较强的军事实用性,与主要考虑农牧分界的燕、赵、秦北长城有明显不同。”李一丕说,“楚长城军事色彩浓厚,既是楚国北上问鼎中原的跳板和基地,又是防御中原诸侯南下的屏障,军事战略意图所指的方向特别明显——防御和进攻北方。”

   (图片由考古队提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