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明——纵横千年烽烟尽,峻极八荒始成龙
董旭明
转自:北京摄影艺术协会
2018.12.24
编者按: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游牧民族入侵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统称,也是中国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古代防御工程。长城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十四世纪的明长城。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历代长城总长为21196.18千米。由于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作用,它已成为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作为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1987年12月,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董旭明坚持拍摄长城专题近40年,用镜头记录了不一样的文明遗迹和独特的长城景观。

董旭明(摄影:佚名)
董旭明,网名:@箭扣居士,长城专题著名摄影家。自1980年代初开始有计划的拍摄地球上最大体量的单体建筑——中国的万里长城。
上世纪80年代初,他与地质遥感航测的同仁拍摄修复中的金山岭长城后,对长城这一题材产生了浓厚兴趣,
也开启了与古老长城的不解之缘。从最初北京周边明长城的影像记录,延伸到二千多年前战国及秦汉时期以来历朝历代期的长城、卫所、城堡、墩台的寻访拍摄与研究,用光影诠释和见证万里长城。
在京、津、冀、蒙、晋和西北地区长城的拍摄过程中,单是北京怀柔境内的西栅子村就有着过百次的往返、近百次的攀爬。蜕化于岁月风雨的雕琢,从最初的记录解读长城,逐渐改变为用光影多角度诠释长城。摒弃求大求全的拍摄方式,善用长焦镜头撷取极目所望之精华,用光影展现长城的雄浑。
作为军人的后代,董旭明也有着曾经的军旅生涯。天山南北,雪域高原的磨练,铸就了不惧艰险和隐忍执着。年少时接触摄影,承蒙中国老一代摄影家厚爱,几十年间行摄祖国山水,
唯对长城情有独钟。作为中国长城学会会员,他也忠实的履行着长城保护志愿者的职责。

雄关漫道(北京怀柔)
金山岭(河北滦平)
明长城(河北怀来)
独石口(河北赤城)
叠翠(北京怀柔)
墙子路V字长城 (北京密云)
寨子清长城(河北涞源)
西大墙
(北京怀柔)
蝴蝶结(北京怀柔)
吴钩锁关(河北赤城)
三道关(河北秦皇岛)
云冈石窟及上堡(山西大同)

镇川堡(山西大同)

无名高山石墩(山西高山)
宋长城(山西岢岚)

宁鲁堡(山西左云)
铁山堡(山西右玉)
沿黄河火路墩(山西河曲)
正泥墕火路墩(山西偏关)
金代长城(内蒙古达里诺尔)
秦汉长城(内蒙古巴彦淖尔)
北岔口汉明双线长城(宁夏中卫)
五里台(宁夏盐池)
西山洼烽火台(宁夏固原)
箭杆梁烽火台(宁夏海原)
西汉河仓城(甘肃玉门关)
弱水兔儿墩(甘肃金塔)
六工城汉昆仑障遗址(甘肃瓜州)
无名烽火台(甘肃高台)
乌鞘岭长城(甘肃天祝)
托西克汉唐烽燧(新疆尉犁)
克孜尔尕哈汉唐烽燧(新疆库车)
董旭明简介:
中国长城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长城学会会员
监制:周锦连
编辑:李
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