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讲了昆仑山口和可可西里,那是我这次走青藏线进藏的前一半路,后一半路可就没那么顺利、风光了。
从青海的格尔木开车进藏至拉萨,总共一千一百多公里,要经过西大滩、昆仑山口、五道梁、可可西里、沱沱河、唐古拉山口、安多、那曲、当雄等地,沿途的风景非常好,但道路却并不好走,虽然从照片看有坦途,但更有大量难走的破路和山路,车不但颠簸开不快,还常常因为断路施工而停下来排在几公里长的队伍后面,另外无常的高原雨雪天气,翻越海拔4768米的昆仑山和5231米的唐古拉山两个山口,这几样路况和情况谁也躲不开。再有就是高原氧气稀薄,因人而异的高反了。
我一路上只顾开车,偶尔拍几个风景,没有专门去拍恼人的烂路和困境险境。
我一位朋友的朋友这次几乎和我在同一个时段进藏,朋友把他在微信上发的体会贴在朋友圈里,写的很真实,很有意思,转发如下:
“昨天早上从格尔木出发,今晚我们已经顺利抵达拉萨。这次进藏走的是青藏线,之前有朋友也准备自驾进藏想让我说说路况的,那我就先简单说下我眼中的青藏线吧。
这是我的第二次自驾进藏,青藏线走了两次了,此时此刻我想说此生不想再走第三遍,太痛苦了啊。
先说路况,格尔木出发至安多县七百公里的路基本就是波浪形的,还有翻浆和炮弹坑,车里的东西颠的到处都是,再有就是永远超不完的大车,我感觉全中国的大货车都在青藏线上玩耍,而且开的都像疯狂老鼠,堵车十几公里是家常便饭,昨晚在唐古拉山口遭遇大雪,堵了几十公里都快崩溃了,最后就是高反,青藏线几乎全程都在4500左右没有缓冲,如果高反了真是非常难受。
当然,青藏线还有绝美的风光,在你行车的左右是连绵不断的雪山,绝不是几张图片能展示的。来还是不来您要自己决定,有时候美与痛是并存的。”
这位朋友的描述虽然字不多,但很准确到位,没有切身体验是编不出来的。他提到在唐古拉山口遇到了大雪,这也和我们的遭遇一样。
我们原计划格尔木出发当天赶到进入西藏后的第二个城市:那曲市(第一个是安多县),因为那曲的海拔相对低,高反会轻一些,全程800多公里,要翻两个山口。但由于沿途多次遇到修路堵车,所以到达唐古拉山口下的唐古拉兵站时就已经是傍晚了,并且下起了雨。此地距离计划中的那曲还有200多公里,而且要冒雨翻过海拔最高的唐古拉山口,几乎全程是山路。
我们商量后决定仍然按原计划走,200多公里4个小时能跑完,10点前后到那曲。没想到的是上山路刚走了一半,雨就变成了漫天的大雪,此时天已大黑,前后无车,我的车灯只照出前方密密麻麻白花花的雪片,却看不清盘山的路在哪儿,有护栏的地方勉强看见护栏,知道路面在中间,没护栏的地方只能慢慢的蒙着走,生怕滑下山崖。
路上我想,和我同方向没其它车好理解,我是小车开的快,大车追不上,别的小车本来就不多,可能看天气不好就住在山下的兵站了。但奇怪的是对面怎么也不见有车下来呢?对面如果有车有灯光,我也能判断出这盘来盘去的路面在哪里了。
等我艰难的冒雪爬上海拔5200多米山口后,这个问题立刻明白了——原来上百辆车堵在山顶和前方的上山下山路上。当时已经晚上8点了,天上正下着大雪,但是山口前方的道路却仍然在断路施工!养路队确实很辛苦,不容易,但此时这几百辆等着冒雪赶路的司机更不容易。
当晚我们没能按计划赶到那曲,半夜11点半到达下山后的第一个县城安多时,立刻决定住下了。尽管这里的海拔还高,不是理想的住宿地,但实在太晚,也太累了。
我躺在床上有一个多小时睡不着,高反的原因,胸闷气短,闭上眼,眼前仍然是车灯照射中的白茫茫漫天大雪,感觉还是手握方向盘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