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套J字邮票:J1 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
【藏品名称】J1
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
【邮票志号】J1
【邮票图名】人民邮递员、团结和友谊、万里长城
【邮票面值】8分、8分、8分
【发 行 量】500万枚
【发行时间】1974年5月15日
【邮票规格】60×27毫米
【齿孔度数】11度
【邮票版别】影写
【设 计 者】杨白子、叶武林、邓锡清
【印 制 厂】北京邮票厂
1874年9月15日在瑞士伯尔尼召开会议,有欧、亚、美、非四个洲22个国家的33位代表参加,历时24天,并于10月9日签署了第一个国际性的邮政公约(即伯尔尼公约),公约于1875年7月1日生效。同时,成立了“邮政总联盟”,总部设在伯尔尼。1878年5月,经补充、修订、公约改称为“万国邮政公约”,联盟名称也改为“万国邮政联盟”,成为最早的世界性的组织之一。
万国邮政联盟1875年10月9日在瑞士成立,其宗旨是组织和改进国际邮联业务,促进国际合作的发展。我国于1914年加入该组织,1969年万国邮政联盟决定决定将其成立的10月9日作为世界邮政日。在“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国邮电部集中国特色为一体,特此发行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全套3枚,面值均为8分,各枚发行量均为500万枚。
(3-1)为“人民邮递员”。图为身背挎包,骑着摩托车,带着《人民日报》、《红旗》等报刊杂志的邮递员在发送信件途中,背景为高山、河流和田野。
(3-2)为“团结和友谊”。不同肤色的各国人民相聚一起,脸上漾出微笑。
(3-3)为“万里长城”。图为中国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蜿蜒起伏在群山上。
价值一、“J”字头纪念邮票的始末
1973年邮票发行局体制恢复后,各方面反映,邮票实行流水号的编号方法,只有枚的编号,分辨不出邮票种类,看不出套别,在邮票发行管理上不方便,要求恢复纪、特形式的邮票志号。邮政总局和邮票发行局领导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从1974年开始,全面恢复在邮票上编印区分纪、特邮票的志号。同年5月15日发行了J1《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邮票,邮票的志号以汉语拼音字母“J”为字头,称之为“J”字头纪念邮票,J票是新中国1974年至1991年使用J字为票种标志所发行的纪念邮票。"J"为汉语拼音(纪念)的第一个字母。先后发行185套(J1--J185),420枚。另有小型张、小全张、小版张共17枚,无编号小型张1枚。
价值二、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
这一时期发行的J字头邮票浓缩了我国那一个时期的历史、记录了共和国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同时也向人们发出了一个告示:J字头邮票不仅仅是邮票,这一时期发行的J.字头邮票经历了文革时期、“徘徊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其历史背景极为复杂,因而也就奠定了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珍贵性,具有广阔的升值空间。
价值三、题材丰富多彩
从古今名人到重大历史事件、从古代发明到现代科技、从政治经济到科学文化等等,几乎无所不包。而且题材内容明晰,颇具纪念意义和艺术价值。
价值四、设计印刷精美
“J”邮票在设计手法上,有国画、油画、版画、水粉画、工笔、素描、摄影、喷绘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在邮票边饰安排上,有民族化边框、底色边框、白底无框、底色白边等,活而不乱;在票形上,大中小型兼备,并兼有连张、对倒等印刷票种,达到了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价值五、为纪念“万国邮政”而发行的专题邮票,具有独特的纪念意义
该套邮票是纪念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所发行的。1874年10月9日签署了第一个国际性的邮政公约,公约于1875年7月1日生效。同年成立“邮政总联盟”,是最早的世界性的组织之一,我国于1914年加入该组织。值此“万国邮政联盟”成立100周年之际,我国邮电部发行的这套纪念邮票,三幅图案上均绘有万国邮联的徽志,以示其独特的纪念意义。
(来源:北京泉涌轩文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