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是寄信的,不是用来炒的!
2018-01-08 来源:我们不是接盘侠
邮市快报
邮票(Stamp),是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邮票是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发送者会将邮票贴在信件上,再由邮局盖章消值,以用于在邮件被寄出前,证明寄邮人已支付全部或部分传递费用。
这是《中国百科大词典》对“邮票”的解释,曾几何时,邮票这种“邮资凭证”被当做“筹码”工具,开始在市场炒作起来,随着“电子盘”这一网络新生事物的出现,邮票炒作也愈演愈烈,
以至于国家有关部门紧急关停整顿电子盘,受此影响,邮票行情也是哀鸿遍野,在电子盘跟风炒作的邮人也是体无完肤,伤痕累累。
这是现在邮市大概的现状,转回头来说一说2018年开门第一套邮票:四轮狗票(戊戌年),还没等发行,邮政部门就开始在媒体制造舆论:“狗票的发行数量将会是目前已经发行第四轮三套生肖邮票的最低量”——(集邮杂志),想拿善良的集邮者再开涮一次,大家看哈,四轮狗一套两枚,面值2.40元,小版张6套面值14.40元,大版票16套面值38.4元,小本票面值12.00元。再看邮政是怎么出售的:单套票每人限购4套(有的地区是1套),想要买大版票,加上一个外包装(纸壳)就可以卖88元!这是什么利润??怪不得一直热此不疲,上下嘴唇一碰,生生就可以多卖近50元!!
邮市的炒作离不开邮政,离不开邮商,更离不开集邮者!邮政无论如何都是大赢家,市场炒的热火朝天,邮政可以跟着点钞数钱;市场行情一塌糊涂,邮政就开始煽风减量,实在不行就低价倾销,反正是白纸片子,多少钱不是卖!邮商是联系邮政与市场的桥梁,他们也不容易,关系硬点的可以低折扣拿货,遇到好行市就会吃得五饱六饱,看事不好,低价倾销,拔腿就跑!没有关系的邮商,只能跟着东家翘点,西家挪点,打打滑板,赚个差价,行情好了,看着大庄家吃肉也能喝点残汤;行情不好,也要做一回“接盘侠”,更有甚者一年的血汗钱也搭进去!最底层的是善良的邮人们,也是整个邮市的支撑者。他们当中有一部分是铁杆邮迷,雷打不动、死心塌地的喜欢集邮,每当新邮发行,他们就会与各地邮友互寄实寄封,盖个纪念戳,邮票炒作几乎与他们无关,起起落落的行情偶尔也看上一两眼,对比着自己邮册里的邮票,得意地跟人卖弄起来:看看,我这套邮票已经翻了N多倍了!看看每年生肖票发行时营业厅早早就排队的大爷大妈们,他们就是这类人!还有一部分人,平时忙着上班,闲暇之余拨弄拨弄手机,翻翻行情报价,看到好的新品种,就会拿出一部分钱买下来坐等涨钱,这类就是我们俗称的“小散”,小散们往往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听一些庄家鼓手们的撮弄,一不留神,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接盘侠”,屋漏偏逢连夜雨,市场炒作吃得五饱六饱的庄家们,这些钱正是来自千千万万个小散们手里的这些“血汗钱”!
在同情这些小散们的同时,也不得不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谁让你碰新邮的?谁让你跟着瞎起哄的?没有你们这么“热情高涨”的跟风,难道邮政能自拉自唱下去?
话题有点跑偏,如今社会上房地产圈流传着我国领导人曾说过的一句话:“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现在引用到集邮界很合适:邮票是用来寄信的,不是用来炒的!不要忘记了邮票的第一职能:寄信!发行时敞开供应,过了发行期,没有人购买了,你去再谈炒作也不迟!甚至是还没等发行就开始炒作,邮局里看不到踪影,邮市上成堆成摞,想买的买不到,真要买——花高价!这里面藏着的官倒买卖、利益输送、灰色收入,有关部门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上边的政策装看不见,下边的呼声装听不着,这就是中国集邮现状!
中国集邮,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