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六旬老人竟背着家人做这种事!!!
在陕西定边县安边镇的街道上,有一处临街的院子,院子的大门夹在商铺的中间,和商铺所不同的是门头上是像长城的锯齿形状,下面题有陕北长城博物馆字样,这里就是摄影家李生程先生陕北长城博物馆的所在地。

博物馆门头是用青砖砌成的,门头上的题词出自考古学家、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之手,虽然字的颜色已经褪色,并且略显陈旧,但在一个小镇上,依然非常特别和醒目。
63岁的李生程,自费创建长城博物馆,得益于他多年拍摄的陕北长城。80年代初,在定边县安边镇文化站工作的他对陕北长城发生了浓厚的兴趣,30多年来先后三走长城,拍摄了大量珍贵的长城图片。(图片由李生程先生提供)
李生程行走陕北长城的线路如今已经被他绘制成图悬挂在展馆中,图上清晰地标注着他所走过的线路、陕北长城在陕北七个县的位置以及陕北境内长城最为著名的36个堡等。
李生程拍摄使用的设备都很简单,七、八十年代工资不高,收入也很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购买设备,他最早使用的相机是当时最便宜的设备,第一次徒步走长城的时候,携带的相机还是借来的。
李生程对长城的熟悉和贡献,得到了一位英国人的认可。从2005年开始,他先后两次找李生程合作,完成了《百年长城回望》和“中外联合万里长城行”的壮举。(图片由李生程先生提供)
找他合作的外国友人,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说李生程当年拍陕北长城这个事情,现在更显示出它的历史意义。称赞他的考察方法很简单,但十分有效,并且相信他的这些记录的价值和重要性将与日俱增。
(图片由李生程先生提供)
李生程随团走完了中国长城全程,并且将这次行走全过程记录出版了《背上国旗走长城》,书一经出版,在摄影界和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为了将这些珍贵的资料留给世人,唤起更多的人共同保护长城,他开始自费筹建陕北长城博物馆。为了筹集资金,李生程和妻子摆过地摊,卖过冰棍,终于在2014年12月,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在自己家里建起了第一个民间陕北长城博物馆,上千件和长城有关的珍贵图片和文物与世人见面。
建成的博物馆成了重要的教育基地,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很多团体得知后,也从省外赶来。通过他详实生动的讲解,让很多人加深了对陕北长城的了解,也对他所做的努力投来了敬佩的眼光。(图片由李生程先生提供)
多年来的行走,使他对陕北的长城非常的熟悉,成了陕北长城的专家,经常有学术界、艺术界等专家学者登门拜访,每次他都会亲自陪同讲解。
家里的电脑和六十多个录像带中存放着他30多年拍摄的珍贵资料,为了抓紧时间将这些资料整理出来,他日以继日地工作着,有时候爱人和孩子也成了他的帮手。
进入六旬的李生程曾三次突发脑梗,三次从重病中被抢救回来,爱人和孩子们都很心疼他,多次劝他不要再玩命了,可他却说自己还有很多事没做完,要计划拍摄三十六堡和陕北长城记录片,还要在有生之年再筹备《陕北毛驴》和《
定边民俗博物馆》两个博物馆,然后将这些全部捐献给国家。

在他的努力下,长城的珍贵资料得到保存,也唤起了很多人保护长城的意识,一些重要的景点经过他的努力得到了有效地保护,虽然还不尽人意,长城遭到破坏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但他从来都没有放弃,依然行走在奔走的路上。
来源:定边橙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