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长城研讨会暨清水河县第二届明长城研讨会在清水河召开

标签:
内蒙古长城清水河县长城研讨会 |
分类: 长城活动、长城报道、长城评论 |
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长城研讨会
暨清水河县第二届明长城研讨会成功举办
8月9日上午8:30,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长城研讨会暨清水河县第二届长城研讨会在清水河县城关镇飞翔国际酒店召开。本次会议由内蒙古长城研究会和中共清水河县委、清水河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办,由清水河县文化体育广电局承办。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副秘书长闫建民;《万里长城》《中国长城博物馆》编辑部主任郑严;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薄音湖;内蒙古长城研究会会长宝力格,秘书长高晓梅;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段晓超;县人大常委会温利平;政府副县长张谢军;政协副主席多化雄;文体广电局负责人等出席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内蒙古长城研究会会长宝力格、清水河县政府副县长张谢军共同主持。来自全国8个省市及周边友邻旗县区的60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段晓超向参会学者嘉宾致了欢迎辞。
段晓超副县长在欢迎词中说,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历史上最主要、最具代表性的长城区域,拥有全国最多、最集中、种类最齐全、内容最丰富的长城古迹。而位于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最南端的清水河县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明长城资源分布最多的地区。作为与山西省交界的长城大县,清水河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长城保护事业。自2001年清水河县明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我县立足县情实际,成立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的长城保护工作委员会,实施了系列保护工程,在分段勘察保护的基础上,较早地组建了明长城保护工作队,设立了明长城保护工作站,通过定期长城巡查和保护宣传,群众参与保护长城的意识明显增强。2015年,接受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十年长城维修工程”工作组的督查验收。今年,新改建的明长城保护工作站功能设施更加完善,内部增设了长城展厅、长城分布展示沙盘、民俗村史厅、长城看护员培训室等,长城部分重要附属设施的抢修加固工程也在逐步推进。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做了与长城有关的研讨发言。内蒙古长城研究会会长宝力格为研讨会做了总结。
(拍摄: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