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城有何用?乱说祖先笨的那些人都闭嘴吧

(2017-07-02 19:48:23)
标签:

彭运辉

长城的作用

分类: 长城活动、长城报道、长城评论

长城权威解密 

长城到底何用?乱说无用祖先笨的该闭嘴了

作者:彭运辉    2017-07-01

 

    长城是一个防御工程,最有效地预防了小规模的战争。但是,长城不是万能的,如同历史上所有固若金汤的防线一样,在大规模战争面前都无法发挥作用。在政治腐败的时代,长城更是从内部瓦解了。

    那么,古人祖先们到底为什么非要一根筋地修长城呢?难道他们比我们今天自诩聪敏的一些人更笨吗?

    答案是否定的,修长城的古人实事求是地做事,保护国家和百姓安全,今天否定长城的人则是自以为是,不跟大家商量就把自己看成了诸葛亮,呵呵。

    古人修长城的直接原因是:在善于骑射的游牧军队面前,中原区域的传统车阵战术无法取胜,因此扬长避短,修了长城。

    对于修长城,古人有过激烈的争论,甚至到了明朝,争论也有。古代,赞成并推动修长城的主要是汉代的晁错和北魏的高闾。

    晁错作为明君汉文帝的智囊人物,他的《论守边备塞书》肯定修长城防备胡人即匈奴的做法。

    他说,胡人侵扰时,如果陛下不派兵救援,那么边民绝望之中就可能有了降敌之心。如果救援,派兵少了不管事,派多了,等援兵赶到时胡人又跑了。这时候,如果继续屯兵警戒,花费巨大。如果撤兵回来,胡人又趁机再犯。这样连续几年,就会耗损国力,最终导致民心不安。于是陛下派遣将士修筑长城边塞,徙民实边,屯戍守卫,利在后世,是圣明之举。

    除了晁错,北魏入住中原之后,为了防范柔然侵扰,中书监高闾建议修长城:北狄擅长的是野战,短处是攻城。古代周王派南仲到朔方筑城防御,赵武灵王和秦始皇都修长城,汉武帝继续修筑,这四代君主都是帝王之雄杰,之所以做同样的事,不是智术之不长,兵众之不足,实为防狄战略必须如此。虽有暂劳之勤,乃有永逸之益,如其一成,惠及百世。而且,修长城有五个好处:罢游防之苦;北部放牧,无抄掠之患;登城观敌,以逸待劳;省境防之虞,息无时之备;岁常游运,永得不匮。(《魏书·高闾传》)

    高闾的同事、尚书右仆射源怀也在《增置恒代城戍表》中论证说,修筑长城是历代贤哲的共同举措,城郭之固,暂劳永逸。

    修长城是关系国家安危的战略大事,古人祖先们不比我们笨多少,他们做的事,而且是很多朝代都做的事,肯定有其中的道理和原因,今天的人如果只用游牧民族突破一次长城实例就说长城无用,那么他的脑袋和智商太小儿科了。建议这种人马上去长城脚下走一趟,实地看看,体验体验一下,就会明白很多道理,不会再自以为是,信口雌黄了。最起码,他不会再随口说“不就是一堵墙吗”之类的外行话了。事实上,长城还真不是一堵墙,而是一个多层次配合的防御体系。你以为战场上的古代将士们那么笨啊?如果这样,九泉之下的名将戚继光也饶不了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