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修缮箭扣长城的工人们

(2017-05-23 06:39:58)
标签:

箭扣长城

修缮工程

分类: 长城保护、文物保护、自然保护
我在箭扣修长城   
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影报道     2017-05-18  来源:文化遗产   

(转)修缮箭扣长城的工人们
2017年5月3日中午,箭扣长城修缮工程工地,一名工人正在工作。
修旧如旧,随旧随残,是箭扣长城修缮工程的设计要求。

(转)修缮箭扣长城的工人们
5月3日,箭扣长城修缮工地,一名工人在砖缝中发现一枚古代铁质箭头。

(转)修缮箭扣长城的工人们
5月3日,箭扣长城修缮工地,工人们正在肩挑背扛运送灰浆和城砖。

(转)修缮箭扣长城的工人们
工人们吃着自己带来的干粮。

(转)修缮箭扣长城的工人们
5月3日,一名工人在用损坏的旧城砖维修长城。

(转)修缮箭扣长城的工人们
5月4日,钉掌师给骡子钉掌。

(转)修缮箭扣长城的工人们
5月3日,工人卸下城砖的后背衣服上,留下和城砖形状一样的印记。

(转)修缮箭扣长城的工人们
5月3日,工人们在最为险峻的地段施工,此地被称为“鹰飞倒仰”。

    箭扣长城,因形似英文字母W,如满弓扣箭而得名,是北京境内最为险峻的一段长城。作为未经开发的野长城,箭扣长城在驴友圈闻名已久。同时,因为年久失修,自然风化严重,这里也是事故频发的地段。历年来,迷路求救,人员失踪,甚至伤亡事故频发。自2016年7月开始,当地文物部门开始了一次针对箭扣长城的修缮工程。
    五一劳动节小长假后的一个清晨,箭扣长城脚下的西栅子村,白雾在山林和屋舍间浸润。
    时间刚刚五点多,骡子的一声嘶鸣打破了静谧的山林。当地村民大多还没起,但在村西的工棚里,工程队队长张建武在被窝中按下闹铃,揉眼翻身,抓着漱口杯走出屋子,村子通往长城的路口边,牲口棚里的骡子被马夫牵出来撒欢。工友们已经开始奔向食堂,抢刚开锅的第一笼馒头。

    工人多数超五十岁 每天总负重近半吨
    早饭过后,数十名工人从宿舍出发到达工地施工。两地之间海拔落差400米,步行长度超过两公里。由于山势陡峭,道路狭窄。工地搬运的建材主要包括灰浆和城砖,工人们需要将它们从存料点搬运至操作点,肩挑背扛几百米,每桶重量不低于30公斤。
    在最艰苦的施工点,每个工人每天只能搬运8趟。如此辛苦的工作,工人们的年纪却普遍偏大。“没有年轻人愿意干这么苦的活儿了”,工程队的队长张建武坦言:“我这儿的工人,五十岁往上的居多”。
    在箭扣修长城,属于真正的强体力加高风险施工。工人们大多数来自河北丰宁、滦平山村,吃苦耐劳,善走山路。

    一支不用汽油的运输队
    与其他工地不同,这里没有大型机械的助力。因为从半山腰的临时存料场驮运至3处位于长城边上的存料点,攀爬陡峭的羊肠小道,现在机械很难介入。
    运输队是由30余头骡子组成的,运输队队长曹兴华是怀柔本地人,他带着7头骡子,雇了两个马夫。在北京地区的农村,养大牲口的农户越来越少了。这个参加过八达岭、司马台以及青龙峡等地长城维修的中年汉子感叹,他身边的年轻人没人再愿意养牲口了。“都嫌牲口脏,再说了,养牲口也没出息不是。”子承父业的曹兴华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况。
    伴随着太阳从西边的天际线落下,一抹余晖点亮了山顶的敌楼,苍龙一般蛰伏在山脊线上的箭扣长城渐渐隐去身形。奔忙了一天,浑身被汗水湿透的一队骡子转过山脚返回牲口棚。同样被汗水湿透的几十名工人也带着一身疲倦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他们还要步行半个多小时才能下山回到宿舍。
    据施工方介绍,这一次的箭扣长城修缮工程,将在6月底完工。工人们从背阴的山坡取来老土,和成泥浆,刷在已经完工的城墙上做旧。
    箭扣长城依然保持她险峻、残破、沧桑的风貌,初来乍到的人们很难察觉这里刚刚经历了一次修缮工程。
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影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