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文化教育”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2017-03-16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王刚
八达岭中心小学坐落在举世闻名的八达岭长城脚下,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学校立足地域特色,确立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长城人”的教育主线,以传承民族文化为重点,构建了“长城文化教育体系”,实现了规范基础上的特色建设,使学校、教师、学生得到了各有特色,各得其所的发展。长城文化教育虽已经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长城人,是学校不断研究、实践的课题。
打造学校特色 奠基办学品位
学校特色是区域文化特色的体现。打造学校特色是对区域文化特色的接纳、继承、弘扬和超越,是一所学校办学品位的内在基奠,是学生独特气质的具体彰显。
“我们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长城人’为目标,以
‘传承五千年文明精髓,携手五大洲文化精华’为己任,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探究国家、地方课程的共性,深入挖掘学校资源,探究校本的个性,努力带着个性融入共性,使个性更有活力,使共性更加光彩,建设体现自己内在办学品位的学校特色。”刘建霞说道。
追求德高志远 力求博学悦纳
学校通过对长城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剖析,构建了长城文化建设体系,从精神文化、管理文化、师训文化、育人文化和课程文化建设五方面入手,打造全面、立体的教育体系,培养国际型人才。
刘老师介绍,具有国际视野的长城人应该具备以下四种品质:德高——老师师德高尚;学生品行端正、志远——老师志向高远;学生理想明确、博学——老师博学多才;学生学识广博、悦纳——老师愉快工作;学生快乐学习。力求通过不断的努力,把师生培养成具有长城文化特质的高素质人才,承载长城脚下厚重的人文文化,蕴蓄学校办学灵气,不断开拓进取,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家园。
提供各类平台 加强育人文化
学校搭建思想建设平台,培养德高型师生。学校利用长城大讲堂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等知识理念,围绕“新时期我们如何当教师”等问题展开讨论,为塑造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铺好成长之路。紧紧抓住“思想列车”教育系列,为学生开展“践行北京精神,长城儿女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
搭建展示竞争平台,培养志远型师生。学校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机制和不同层面教师培养计划,召开了以《勤奋铺出成长路,希望点燃幸福灯》为主题的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动员会以及《教研组长工作计划培训会》,为塑造一支志向远大的教师队伍铺好成长之路。组织学生到市、县内资源单位学习参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性格、特长确定可实现目标,不断进步。
搭建专业培养平台,培养博学型师生。提出“一课同讲,同课异构,提高实效”校本教研方案让理论在媒体上延续,提高课堂实效,减轻课业负担,愉悦师生身心。
搭建激励机制平台,培养悦纳型师生。为教师提供参加高层学术交流、外出考察的机会,使教师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当高效课堂带来高效的学习效果后,师生将会有更充足的精力参加其他活动和竞赛,使他们拥有愉悦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
北京晨报记者 王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