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20镇、69村将享受专项资金保护
(2017-03-15 09:20:18)
标签:
河北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第四批名单 |
分类: 长城保护、文物保护、自然保护 |
河北20镇、69村将享受专项资金保护
2017-03-14
小蔚君 蔚县在路上
近日,河北省政府公布第四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2镇40村),今后将安排专项保护资金并进行挂牌保护,同时对破坏行为依法严肃查处。据悉,目前河北已有20个镇、69个村列入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附上,看看哪个在你家门口?有空一定要去看看!
第四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
一、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1、大名县金滩镇
2、定州市明月店镇
二、第四批历史文化名村名单
1、井陉县小梁江村
2、蔚县宋家庄镇宋家庄村
3、蔚县宋家庄镇邢家庄村
4、蔚县宋家庄镇吕家庄村
5、蔚县宋家庄镇大固城村
6、蔚县宋家庄镇郑家庄村
7、蔚县涌泉庄乡涌泉庄村
8、蔚县涌泉庄乡任家涧村
9、蔚县涌泉庄乡堡北卜村
10、蔚县代王城镇张中堡村
11、蔚县南留庄镇水东堡村
12、蔚县南留庄镇水西堡村
13、怀来县端云观乡镇边城村
14、唐县倒马关乡倒马关村
15、沙河市十里亭镇上申庄村
16、沙河市柴关乡西沟村
17、沙河市柴关乡绿水池村
18、沙河市柴关乡安河村
19、沙河市册井乡册井村
20、沙河市册井乡北盆水村
21、沙河市刘石岗乡大坪村
22、沙河市刘石岗乡渐凹村
23、沙河市白塔镇樊下曹村
24、邢台县南石门镇小桃花村
25、邢台县南石门镇崔路村
26、邢台县黄寺镇李梅花村
27、邢台县北小庄乡东石善村
28、邢台县路罗镇桃树坪村
29、邢台县路罗镇鱼林沟村
30、邢台县太子井乡龙化村
31、邢台县西黄村镇南会村
32、邢台县将军墓镇内阳村
33、内丘县獐獏乡黄岔村
34、武安市午汲镇大贺庄村
35、武安市石洞乡十里店村
36、涉县固新镇原曲村
37、涉县关防乡后岩村
38、磁县陶泉乡北岔口村
39、磁县陶泉乡南王庄村
40、邯郸市峰峰矿区界城镇西老鸦峪村
第三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
一、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1、蔚县宋家庄镇
2、万全县万全镇
3、迁安市建昌营镇
4、霸州市信安镇
5、盐山县庆云镇
6、肥乡县天台山镇
二、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1、沙河市柴关镇王硇村
2、井陉县天长镇梁家村
3、井陉县南障城镇吕家村
4、平山县杨家桥乡大坪村
5、平山县杨家桥乡大庄村
6、蔚县代王城镇石家庄村
7、抚宁县界岭口村
8、遵化市马兰峪镇官房村
9、顺平县腰山镇南腰山村
10、定州市赵村镇孟家庄村
11、涉县关防乡宋家村
第二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
一、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1、蔚县代王城镇
2、遵化市马兰峪镇
3、霸州市胜芳镇
4、邢台县皇寺镇
5、涉县固新镇
6、邯郸市峰峰矿区大社镇
二、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1、井陉县南障城镇大梁江村
2、井陉县天长镇小龙窝村
3、蔚县涌泉庄乡北方城村
4、献县南河头乡单桥村
5、内丘县南赛乡神头村
6、涉县井店镇王金庄村
7、涉县关防乡岭底村
第一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
一、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1、井陉县天长镇
2、永年县广府镇
3、武安市伯延镇
4、武安市冶陶镇
5、武安市阳邑镇
6、蔚县暖泉镇
二、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1、井陉县于家乡于家村
2、清苑县冉庄镇冉庄村
3、邢台县路罗镇英谈村
4、平乡县丰州镇窦冯马村
5、临城县赵庄乡驾游村
6、涉县河南店镇赤岸村
7、涉县偏城镇偏城村
8、蔚县南留庄镇南留庄村
9、蔚县宋家庄镇上苏庄村
10、阳原县浮图讲乡开阳村
11、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
设置保护专项资金
2013年7月16日,《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通过。《办法》明确指出,县级以上政府应将所在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设置保护专项资金,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指标,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程省级专项资金由省级预算安排。
实施挂牌保护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历史建筑修缮、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改造等工作,建立历史建筑、传统民居信息档案,实施挂牌保护。
着重保持本地区的文化和风貌特色
规定,申报河北省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满足具有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文物古迹比较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等要求。当地政府应按照保护规划,加强对当地风物特产、民间文学、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补充完善历史建筑保护内容。
对破坏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自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公布之日起1年内,所在地县(市、区)政府要依法组织完成保护规划编制。要加大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保护与利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物局要强化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监督和跟踪检查,对破坏名镇名村历史建筑、历史环境和文物古迹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
留住乡愁从传承保护开始【长城时评】
2017-03-15 来源:长城网
作者:谭小叶
近日,省政府公布第四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镇40村入选。据了解,自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公布之日起1年内,所在地县(市、区)政府要依法组织完成保护规划编制。加大保护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保护利用。(3月13日《河北日报》)
从“诚意、正心、修身”开始,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每个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家国情怀”。故乡的山水、乡音的记忆、乡土的气息和家乡菜的味道触动每个人的心弦,留下不同印记的乡愁。然而,魂牵梦绕的乡愁如何留住,值得我们深思。
“三堡、六巷、十八庄”的蔚县暖泉镇,四进四出的四合院讲述着曾经的繁华;“古城、水城、太极城”的广府古城,一招一式中展现太极魅力……在燕赵大地上点缀着五彩斑斓的名镇名村,或为历史军事重镇、或为民族特色名镇,这些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此次2镇40村入选第四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使这些有着浓厚历史底蕴的村落重新纳入规划保护中,在众人百般呵护中讲述自己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
“乡之首,城之尾”的乡镇,以及人们世代衍生繁息的村落,在日益崛起的高楼大厦中失去了光彩,“无知”的人们被表面的物质文明遮住了双眼。而作为无数人生命的底色和成长的摇篮,我们如何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争得一席之地,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所谓的“窝”,而是事关文化血脉的传承。纳入保护范畴只是一个开始,如何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其重要性,更好地传承与活化才是根本。
留住乡愁,就要以尊重自然的态度保持原真性、地域性和传统特色去延续乡情乡音,同时,找到开发利用和合理保护的平衡点,去挖掘名镇名村的文化底蕴,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传承。只有这样,乡愁才不只是儿时家乡的山山水水、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而是赋予其丰富色彩随着年龄不断茁壮成长。
届时,乡愁,不是“回不去的故乡”,而是看得见的景,听得见的风,以及由我们去演绎的生活。(谭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