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榆林过大年之榆林城
百人唢呐、千人腰鼓镇北台上演
2017-02-08
来源:三秦网
横山腰鼓广泛流传于陕西省横山县各乡镇村落,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最为普及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形式,深受陕北群众喜爱,有“腰鼓正宗窝子”之美称。腰鼓一般穿插在秧歌队中进行,但也有单独表演的。传统腰鼓只限男性踢打,20世纪60年代后,女性也打,只是有别于男性的动作风格。横山老腰鼓逢节必闹,遇节必舞。充分显示出陕北人既慓悍威武又憨厚朴实的性格。
本报榆林讯(记者
刘美)2月8日,“陕北榆林过大年”系列活动中区活动在榆林城区上演。伴随着漫天的礼花,来自榆林市子洲县百人唢呐团和横山县千人老腰鼓团在天下第一台—镇北台前开演了,欢快地道的唢呐声配合着威武豪迈的老腰鼓舞步让整个镇北台为之雀跃,精彩丰呈的表演让在场的千余名观者忘记了身处寒冬腊月,只有欢呼声和相机的卡卡声此起彼伏。
上午11时许,经过2017年榆林首场雪的洗礼,威严庄重的镇北台在彩旗、彩球的装饰下像极了换上新衣喜迎客来的主家。听说有千人老腰鼓表演,许多市民早早便携家带口赶来。
随着一声悠长的唢呐开场,漫天礼花齐飞上天,镇北台的角角落落里传来声声唢呐,从低沉到欢快,唢呐在汉子们的口中变成了“八音盒”。伴着直抵云霄的唢呐声,千名着披红戴绿、脸上抹油彩、击鼓而舞的舞者亮相了,只见他们动作矫健有力,威武豪放,步法多变,舞姿优美,鼓点清晰,打法交替穿插。与吹打乐配合,时而跳跃、时而飞腾、时而摆头,百余个小舞者也不甘示弱,似要与大人们比出个高低。千人的腰鼓舞得大地都震撼了。
横山千人老腰鼓舞起来震天动地
千人老腰鼓中的百余名小舞者舞的毫不逊色
活动现场,千人老腰鼓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
活动现场场面壮观,气势如虹
横山腰鼓广泛流传于陕西省横山县各乡镇村落,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最为普及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形式,深受陕北群众喜爱,有“腰鼓正宗窝子”之美称。腰鼓一般穿插在秧歌队中进行,但也有单独表演的。传统腰鼓只限男性踢打,20世纪60年代后,女性也打,只是有别于男性的动作风格。横山老腰鼓逢节必闹,遇节必舞。充分显示出陕北人既慓悍威武又憨厚朴实的性格。
市民薛女士看完后说,“千人表演腰鼓还真是第一次见,太精彩了,鼓掌鼓的我都满身热血了。”
镇北台震撼上演千人腰鼓百人唢呐
2017年02月10日
来源:华商报
华商报讯(记者 杨虎元 实习生 贺换茹
冯倩倩)2月8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二,“陕北榆林过大年”系列活动在“万里长城第一台”的镇北台,震撼上演了子洲的百人唢呐和横山的千人老腰鼓,精彩纷呈的表演让在场的千余名观者忘记了寒冷,只有欢呼声和相机的“咔咔”声此起彼伏。
当震天的唢呐声响起时,气势豪迈的老腰鼓也打起来了,这支千人腰鼓队伍,以原生态的打鼓技法打出了陕北人的生龙活虎,激情奔放,他们中有上至60岁的老人,也有八九岁的孩童,个个显得精神抖擞,跳出红红火火的陕北年,而此刻的镇北台也焕发出新的生机,榆林人正用最热情的方式迎接四海宾朋。
虽然天气非常寒冷,但是现场的人们充满激情,腰鼓、唢呐队伍或唱或跳,每到精彩时刻,旁边的人纷纷鼓掌呐喊。“我们年前就开始训练,希望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也希望能给榆林的父老乡亲带来节日的问候。”一名腰鼓手表示。
听说镇北台有千人老腰鼓表演,许多市民早早便携家带口赶来。随着一声悠长的唢呐开场,漫天礼花齐飞上天,镇北台的角角落落里传来声声唢呐,伴着直抵云霄的唢呐声,千名击鼓而舞的舞者亮相了,他们动作矫健有力,舞姿优美,鼓点清晰,打法交替穿插。“腰鼓比赛比较常见,但是千人表演腰鼓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真是太壮观了。”
据了解,横山老腰鼓起源于明朝中期,是汉民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俗舞蹈,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横山也因此被命名为“中国老腰鼓之乡“。从去年腊月开始,横山区便积极筹划,组织具有横山老腰鼓代表性的党岔、响水、赵石畔等乡镇村的村民和中、小学校的青少年近千人的队伍,进行排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