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险些闯祸的第一枚新中国邮票

(2017-01-26 07:36:23)
标签:

转载

分类: 集邮、收藏、文玩

    老话常说“好事多磨”。生活中的很多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总要经历一番波折,才能凸显出成绩的来之不易。新中国成立之初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政协会议”(俗称纪1)就印证了这个道理,仅仅是这套邮票的设计过程就可谓一波三折。

[转载]险些闯祸的第一枚新中国邮票

    设计上经历颇多坎坷的纪1邮票于1949年发行,作为“新中国第一邮”,这样一张整版票的市价已经高达7000元。

 

    1949年6月,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进入筹备阶段。筹委会批准华北邮政总局着手设计一套相关的纪念邮票。同时,邮政总局领导获悉,这套邮票很有可能被作为新中国邮史上的第一枚纪念邮票发行,代表着一个统一、民主的新政权的诞生,历史意义重大。

    深知此套邮票的份量之后,邮票设计班子顿时感到身上的压力一下子大了不少,人人不敢怠慢,但设计工作却进展的颇不顺利。原定于7月中旬就要完成的绘制工作,却直到8月中旬还迟迟没有好的创意出笼。这时候有人提议:为了避免延误邮票的发行,干脆以华北邮政总局的名义效仿“超女”,搞个“海选”得了。第二天,相关人员就向上级领导呈送了草拟的“征稿启事”:欲向社会各界人士征集邮票的设计图稿。邮票图案要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主阶层大团结”为主题,务求式样精美,意义庄严,内容深刻。

    然而就在这份“征稿启事”送审后不久,还没等领导批复,邮票的设计工作就迎来了重大转机——华北邮政总局得知新政协的会徽图案已经设计完成,如果能用这一元素作为邮票的主图,那无疑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负责这枚邮票发行事务的邓连普赶紧前往新政协筹委会,表示希望可以“借用新政协大会的会徽原样,以便制版,印制纪念邮票。”

    筹委会的工作人员不但积极配合华北邮政总局的工作,还委派美术大师钟灵与设计师张仃共同负责邮票的设计。并在8月底将邮票的设计初稿交到了华北邮政总局的手中。

[转载]险些闯祸的第一枚新中国邮票

    新政协的会徽(左图)、印有“华北人民邮政”的邮票设计原稿和印有“中华人民邮政”的最终稿

 

    至此,邓连普认为设计工作终于告一段落了,便专程跑到上海,将设计图稿送至商务印书馆准备印制。孰料,设计稿刚送抵上海,中共中央就下达了一项重要通知:“将‘政协会议’纪念邮票上的铭记由‘华北人民邮政’改为‘中华人民邮政’,以便用于全国统一发行。”邓连普一想,这可咋办?再送回北京修改肯定是来不及了,于是只好在上海当地找到邮票设计师大师孙传哲,请其对样稿进行简单的修改,就匆忙送进印刷间,开机印制了。

    9月下旬,邮票的票样印制完成,邓连普二赴上海亲自监查。可没想到,这一查不要紧,又查处了大毛病:老邓发现政协会议会徽正中有4面红旗,而邮票的票样上仅花了3面,平白无故少了1面。

[转载]险些闯祸的第一枚新中国邮票

    新政协的会徽中有4面红旗,而邮票的初稿中却少了一面。好在问题被及时发现,最终正式发行的邮票中修正了这一错误。

 

    邓连普顿时一脑门子汗,不过冷静下来一想,还是庆幸多亏自己勤快,亲自跑到上海来发现了这个问题。否则,要是把这么重大、这么严肃的题材给搞错了,这还不酿成大祸,整出政治问题呀!于是他急忙电话通知相关部门再次修改邮票图案!这次总算是没再出什么纰漏。直到1949年10月8日,“纪1”邮票正式发行出来之后,邓连普才算是松了一口气。恐怕除了他本人,谁也都想不到,看起来设计如此精美,寓意这样美好的“新中国第一邮”背后竟然还蕴藏了如此曲折的故事吧!

 

推荐阅读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开国纪念邮票不为人知的一件事
鉴赏百年珍邮  品味历史醇香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